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開雲健康 2018-10-04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肚臍,原來是中醫裡面一個重要的穴位——神闕穴。今天給大家淺談這個熟悉而又神秘的穴位……

臍,位於腹部正中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於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名為神闕,又稱“臍中”、“氣舍”、“氣合”、“維合”、“環合”、“命蒂”。

祖國醫學稱臍中為“神闕”。臍居正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神是心靈生命力,闕是君主居城之門,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神闕者,神其舍其中也,上則天部,下則地部,兩旁為氣穴、盲俞,上有水分下有橫戶(陰交)、胞門、子戶。臍居正中如門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時,先天臍帶如荷莖,系母之命門,天一生水而生腎,狀如未敷蓮花,順五行以相生,賴母氣以相傳。十月胎滿,則神注於臍中而成人,故名神闕。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據考,“臍中”為古代丹家練功過程中所發現的“玄關一竅”,即氣穴。人們出生後,剪去臍帶,留一點真元之氣聚於臍下,為生命的根本。古代練功人也認為,人體有一個以臍為中心的太極圖,直徑為三寸大小,中間有兩個對持抱陰陽魚,產生陰陽感應,氣血升降出入,生機周流不息,以臍為中心的九宮分佈是生命的中樞,即生命之根。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神闕位於任脈,而任脈屬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裡,共同司管人體諸經之脈。所以,臍和諸經百脈相通。臍又為衝任循行之所,且任脈、督脈、衝脈為“一源三歧”,故三脈經氣相通。

神闕穴在胚胎髮育過程中,以母血從此處供胎兒營養、發育,亦為腹壁最後閉合處,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且臍下無脂肪組織,皮膚筋膜直接相連。所以,臍部是人體最薄弱的地方。

之前有網友稱為了治療臍疝要在此處開刀,等於為病邪打開大門啦,以後的身體只會越來越壞!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肚臍最怕什麼?】

看了上述講解的神闕穴知識,你就會更好地理解以下肚臍的生活忌諱了。

一、肚臍非常容易藏汙納垢,而我們日常清洗又不容易洗到,時間長了,裡面就會有一塊塊的髒塊。很多人看著難受,就會自己用手給摳乾淨。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我們的肚臍是我們的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位置,如果用力摳,就會牽連到內臟;如果摳爛了,就可能導致感染,發炎,甚至影響腸胃。因此,肚臍這個穴位大家最好不要隨意碰。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二、很多女性朋友,由於天生體質較弱,或者是後天比較貪涼,喜歡食用冷飲,導致體質偏寒。體質偏寒最明顯的特徵是冬季手腳冰涼,有些寒氣較重的女性,甚至一年四季手都是涼的。如果女性朋友經常穿露臍裝,或者是沒有注意肚臍的保暖,就可能導致寒氣的入侵,影響女性氣血,還會導致痛經等問題。因此,女性保養肚臍是非常重要的。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肚臍的日常養生】

日常如何通過肚臍來進行全身的保養,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呢?

一、揉按肚臍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覺前,排空大小便,全身放鬆,仰臥在床上,露出腹部,兩手掌重疊放在肚臍上,先沿逆時針的方向揉108圈,再沿順時針的方向揉108圈。

此法可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新陳代謝,並使氣血兩旺,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能提高身體抵抗力。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二、艾灸肚臍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此法可起到助元氣、抗病、強身的保健作用。對於女性來說,艾灸肚臍可以有非常好的驅寒、補氣的作用。

古有言:“養生以神闕為主。中風服藥只可維持,要收全功,灸火為良!”可見艾灸神闕對於治療中風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藥物敷臍

神闕穴——肚臍與養生

治療風寒感冒可用藥物敷臍法。將生薑切成薑蓉,然後將薑蓉敷到肚臍處,用醫用膠帶固定,每天10分鐘,可以有效祛除體內寒氣,治療脾胃虛寒,治療腹瀉,調理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