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反貪總局李連成做客央視 披露劉鐵男案細節

最高檢反貪總局李連成做客央視 披露劉鐵男案細節

昨日央視曝光劉鐵男的提審畫面

最高檢反貪總局李連成做客央視 披露劉鐵男案細節

劉鐵男被帶走

昨晚,央視播出了專案組提審劉鐵男的視頻畫面。坐在鐵窗內的劉鐵男一身黑衣,頭微垂,略側向右方,語速穩定但聲音低沉,“是我的貪婪,我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影響了孩子”。

視頻畫面大約30秒,視頻顯示這次提審是在2013年12月,時間為上午11時30分左右。提審室不大,牆面似經過特殊處理。劉鐵男與兩名專案組辦案人員隔著白色的鐵柵欄,相對而坐。鐵柵欄並未“封頂”,距離棚頂還有一小段距離。

劉鐵男坐在室內較為偏後的位置,坐椅較大,椅背上搭著一件外衣。他面前擺著一張桌子,桌上還放有一個水杯。提審過程中,劉鐵男雙手十指交叉相握,一直放在桌上。

曾羈押秦城監獄

本月10日一審劉鐵男時,法庭曾通報稱,劉鐵男羈押在秦城監獄。據此前媒體披露,秦城監獄的審訊室等場所,均經過特殊設計。比如牆面,都是軟牆體。以關押陳良宇的監室為例,不僅牆面經過特殊處理,防止其自殺;室內所有永久性設施也都被去掉稜角,打磨成圓形。房門則是鐵皮包著的木門,門上方及廁所都有“窺孔”。

據此前媒體報道,秦城監獄有的監室還配有寫字檯、衛生間、坐式馬桶和洗衣機。一些秦城監獄的在押官員可看書讀報,看電視。(新京報)

央視《面對現》全文:

本週三發改委前副主任劉鐵男被一審宣判無期,劉鐵男小的時候吃過苦,貧窮的經歷深深的刺激著他想要過上好日子,想要出人頭地,這種改變自己改變生活的願望原本沒錯,但是在沒有底線,沒有邊界的追求中,願望就漸漸的變成了慾望,出人頭地之後又變成了階下囚,今天的節目,我們就通過對最高檢劉鐵男專案組負責人的專訪,進一步認識劉鐵男。

法院:本院認為,被告人劉鐵男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直接或通過其子劉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財務,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

解說:經查,2002年至2012年十年間,被告人劉鐵男在擔任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司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司司長,副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南山集團有限公司,寧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及個人牟取利益,直接或通過其子劉德成收受上述公司和個人給予的財務共計人民幣3558萬餘元,鑑於劉鐵男歸案後主動坦白交代了有關部門上不掌握的大部分受賄事實認罪、悔罪、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判決。

法院:判決如下,全體起立。

一,被告人劉鐵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二,隨案移送的受賄所得贓款,人民幣110萬元,天籟牌轎車一輛上繳國庫,三,其餘扣押於廊坊市人民檢察院的被告人劉鐵男受罪所得贓款予以沒收,由廊坊市人民檢察院上繳國庫。

解說:隨著法垂落下,劉鐵男從一名曾經的省部級高官成為了被依法判決受賄罪名成立的罪人。2012年12月6日,時任財經雜誌副主編的羅昌平,連發三條微博,實名舉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涉嫌偽造學歷,與商人勾結鉅額騙貸,保養情婦等問題,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在公眾中被傳的沸沸揚揚,舉報當日,身在國外的劉鐵男通過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向媒體表示,舉報內容純屬造謠正在報案報警,其實早在2012年5月,國家發改委部分部級退休官員,在獲取劉鐵男涉嫌貪腐的部分證據之後,已經向中紀委實名舉報,而中紀委對劉鐵男的調查在那個時候已經啟動。

進入2013年,蒼蠅老虎一起打的說法,進一步彰顯了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和力度,2013年春節之前,劉鐵男之子劉德成被限制自由,接受調查,2013年5月11日,中紀委辦案人員進入由武警守衛的木樨地公寓,將劉鐵男夫婦一併帶走。

2013年6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提前介入,同步進行調查,李連成任劉鐵男案負責人。

董倩:當整個社會都在沸沸揚揚說這個案子,你們等於是在輿論介入之後,才介入的,這個會給你們帶來什麼壓力?

