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潛力排行榜居前的板塊

據證券之星數據統計得出今日潛力排行榜居前的個股,並配上部分最近的機構研究報告,供投資者參考使用。

今日最具潛力的前十名板塊

10日潜力排行榜居前的板块

部分個股最新研究報告:

10日潜力排行榜居前的板块

中核鈦白:鈦白粉量價齊升 產能投放在路上

中核鈦白 002145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商艾華,黃景文 撰寫日期:2018-03-12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2.6億元,同比增長59%;實現歸母淨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362.1%。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20元(含稅)。

鈦白粉量價齊升,提高營業收入,資產減值損失略壓制業績。由於公司主要產品鈦白粉價格的上漲和銷量的增加,其鈦白粉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大增60.1%,毛利率也因此大幅提升8.6個百分點至33.6%,拉動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由於運費和出口費用的增加銷售費用同比增加12.4%,管理費用因研發投入、股權激勵費用及修理費用增加而增加44.3%,但是增幅均低於營收增幅,加之財務費用基本穩定,帶動歸母淨利潤的大幅增長。此外,由於報告期內發生資產減值損失1.4億元,略微壓制公司業績表現。

供需格局優異,鈦白粉價格中樞有望持續上移。2017年鈦白粉需求超預期,淨出口61.6萬噸,同比增長15.9%,表觀消費量225.4萬噸,同比增長9.1%,致使17年整體盈利能力改善。若18年整體需求增速僅為5%,需求增量約為14.4萬噸,高於18年行業新增的10萬噸產能,供需格局將持續優化,鈦白粉價格中樞有望持續上移。且未來產能增速有限。長期來看,硫酸法新增裝置受環保限制,氯化法還有待進一步技術突破,擴產話語權掌握在少數氯化法企業手中,供需結構的持續改善和龍頭集中的趨勢明顯。需求端來講,我們判斷內需有望保持穩定,出口有望持續向好。此外,國外鈦白粉巨頭提價也將進一步利好我國鈦白粉出口,從而帶動鈦白粉需求穩中向好。

鈦白粉第一梯隊企業,產能持續擴充。公司目前擁有產能25萬噸,位列國內鈦白粉行業第二,且建有甘肅、江蘇、安徽三大生產基地,緊靠客戶集中地區,發揮多區域佈局優勢。公司東方鈦業10萬噸鈦白粉產線正在加速建設中,有望於2018年試車成功並穩定生產,該裝置也是目前唯一的在建硫酸法裝置,我們認為當前行業環境和環保趨勢下,新增硫酸法裝置可以看作一種稀缺資源,屆時公司產能規模和綜合競爭實力將繼續提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18-20年EPS分別為0.40元、0.52元、0.61元,對應動態PE分別為14倍、10倍和9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新增產能投產及達產進度或不及預期的風險、鈦白粉價格週期波動的風險、國際競爭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環保政策風險。

10日潜力排行榜居前的板块

迪森股份半年報點評:短期業績略低於預期 長期受益國內天然氣消費佔比提升

迪森股份 300335

研究機構:新時代證券 分析師:邱懿峰 撰寫日期:2018-08-06

事件:

2018年7月30日,迪森股份發佈《2018年半年度報告》:2018年H1,實現營收8.27億元(同比+10.93%),實現歸母淨利潤0.91億元(同比+3.31%)。

收購常州鍋爐及壁掛爐產品淡季影響,業績表現略低於預期:

2018年H1,迪森股份實現營收8.27億元(同比+10.93%),實現歸母淨利潤0.91億元(同比+3.31%)。主要原因系收購常州鍋爐及壁掛爐產品淡季影響,同時財務費用上升較快所致。2018年H1公司毛利率比2017年降低個百分點。但由於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資產減值損失降低,2018年H1,公司淨利率從2017年13.29%回升至14.44%。

B端運營、C端產品與服務為業績最主要來源,但B端裝備業務增速較快:

分業務而言,2018年H1,迪森股份B端運營、B端裝備、C端產品與服務營收佔比分別為45.83%、9.07%、45.83%,毛利潤佔比分別為45%、5.77%、。“B端運營、C端產品與服務”為業績最主要來源,但B端裝備業務增速較快。

經營性現金流金額降低較快,但收款困難及壞賬損失的風險較小:

2018年H1,迪森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59億元,為同期歸母淨利潤的49.58%,降低較快主要系經常性應付項目(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等)降低1.65億元,並非銷售政策放鬆及應收賬款大幅增加所致,收款困難及壞賬損失的風險較小。

長期受益國內天然氣消費佔比提升,維持“推薦”評級:

預計公司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2.37、3.18、3.72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65、0.88和1.03元。當前股價對應2018-2020年PE分別為14.0、和8.9倍。公司短期受益於煤改氣工程快速推進。長期而言,國內天然氣消費佔比較低(2015年約為5.9%),到203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有望提高到15%左右,迪森B端及C端業務均位於天然氣產業鏈下游,深刻受益行業快速發展,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煤改氣政策不及預期風險;天然氣消費佔比提升不及預期風險。

中環環保事件點評:業績穩步增長 拓展固廢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商

中環環保 300692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譚倩,任春陽 撰寫日期:2018-08-20

公司8月15日晚發佈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42億元,同比增長85.9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00.93萬元,同比增長22.5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116.43萬元,同比增長15.38%,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投資要點:

業績穩步增長,符合市場預期,工程業務增長顯著 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42億元,同比增長85.9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00.93萬元,同比增長22.5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116.43萬元,同比增長15.38%,符合市場預期。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工程業務的大幅增長,上半年營收7715.48萬元,同比大增313.18%,汙水處理運營業務實現營收6160.66萬元,同比增長6.91%。毛利率方面,汙水處理業務下降了5.95%,環境工程業務下降了36.12%,由於汙水處理業務和環保工程業務毛利率均下降,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從47.91%下降到33.67%。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69%/8.81%/2.97%,同比下降0/2.87/2.42pct。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1.91億(去年同期為137.09萬元),主要受特許經營權項目採購支出金額較大所致。上半年新增工程類訂單4個,總金額1.36億元,期末在手訂單1.30億元。

拓展垃圾焚燒業務,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商 公司主營城市汙水處理和工業廢水治理業務,現有汙水處理廠11個,汙水處理規模43萬噸/日。工業廢水致力於攻克高難度工業廢水,掌握多項核心技術,目前已經在印染、紡織、電池等高難度有機廢水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公司規劃以汙水處理處理業務為主要驅動力,帶動環境工程業務全方位發展,並向水生態修復等領域延伸,同時公司積極向固廢領域拓展。2018年5月17日,公司與盛運環保簽署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上進行股權和建設合作。隨後,公司相繼增資了樂陵、承德、廬江3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涉足垃圾焚燒發電領域,意在打造綜合環境服務商。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維持“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8-2020 EPS分別為0.38、0.42、0.46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為44、39、36 倍, 公司為次新股,估值已經下降到相對合理水平,因此維持公司“增持” 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的風險、利率上行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