消費警示第8號:春耕買化肥,這四件事千萬不要做

長治市消費者協會2018年第

8號消費警示

春耕買化肥,這四件事千萬不要做

春耕臨近,許多農民朋友已經開始買化肥了。長治市消費者協會給準備購買化肥的大夥兒提個醒,以防上當受騙。

一、不要被包裝迷惑

大家如果在化肥包裝上看到“進口”“認證”“唯一”“新科技”等詞語,是不是會感興趣?如果你在包裝上看到含量很高,各種元素都含有,是不是也很感興趣?

但是,要注意了,這只是包裝,切不可被包裝迷惑了眼睛。一些化肥,包裝很花哨,但是極有可能是假化肥。因為不合格產品走的不是正規渠道,他們的包裝可以隨便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其實裡面的東西不僅含量不夠,有可能還含有一些雜質。

二、不要貪圖小便宜

化肥、尿素價格上漲的消息大家都聽過,如果有一種化肥,含量和市面上的一樣,但是價格卻能低一半還多,你會不會心動?

有些朋友會說,反正含量都一樣,同樣的價格我能買兩袋,肯定會買啊,但是,最終的結果呢?莊稼長勢很弱,產量直線下降,最後才發現,原來是買到假化肥了,只因當時貪圖小便宜,被一些假商販欺騙,欲哭無淚。

三、不要被“大字”所迷惑

一袋化肥,包裝中間兩個很大、很顯眼的字“德國”,會不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就是進口的?其實,沒準兒在這兩個大字後面,還有幾個小字,比如技術、材料等,但真正生產廠家還是國內的,而且還可能是一些小廠家或者是無名廠家。

他們為了規避包裝的問題,採取了這種辦法,然後以此為賣點,進行銷售,如果含量是真的還行,一旦是假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所以購買時一定要看清包裝上面所有的字。

四、不要自認倒黴

購買了假化肥後,因為某些原因,有些人選擇自認倒黴,這樣做的後果只會讓那些非法商販膽子越來越大,所以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

農民朋友在購買化肥時一定要索要發票或收據,一旦因化肥出現問題,及時去索賠,不要怕他賴賬。賴賬的話,去當地的農業部門或者工商部門投訴,但手裡的證據一定要有。只有積極維權,才能讓更多農民朋友的利益不受損害。

以上“四不要”,希望能給廣大農民朋友提個醒,在購買化肥時可要擦亮眼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