李連成:從我們接觸中紀委商談角度瞭解的情況,不是如此不是這樣。

董倩:這話怎麼講?

李連成:回過頭來再講,老百姓的認可度,社會的關注度,以及檢查機關真正查辦的問題,它不是一個方向,不是一個層面。

董倩:那這給你們帶來什麼呢?

李連成:我們受的影響無非就是第一,我們要更加客觀實事求是,第二,你的偵查工作,或者前期的調查工作,要嚴格按照工作規範,按照程序來辦理,第三來講既然是介入司法,檢查機關在依法獨立辦案,那麼來講你就要遠離社會,遠離媒體,這個時候都是在一種秘密的狀態之下開展工作的。

解說:根據中共中央提出轉職能,轉作風,轉方式的要求下,紀委和檢查機關之間的工作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這也就意味著劉鐵男案中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都要由檢查機關獨立完成,2013年7月19日,由23名同志組成的劉鐵男案專案組成立,也就是這一天,劉鐵男案以檢查機關為主體的工作拉開了序幕。

董倩:老虎吃天從什麼地方下嘴呢?

李連成:我們也不是說是從零做起的,首先有一箇中紀委前面給我們打了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基礎,認定他涉嫌犯罪,從而為下一步進入這個立案司法程序做好準備,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董倩:在中紀委的這些基礎之上,要往前再走多遠,往下再挖多深?

李連成:我們感覺劉鐵男絕不僅僅是簡單這麼一點點事,他這個背後肯定有重大的其他的經濟犯罪問題。

董倩:憑感覺

李連成:也不完全憑感覺,因為有一些跡象當時已經出現了,他的孩子年紀輕輕住別墅,若干輛高級轎車,這些和劉鐵男的本人的收入,以及他這個孩子這麼年輕的資歷來講,是嚴重不相符的。

解說:經過20多天的外圍取證調查,專案組基本固定了劉鐵男的相關證據,2013年8月8日,劉鐵男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劉鐵男成為了十八大後第一個被雙開的省部級官員,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專案組負責人的李連成,始終沒有和劉鐵男正面接觸。

董倩:為什麼您不直接跟他打交道?在準備階段。八

李連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他要知己知彼,在最關鍵的時候,案件有困難的時候,他的心理沒被突破的時候,需要我們最關鍵出手的時候,你才能出手。

董倩:第一次正式見到劉鐵男之前,在您心目中勾勒出一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連成:首先感覺這人是比較強勢的一個領導幹部。

董倩:即便處在那樣一種狀態仍然強勢?

李連成:第二來講語言並不多,屬於那種慎言思考比較多的人,第三來講他是長期在這個行業,就是國民經濟管理行業工作,對業務比較熟悉,然後對同事對下級,他是比較冷淡的。

董倩:有沒有還了解到,就是他出了事情以後,在中紀委調查的過程中,他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

李連成:他認為他自己是一種僥倖,是一種因為被別人舉報而接受調查,他認為他的問題不嚴重,也就是一般的以權謀私,或者一個違紀問題。

董倩: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他已經犯了很大的事的時候,他自己卻覺得自己可能會有僥倖的心理,而且犯的事不大。

李連成:這就是劉鐵男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一種做事方式,他認為不易被人察覺,而且善於保護自己,他自己設計了一套模式。

解說:這段視頻拍攝於2013年8月9日,當時劉鐵男正式從中紀委月壇地被押往秦城監獄,也就是這一天,李連成和劉鐵男第一次見面。

董倩:您跟他有沒有目光的交流?

