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自從當了媽之後,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好不容易等孩子睡著了,卻發現睡眠有問題?

寶寶睡不好的問題,總是媽媽最困擾最煩心的事情。因為孩子睡不好,媽媽除了擔憂之外,也一定睡不好!

但是,寶寶的睡眠問題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問題。在2016年的《中國寶寶睡眠現狀白皮書》中,根據37萬份的受訪數據顯示,75%的寶寶夜間睡眠不好,會出現夜醒多、入睡困難等等現象。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睡眠一旦出現了問題,孩子的成長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無論是精神狀態還是健康、生長情況,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

那麼,寶寶睡眠不好會有哪些表現呢?家長如果發現以下這4種情況,要注意了:

現象一、打呼嚕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正常的寶寶呼吸系統是非常順暢的,睡覺時也不會打呼嚕。如果寶寶出現打呼嚕的狀況,那肯定是呼吸系統受到了阻礙。比如: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1.睡姿不當或是奶塊淤積

家長一定要及時幫著寶寶調整睡姿,同時寶媽每次餵奶後不要立即將寶寶放下睡覺,而是要輕拍寶寶背部,以防寶寶因奶塊淤積而導致呼吸不暢。

2.腺樣體肥大

如果寶寶每週都會出現2-3次打呼嚕的現象,那就可能是一種病態睡眠了。比如腺樣體肥大系腺樣體因炎症的反覆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所引起的鼻塞不通、打鼾、睡眠不安,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等症狀。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現象二、愛出汗

其實寶寶愛出汗,有生理與病理之分。

具體情況下,關於寶寶生理性出汗的原因有:

1.室內溫度過高

如果室內溫度高,不通風,寶寶也會有出汗過多的情況。

2.吃了高熱量的食物

寶寶的腸胃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隨之汗腺分泌也會增加。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3.活動過多

寶寶處於快速生長的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再加上寶寶植物神經調節功能不健全,如果寶寶睡前活動過多,睡覺後就會出現頭部、頸部或背部多汗的情況。

生理性的多汗對於寶寶來說是正常的,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體質增強後這種現象慢慢就會消失,因此家長們不用過於擔憂。而至於寶寶病理性的多汗,那可得重視起來了。

如果孩子平時身體較虛弱,即便在安靜的狀態下,晚上入睡時也大汗淋漓,並且伴有煩躁、哭鬧、食慾不佳、反覆感冒、消瘦等症狀,就要考慮是不是病理性盜汗了。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引起寶寶病理性盜汗的原因:

1.缺鈣、佝僂病

寶寶入睡後的前半夜,頭部出汗比較明顯,而且枕部受汗液刺激,寶寶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

2.脾虛

孩子在睡覺時出汗,醒過來時又汗止,形體消瘦。同時皮膚又幹燥無澤,兩顴偏紅,手足心熱,大便乾燥,小便黃,煩躁不寧等,屬於陰虛的表現。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3.結核菌

患結核病的寶寶也會有夜間盜汗的症狀,並且是整夜出汗,同時還有低熱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食慾不振、情緒不佳等症狀。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現象三、磨牙

其實小寶寶在長牙期間牙齦癢癢不舒服或是牙齒咬合關係不好,個別牙齒缺失導致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上下牙接觸時咬合面不平,也會出現磨牙的症狀。

此外,引起磨牙的還有這些原因:

1.寶寶消化功能紊亂

晚間吃太飽,入睡時腸道內積累了過多的食物,胃腸道負擔過重,就會導致咀嚼肌也跟著一起“動”起來,從而引起寶寶睡覺時不由自主地磨牙。

寶寶睡眠出現問題,睡覺時一般會有這3個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

2.體內缺乏維生素

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就會引起骨骼脫鈣,肌肉痠痛和植物神經紊亂,而出現多汗、夜驚、煩躁不安和夜間磨牙等症狀。

3.睡前太過興奮或緊張

睡前和寶寶玩耍太過興奮,或者看到聽到什麼受到了驚嚇而導致寶寶感到不安和焦慮,也都會導致寶寶晚上磨牙。

我是萌主在家,想要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點擊屏幕右上方的【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更多實用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