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梅州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名稱由來有所爭議,有說當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稱;有說此地為漢將梅絹之封邑。據《光緒嘉應州志》,梅州是因本地有“梅峰”山、“梅溪”水而得名。而據《粵東名賢志》記載,因漢初梅絹跟隨漢高祖劉邦破秦有功,封於該地,故改名為梅州,這是梅州地名首次出現。

贛州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贛南在宋代分設南安、虔(贛)州兩個行政區,故簡稱南贛;因隋開皇九年(589)改南康郡為虔州,故又稱虔州;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以“虔”字為虎頭,虔州號“虎頭城”,非佳名,詔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合流之義,贛州名始於此。

深圳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創客之都“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因其水澤密佈,村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即為深圳建市時間。

惠州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被稱為“客家僑都”。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17年)這裡為禎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1020年)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

韶關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隋開皇九年(589年),此地改設為韶州,取州北韶石山之“韶”字為州名。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將原設於南雄的太平關移至曲江湞水邊,後又在曲江城北門外增設稅關,韶關之名即由此而來。

長汀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汀江”曰鄞江,宋蔣之奇有“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之句。按天下水皆東,惟汀獨南。南,丁位也,郡名汀州取此。

龍巖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龍巖是全國唯一以“龍”命名的地級市,其名因城東翠屏山上的龍巖洞而得。唐開元年間,當地士民以縣東翠屏山有勝景龍巖洞為由,要求改名龍巖縣。一座城池以一洞命名,可見龍巖洞在當時的影響有多大。

賀州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在今賀州市北部及昭平縣置臨賀縣,後來不同時代,賀州被命名在郡、縣、治之間徘徊。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賀州地區,設立地級賀州市。

玉林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原名為鬱林(鬰林),被世人譽為“ 嶺南美玉,勝景如林”。1958年設立玉林專區,轄玉林、貴縣、博白等8縣,專署駐玉林縣,名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玉林由此而得名。

茂名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開皇18年(公元598),先用藥師“潘茂名”命名為茂名縣。

連城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別名蓮城,簡稱“蓮”。據《讀史方輿紀要》,南宋置蓮城縣,因縣治以東蓮峰山而得名,元代改為連城縣。

三明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古稱三元,歷來是沙縣境內的一方屬地。民國29年(1940年)始置三元縣建制。1956年7月,三元、明溪兩縣合併時,各取兩縣原名的首字,合為“三明”。

清遠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置清遠郡,清遠之名由此而始。該地古時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取此名即“清明廣遠”之意,表示在此治理要政治清明,眼光長遠。

上杭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語出《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上杭素有“建築之鄉”、“詩畫之鄉”、“山歌之鄉”的美譽.

上饒

這些客家地名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古稱“信州”,得名於“山鬱珍奇,上乘富饒”,素有富饒之地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