李連成:那肯定有,我主要就是眼光和他交流,心裡我也在琢磨他在想什麼。

董倩:您觀察他在想什麼呢?

李連成:當時我記憶最深的就是,他不敢直接面對,像我們這些穿著工作制服的人員,眼神是不那麼清晰的,有點渾濁,這就意味著劉鐵男,他對他下一步的處境,他是很清楚的,要接受法律的嚴懲,他心裡也在琢磨他自己的事。

董倩:您跟他語言是怎麼交流的?

李連成:我們主要是對他履行一些法律手續工作。

董倩:是您說嗎?還是您的同事嗎?

李連成:主要是我說,法律手續,履行一些法律程序,法律手續上的工作,以告知一些他的權利義務。

董倩:您告訴他您是誰了嗎?

李連成:這必須得告知的,我的單位,我的名字,我的身份,全部都得告知的。

解說:月壇南街38號是國家發改委和能源據的所在地,我們國家數以萬億計的投資項目的審批和審核,就是在這裡進行,劉鐵男進入到這個單位,將近30年的時間,從02年到12年這十年他的事業逐步進入到巔峰狀態,也就是在這十年,他在與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他的膽子和受賄的金額也是學習大。

解說:今年剛好滿60週歲的劉鐵男,1954年10月出生於北京,小時候家境清貧,從50歲開始,劉鐵男歷任國家計委產業發展司司長,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司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等職務,根據起訴書指控內容來看,劉鐵男的受賄方式有收豪車,住別墅,拿股票,吃空響等等,而這一系列行為的起點,開始於別人裝到紙袋裡兩萬元錢。

劉鐵男:吃飯的時候,飯後就給了一個T恤,是什麼我忘了,反正就是一個紡織品,結果回去之後打開裡面裝的錢。

法官:這是第一次嗎?

劉鐵男:第一次。

法官:多少錢?

劉鐵男:兩萬塊。

法官:都是現金嗎?

劉鐵男:現金。

解說:2002年的劉鐵男時任國家計委產業發展司司長,那一年南山集團的新型合金材料項目還沒有通過國家計委的備案,南山集團董事長宋作文心知肚明,審批大權掌握在劉鐵男手中,於是,宋作文親自上門,送給了劉鐵男一個紙袋,劉鐵男開始了他權錢交易的第一次接觸。

法官:那第二次是在哪裡送的?

劉鐵男:第二次我記得是到他們企業調研,調研走的時候,我看見他往包裡放了一個什麼東西,我以為是個禮品,後來回來到飛機上打開一看裡面是有兩萬塊錢。

李連成:你比如說山東這個集團公司,公司規模這麼大,而且大量的項目,需要到發改委來審批,前後兩次直接節劉鐵男兩萬塊錢,這不符合生活常理,這是第一。

第二來講難在哪兒呢?大量的問題,都發生在2006年2007年之前,好多資金的沉澱,賬目的往來以及一些合同,好多都已經封存,或者個別的可能滅失了,這就需要大量的人海戰術來查找。

董倩:那你就查這個南山集團的這個賬,查了多長時間?

李連成:從8月8日到9月底。

董倩:從中你們發現的是什麼?

李連成:我們當時最主要的發現就是大量的不正常的資金走向,南山集團打給劉德成他指定人的資金很快又回來了,購買股票,投資其他項目,這些資金的密度是十分不正常的,那麼來講就需要從外圍,包括南山集團為什麼這麼做,劉德成你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看法是什麼?這樣深騰的問題才一一浮出水面。

解說:劉德成,劉鐵男的兒子,在和南山集團不正當交往中劉德成充當著劉鐵男和南山集團之間的橋樑,2005年下半年劉鐵男已經成為國家發改委工業司的司長,南山集團董事長宋作文再次上門請託,請他給中國鋁業公司黨組成員,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羅建川打招呼,讓南山集團下屬企業獲得三萬噸氧化鋁的收購權。

