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鎮守一方的城隍究竟是怎麼樣的神仙

在中國的傳統的神仙故事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民間的崇拜。比如是灶王爺,城隍等等,這裡我們就是來研究一下城隍究竟有怎麼樣的來歷。

傳說中鎮守一方的城隍究竟是怎麼樣的神仙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其實城隍沒有來自天庭的編制,實際上,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儒教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傳說中鎮守一方的城隍究竟是怎麼樣的神仙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傳說中鎮守一方的城隍究竟是怎麼樣的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