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延症好像已经成了与“穷”、“焦虑”齐名的三大“生活不幸福”元凶之一。面对着一个个deadline,他们的一贯对策就是:拖。刷刷抖音,看看微博,再去朋友圈点几个赞,把时间全部耗费在这些看似轻松却无形中夺走许多时间的事情上。


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然而当一些“克服拖延症”的课程应运而生,他们终于下定决心改掉这个毛病,买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又一个“明天再听吧”的恶性循环……

诚然,现在主流的声音是对拖延症深恶痛绝,恨不得置拖延症于死地而后快。但拖延症是一切学习、工作、事务无法按时完成的罪魁祸首吗?拖延症给人带来的影响就全然是负面的吗?看过这篇文章,你会改变对“拖延症”的认知,甚至让其成为你提高效率、获得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

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不要接受过多的工作安排,减少工作量才能感觉到幸福,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误解。美国芝加哥大学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显示,就算被迫接受了超出本人所期望的强度的工作,结果也是越忙碌的人越能体会到幸福感。大部分人所坚信的“不忙碌的状态才幸福”,恰恰与真实情况相反。

我想,大家都是在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抽不出时间,特别想抱怨的时候,才会这么说的吧。我自己人生中最忙的事情:赶论文的时候、撰写书稿的时候,还有结婚的时候。这些忙碌的时刻,我都会劝导自己,这些正是让我取得难以置信的成果、收获成长的事情。因此,忙碌也可以看作一种积极的压力。

个人的兴趣爱好又怎么办呢?兴趣爱好不仅是令人愉悦的事情,也是产生精力与动机(想法、欲望、干劲)的源泉。正因为我很忙,所以我需要通过拓展自身可能性的方式,让自己保持继续向前的热情。


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换句话说,通过同时去做很多事情,我持续地接受刺激,从而完成更多的工作。

拖延也能提高效率


我还有个习惯,就是对必须完成的工作往往采取拖延战术,而我也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好这一习惯。

一般我们在学习时间管理法时,肯定不会被教导“将应该完成的工作先放到一边”。但是,从我个人的情况来说,通过拖延的方式,我反而能更好地完成重要的工作。我将其称为“有效率的拖延”。

这种有效率的拖延,我是从斯坦福大学哲学系名誉教授约翰·佩里(John Perry)那里学来的。他曾说过,当工作清单中的某一项内容是让人有负担感的难题时,你就会发现其他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看起来更加“熠熠生辉”。除了最让你在意的那份工作外,其他的任务(工作)都可以视作一种休憩(休息),是让我们完成工作的绝佳动机。

对于特别容易有压力感的我来说,这种想法非常有参考价值。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想法,那么对一些重要工作所采取的拖延态度,也许会让我一直被不安感所笼罩吧。有效率的拖延就是能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变为工作的动力。

以前,说起有效率的拖延,我往往会有一种罪恶感。因为我真的相信成功人士做事情从不拖延,从不会浪费时间。成功人士肯定会制订好合理的、精练的工作计划,并且照此行事,从容地完成所有的工作。也许的确有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工作的,但是这完全不符合我自己的性格。

拖延反而能提升我的工作效率。有效率的拖延之所以很适合我,原因就在于它能将应该去做的事情转变成想要去做的事情。通过有效率的拖延,能够缓解不安的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冷静,所以这并不算是在浪费时间。

接受自己忙碌的状态,用有效率的拖延来管理时间,这样的方法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它是我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与习惯而产生的,因此才会有效。


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实际上,比起时间管理来,我更认为这是一种对性格的管理。有的人会愿意将介绍的各种方法都去尝试一下,也有的人会觉得这实在是很糟糕的一种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是如何工作的,什么才是你做事情的动机。总之,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而说到自我了解的方法,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首先,请弄清楚自己是如何管理时间和体力的。并非要去找出能让自己成功的方法,而是要将重点集中在“怎样才能真正让自己工作得很有效率”上。同时,也要注意反思,是否会强迫自己采用与自身不匹配的效率提升方法。

也许你并不想将工作与私人生活混为一谈。假如是这样,也许你需要有一个完成工作的仪式,好让你明确今天已经做完的工作与明天该做的工作。通过这样一个仪式,让自己清楚今天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因而自己将不再烦恼。同时,工作上的压力也不会带到私人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所以,请注意发现适合你自己的工作方式,说不定会是我也从未想到过的。请大家多多去尝试。即使日程表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也请找个机会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工作的方式和习惯。倒不是让大家评价自己当天的工作清单是不是全都完美地完成了,而是要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清单是否能反映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能反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做好所有事情的秘诀,

就是别总想着尽善尽美


我并非超人,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但是将所有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到了。这种充实的满足感,让我大部分时候都很享受。

最重要的一点是,别总想着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这才是我能够成功完成所有工作的真正秘诀。提高工作效率的首要诀窍,并非要做到有计划性或者善于管理时间。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我们不一定非得遵从以往的那些“必须这样做”的死规矩不可,要允许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去工作。


人越“忙”,越有幸福感


我就对那些会干扰我工作的“自己的小习惯”采取接受的态度,还学会了如何去利用这些习惯。比方说,我是一个夜猫子,我就没必要非得在每天早晨处理重要的工作不可。利用好早晨的时间,能让整整一天的状态都变得很棒。

早晨,可以做一做运动或冥想,也可以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而对于夜猫子的我来说,傍晚以后的时间反而更能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因此,即便是从一天的晚些时候开始处理工作,也没有什么不妥。

此外,我的性格总是容易让自己接受过多的工作。对此,我没有抱怨,因为我觉得过多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坏事。迄今为止,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有几次,我想要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让人生更加简单一些。我觉得工作量少了,压力也会随之减小,而自己就能更幸福。

可是,每次想要减少工作时,自己又总想找些其他的事做,想将日程表上空着的时间都填满。于是,我终于明白了,对我来说,空闲的时间如果不采取一些创新的想法将其填满,我是决不会罢休的。也许很多人在生活中需要有一点儿空闲的时间,才能让每天都过得更加平衡,但我是反其道行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