法官:有一次劉德成打電話跟我說,宋作文想讓我出面跟中鋁公司協調一下,讓中鋁公司增加對南山集團氧化鋁的供應量,宋作文的意思是,如果我協調了氧化鋁價格比市場低,可以把差價給劉德成,我聽之後,一方面想幫宋作文解決一下困難,另外心裡沒能抵擋住差價的誘惑,就答應了。

解說:最終劉鐵男為山東南山集團的項目合作提供幫助,收受南山集團董事長宋作文750萬元。

董倩:從這個案子你們調查之後,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李連成:在當時2006年2007年,國內氧化鋁這個產品十分匱乏,在同等條件之下,別人高價是買不到的,劉鐵男利用他這個發改委審批有關項目的權限,向有關央企提出要求,支持南山集團,以計劃內的價格,支持南山集團三萬噸,南山集團從而形成大量的價格差,南山集團把其中的一部分,給了他兒子劉德成。

公訴人宣讀劉德成供述:宋作文給我打過來750萬元的氧化鋁好處費之後,我告訴我爸,我說宋作文答應的氧化鋁的好處費給了,具體數目我是否告訴我爸,告訴他我記不清了,後來我把這些錢又打回南山集團,換成南山集團股票的事,我也和我父親說了。

解說:而在提審劉鐵男的過程中,劉鐵男一直認為,和南山集團的交易他本人並沒有直接拿錢,所以不能構成受賄。

董倩:那您說他是真的不懂法,還是說他是用一種不懂法的偽裝來包裹自己。

李連成:他當然不會說他不懂法,我認為像他這層幹部原先以為應該是懂法的,實際他並不懂法,並不瞭解法律的具體規定,這就是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劉鐵男的可悲之處。

董倩:您指他不懂法是指不懂什麼法?

李連成:他認為只要不自己直接拿錢,就沒問題,第二來講他也不知道什麼叫受賄犯罪。

董倩:不知道。

李連成:這個法律要講是什麼規定的,如果他有一點的法律知識,就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

董倩:比如說剛才您說他自己不插手,都是走他兒子的賬。

李連成:對。

董倩:如果說不是經由他本人的這種資金往來,能不能算到他身上?

李連成:這個按照法律規定是可以的,第一,他利用手中權力,來給對方牟利的,第二來講在從案子的細節情節來講,是事先南山集團這位宋某某和他孩子商量好的,劉鐵男是答應了的,是認可的。

董倩:那麼我們從法律上看,他走的這條路是顯而易見,他逃不了干係,但是為什麼劉鐵男他自己覺得這是一條隱秘的手段呢?

李連成:我認為他是自作聰明,他設計的這種模式,細節上他不參與,大的方面他知道,把自己最多的細節反而給它撇清,離得遠遠的,大概知道就行了,他事後總結為叫鴕鳥政策。

董倩:這怎麼講呢?

李連成:就是說看不到他的腦袋,自己鑽到沙漠裡面,這中形象比喻的模式就是說,他沾得少,細節方面知道的少,大的方面知道,他認為對他也是一個保護,對他孩子也是一個保護,點但是還想撈錢。

解說:劉鐵男專案組,採用重點突破,分頭並進的方法,對劉鐵男案進行調查,在突破了南山集團的案子後,對恆逸集團的調查也理出了頭緒。

董倩:怎麼發現的線索?

