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918!918!今天是2018年9月18日,距离1931年9月18日已经过去87年,但所有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沈阳柳条湖路段南满铁路路轨,随即嫁祸中国军队,进而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日军次日即侵占沈阳,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皆沦陷,1932年3月,日本匆忙拼凑起“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漫长的奴役统治。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918事变纪念碑

一、日本侵占东北之心早已有之

早在1927年6月,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就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方案,并由田中义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给天皇,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折)。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田中义一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将东北军阀首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日本希望借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借机占领东北。但出乎关东军意料的是,1928年12月,张学良等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随后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日本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日军石原莞尔、板恒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从1929年起,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三省先后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1931年6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制定“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大纲”,确定了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具体步骤;7月,陆军参谋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调运至沈阳,对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月,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国师团长会议上叫嚷:满蒙问题只有用武力解决。随后进一步做了发动此次战争的各种准备。

二、战前中日兵力差距悬殊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在东三省驻军总兵力远大于日本关东军。

当时中国东北军共有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兵力合计20万人,部署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地。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1.5万余人,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日军以沈阳为中心,部署于南满铁路沿线,以便于机动兵力。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省的东北军大部分撤往关内,吉林省东北军除冯占海带走的部分官兵外其他跟随熙洽投降日军,黑龙江省的东北军在马占山的带领下奋起抵抗一段时间,后因寡不敌众退至苏联。

三、主政者软弱无能助推侵略者嚣张气焰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次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 事变4天后,1931年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全体党员大会上又并陆续明确提出“以和平对野蛮,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9月23日,国民党政府发表告全国民众书,要求“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公开实行不抵抗主义。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蒋介石手书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并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黑省沦陷后,南京政府觉察日军将进犯锦州,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于1931年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态,张学良急不可待地直接与北平日本公使馆参事就此事进行具体交涉。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锦州中立案曝光后,遭到各界人士和学生群起反对,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931年12月4日被迫急电施肇基声明放弃中立案,同时还表示:日军如进攻锦州,中方将实行自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也已就此作出决议,强调“如日军进攻,应积极抵抗”。

可对于是否抵抗问题,南京政府与张学良之间明显发生分歧。张明显地倾向于和平方法解决,钟情于“锦州中立化”方案。1931年11月29日,张学良致蒋介石密电,称“惟个人对此(指中立案)亦颇赞成”,并在与日方代表谈判之同时,开始秘密安排从锦州一线自动撤军。此举引起了南京政府的严重不安。顾维钧于1931年12月3日电文中极力劝阻道:“兄(指张学良)拟将锦州驻军自动撤退,请暂从缓”;后1931年12月5日顾维钧又与宋子文联名致电张学良:“现在如日人进兵锦州,兄为国家计,为兄个人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防御。”蒋介石亦于1931年12月8日致电张学良:“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但张学良12月21日致电第二军司令部:“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部队驻地为迁安、永平、滦河、昌黎”。1931年12月25日、26日,张学良又致电国民政府,称“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届时日本“以海军威胁我后方,并扰乱平津,使我首尾难顾”,非但锦州不可守,连华北地盘亦不保。因此张学良不顾劝告,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而与此同时,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进军路线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日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日军占领哈尔滨。

由于 “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三省万里河山沦入敌手,3000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

四、中共党中央迅速反应

九一八事变之时,中国共产党正处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而党所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正面临国民党军队残酷的“围剿”。但与国民党的消极态度截然相反,中国共产党对九一八事变迅速作出了反应。1931年9月20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仅两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中共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地喊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同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召:“只有广大群众的革命铁拳,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而且,中国共产党立即采取了行动,要求满洲党组织:“要立刻分配干部到南满各地,中东路、吉长路沿线的农民群众中与动摇不满的东北军阀中去发动反日斗争,游击队战争与兵变。”

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共满洲省委作出了“树立党的领导,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一方面支持和领导义勇军的抗日斗争,另一方面组建抗日游击队和工农义勇军。派出大批优秀党团员骨干到义勇军中去开展工作,并创建了众多由党直接领导的游击队。如:

杨靖宇到东北反日总会做领导工作,后以满洲省委代表的身份到南满负责整顿各县的党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杨靖宇


赵一曼到沈阳的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她领导工人进行反日罢工,配合了义勇军和反日游击队的武装斗争。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赵一曼


童长荣领导整编一些溃散的旧军队和群众性的抗日武装,发展了5个反日游击队,建立了12个较稳固的游击根据地。

赵尚志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后来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7年了,但“九一八”作为民族苦难的印记,牢牢刻在了中国人记忆之中,并且要代代传递下去。

九一八事变老照片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进入张学良府邸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收集张学良物品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集结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进攻北大营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日军行军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关东军进入齐齐哈尔

918!918!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旧照

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