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背後的獨角獸

獨角獸背後的獨角獸

今天,華興資本在香港上市了。上週,它以獨家財務顧問、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的身份,見證了老客戶美團點評在同一個地方的IPO。

美團點評上市前,王興在飯否上開玩笑說“千萬別遇上什麼黑天鵝事件”。對於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來說,遇上黑天鵝不是問題,究竟是紅燒還是清燉才是問題。

王興曾在團購、外賣、酒店、電影票等多條賽道與上海公司大眾點評、餓了麼、攜程、格瓦拉展開激戰。“上海為什麼難出馬雲?”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王興。但包凡是王興背後的兩個上海男人之一,另一個是沈南鵬。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華興資本已為中國新經濟公司約700項交易提供顧問服務,交易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投資管理業務所管理的資產規模約達41億美元。2013年至2017年五年期間,為中國新經濟公司承銷的香港及美國IPO數量在中國所有投資銀行中排名第一。

而到2017年底,華興資本現有客戶群在中國前20名新經濟公司中佔據15席,所服務的獨角獸客戶市值佔中國獨角獸總市值的56%。

華興資本開盤價報31.80港元/股,持平31.8港元的發售價。以目前市值來看,華興資本是真正意義上“獨角獸背後的獨角獸。”


獨角獸背後的獨角獸


英文裡有一個名詞叫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但對於包凡來說,可以為他量身定製一個說法:Trouble Terminator(麻煩終結者)。

優酷與土豆合併、58與趕集合並、滴滴與快的合併……中國互聯網過去十年的每一個重大事件,包凡和他的華興不僅不會遲到,更不會缺席。但江湖水深,包凡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

滴滴與快的合併時,包凡和團隊不僅要面對17家投資機構的明爭暗奪,還要小心翼翼地協調阿里和騰訊兩家巨頭的敏感關係。後來包凡說:感覺我們只是凡人打架,背後的巨頭才是神仙。

2005年,包凡創立華興時,中金公司,這家國有投資銀行幾乎壟斷了中國最重要經濟力量的IPO,比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工商銀行等。當時所有人覺得包凡瘋了。

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在包凡創業前一年,王興回國創立校內網,同為海歸的張濤在上海創立大眾點評;在包凡創業的第二年,趕集、58同城、土豆、奇虎360等日後與華興資本產生深度交集的知名公司相繼成立。

華興的生意能成立,一端靠中國新經濟的天團,另一端靠新經濟背後的主要推手——資本。2005年,沈南鵬和張帆把硅谷老牌VC紅杉引入中國,賽富脫離軟銀另立門戶,徐新創立今日資本。後面兩年,DCM、KPCB、經緯等美國知名VC先後進入中國。蹺蹺板兩頭都坐上人了,華興顯然就是中間那顆軸。

華興最早的業務就是融資顧問(FA)。這是一種非常容易做成一錘子買賣的生意,原因在於很多FA喜歡從自身利益出發,在意的是每一單能賺多少,而不是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問題。

2013年,包凡代表360跟搜狐、搜狗談合併,前後談了近半年,最後包凡跟周鴻禕說,對於360來說這可能不是一個合適的交易。最後騰訊臨時入局。轉年,360市值突破100億美金。任何交易都是對時機的把握,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

包凡喜歡結交氣味相投的人,如果氣場不對路,寧願不做生意;但如果他認定一個人,就會一直陪著走下去。

2014年美團具有生死存亡意義B輪融資、到美團與點評合併,引入騰訊戰略入股,再到美團點評的上市,華興始終是那個“關鍵先生”找對人,可能就是找對一條長長的雪道。雪球當然會越滾越大。

2012年,正是移動互聯網大爆發的時間點,二級市場的資本瘋狂向一級市場湧入,一度造成美股和港股同時蕭條。此時的包凡又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申請美股和港股的證券執業牌照。華興似乎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點吹響了進軍二級市場的號角。

樂信就是典型的例子。從早期融資與華興合作,到後來接受華興的投資,再到後來赴美上市華興擔任承銷商,從頭到尾,幾乎每個資本合作形式,華興都參與其中。包凡用“全生命週期”來定義新經濟週期裡的華興。

FA、投資、上市承銷、私有化、財富管理、研究諮詢……包凡說華興要做平臺,而全生命週期就是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360度覆蓋。

華興進化的背景是:一方面,過去幾年大開大合的融資節奏已經一去不復反了,中國創業創新的生態已經形成並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新老巨頭們雖然融資不會像以前那麼多、那麼頻繁,但收購會越來越多,同時資本在一、二級市場的流動會越來越快速。

華興的優勢在於,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和它一起在一級市場成長起來的新貴們,已經成為二級市場的主角。當年需要華興幫忙融資的兄弟們,現在可以把錢放心地交給包凡去做新一輪增值了。某種程度上,華興本身就是中國創投領域最特殊的一個“天使投資人”。


獨角獸背後的獨角獸


這也是過去幾年華興力求拿下A股承銷執照的原因。

進入二級市場,就意味著要與高盛、大摩這些全球最頂級的投行真刀真槍地幹。當初華興幾位合夥人為此討論了很久,最後包凡拍板:哥兒幾個,咱就豪賭一把!

對於一位曾在國際頂級投行工作7年的包凡來說,過去14年就好像到處拜師學藝、行走江湖,但終有一天,要走上擂臺。

1980年前後,包凡的爺爺經常帶他淮海中路的紅房子吃西餐,爺爺解放前就是上海灘的銀行家。30多年前爺爺雖然手頭拮据,但還是儘可能讓包凡接觸外面的世界。“他教會了我如何使用刀叉。”包凡說。

顯然,IPO這幅刀叉不是用來吃黑天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