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说到南京 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连串的词语:金陵、京华烟云、民国、戏院.... 似乎留在我脑海里的南京 依然停留在那个那个民国的风情万种的年代。

一直很喜欢民国文化,也对南京心生向往,于是趁着中秋节正好出行。

D1-1中山陵

地铁乘到苜蓿园站。在苜蓿园停车场,乘着旅游小火车,沿着陵园路驶向中山陵。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陵园路两旁栽种了梧桐树,初春的时节里,枝头点点绿意,不久之后今年的新叶就将舒展叶片,洒下绿荫。据说这里的梧桐树是当年与建造中山陵一同栽种的,近百年了,当年的梧桐树早已是郁郁苍苍,守护着前往中山陵的人们。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二字-博爱坊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穿过博爱石碑坊,沿着平缓而上的的墓道,往陵门走去。青色琉璃瓦为顶的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手迹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陵门的左右大门敞开,供游人进出,中间门闭,南面的阳光正好照耀着,在地上投出了斑斓的铜窗的图案。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碑亭之后,就要开始爬台阶了,上到祭堂的台阶共有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一级级向上的台阶,其实每攀登过一些台阶,会有一个平台供人休息。平心静气的攀登,还可以随手拍拍花坛里摇曳的五彩花朵,欣赏下台阶两旁,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登上台阶,也就来到了祭堂。祭堂的三个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央摆放着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四周刻有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在平台上休息,站在高处回望中山陵,整座陵园依偎着钟山的山势缓缓向上,青色的琉璃瓦为顶,灰白色的花岗石为墙,气势恢弘,而又庄严肃穆。从上往下看,似乎是来时的路坎坎坷坷,回望时,早已心在身外吧。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1-2 明孝陵

沿着中山陵下来稍作休息,补充能量之后又前往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所葬之处。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陵墓的石雕,还是镂空的,工艺精湛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林间小道,如果秋天来,会更美吧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晚饭,大名鼎鼎的南京大排档,去到的时候坐满了人,但排队非常快。不一会儿就听到广播传来大大的南京腔:“甲桌 二十四号 请上座!“ 有种在古代吃饭的感觉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2-1秦淮河&夫子庙

在中国,每座城市不管大小都有类似城隍庙、夫子庙的建筑,象征着人们祈求平安,安定一方的夙愿,在现代逐步发展成古色古香的商业街。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秦淮河边两旁的徽派建筑,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前对秦淮河,后对夫子庙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2-2 南京大学

又是一所百年老校,整体感觉非常不错,和中大很像,历史悠久的教学楼。在草地边石凳上与好友聊天分享,不亦乐乎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2-3 总统府

去总统府的时候已经差不多3点了,后面基本就是走马观花看了下。无论是天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都有很多资料和文物可以看。如果对历史不了解的童鞋应该会觉得挺无聊的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天王宝座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3-1 明城墙

登上城墙,一路走下来,游客越来越少,城墙怀古,漫步在这600多年历史的砖瓦之上,游览着玄武湖,听着马先生讲述着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台城,纵然这明城墙固若金汤也终究抵不过朝代的更替!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提”,郭沫若笔下的台城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D3-2 南京1912街区

这一片民国风格的建筑群,烟灰色或砖红色的墙面上,轻轻勾勒的白色砖缝,细腻而不浮华,古朴而又精巧。在街区里转了转,从手绘地图上看出,一共17幢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呈L型,环绕总统府。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1912街区,如今打造的如同上海新天地一般,老建筑里开出了众多的咖啡馆、酒吧和餐厅。民国的沧桑与怀旧成为了这片建筑群转变为时尚消费的最好承载。

中秋佳节时,三日南京游


三日的金陵之行,意犹未尽,期待下次找个机会,能够再探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