李連成:也巧也不巧,為什麼這麼講?從我們前期,也就是進入司法程序之後,調取了劉鐵男經手審批的項目來講,這個恆逸集團審批的是比較多的,這是一個情況,第二個恆逸集團給劉鐵男,分配的這套部級幹部房子是給他裝修,劉鐵男沒支付給對方一分錢,這在中紀委移送的問題裡面是有的。第三來講,劉鐵男的兒子劉德成和恆逸集團,有大量的資金來往和走向,以及劉德成後期的成立註冊的公司都是與恆逸集團的業務是重疊的。

解說: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劉鐵男利用其擔任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司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浙江恆逸集團旗下公司的相關PTA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和獲准開展前期工作提供幫助;劉鐵男收受該公司董事長邱建林給予的財務共計價值人民幣1649.4萬元,其中約1549萬元通過劉德成收受,另外的100萬為劉鐵男通過下屬聯繫邱建林為其裝修住房的款項。

董倩:那這些劉鐵男都是沒有他經手,仍然是他不經手?

李連成:房子他是知道的,車輛他是看得著的,他是隻情的,而且就恆逸集團這件事來講不管是和他孩子最早提議要成立公司,要炒股,要做虛假貿易,大的方面恆逸集團的負責人是都要給劉鐵男彙報的,即使劉鐵男不願意過多知道細節,不管是在他辦公室或者是在外面聚餐、打球的時候這些人都要討好他,把細節告訴他,劉鐵男是不願意知道細節的,他訓斥對方不要告訴我這麼多。

董倩:他是故意不去知道。

李連成:那他當然,他要保護他自己,同時另一方面他兒子時不時地也要告訴他和這個恆逸集團合作的,所謂合作的情況,當然劉鐵男同樣你也別告訴我那麼多,你們就去該幹什麼幹什麼。

董倩:我們今天看他這種做法就是掩耳盜鈴,那他為什麼他自己就是一次一次,因為從2006年開始他一直到他出事之前也沒有人去提醒他。

李連成:他在一步一步走向這個犯罪深淵的過程當中,身邊對他提醒的人就我們知道的基本上是沒有的或者說他這種方式掩藏得比較深,不被他身邊的人或者組織發現。

董倩:在劉鐵男3000多萬的受賄金額裡面我們注意到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3%左右是經由他本人之手,其餘的都是通過他的兒子劉德成,在南山集團和恆逸集團兩個案子水落石出之後,重案組又把工作的重點秘密的轉向了廣汽集團,而在廣汽集團一案中核心人物就是劉鐵男的兒子劉德成,作為父親劉鐵男到底給自己的兒子做了些什麼,作為父親劉鐵男平日裡又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兒子的?

解說:2005八九月份,劉鐵男利用其擔任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司長職務上的便利,以給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打招呼的方式為張愛彬申請設立廣汽豐田4S店提供幫助,張愛彬出資註冊成立北京金時偉業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並送給劉德成該公司30%的股份,後以1000萬回購了劉德成的股份。劉鐵男為兒子劉德成所做的這些動機只有一個,那就是劉鐵男覺得有愧於自己的兒子,他要把自己虧欠兒子的通過金錢加倍補償。

董倩:他是因為什麼覺得對孩子是有愧的?

李連成:首先他認為這個他這個孩子在國內已經從教育階段沒有任何希望了,這個時候他孩子出國前他已經是重要崗位的司局長了,他有能力通過他的運作讓他孩子在國外接受一個比較好的教育。

董倩: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出去?

李連成:他成績不行,成績十分糟糕,所以他把他的孩子送到國外,他自認為給他送到國外對他孩子來講是一個補償,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回來有一個比較令人羨慕、理想的工作,這是他當時他自認為要設計的一個模式。

解說:劉鐵男的兒子劉德成生於1985年,現年29週歲,在劉德成的供述中有一段劉鐵男的所謂“育兒經”,他說“從小父親就給他灌輸做人要學會走捷徑,要做人上人,這樣才能過得到,才能受人尊重在”,劉鐵男這樣的教育在兒子心中深深的紮下了根,讓他找到了一條最便捷的所謂成功之路,這就是利用父親職務的影響力,手中的權力攫取金錢。18歲時劉德成遠赴加拿大留學,在加拿大的三年期間的費用大部分都是有求於他的人給的,而劉德成在加拿大的學業也是一塌糊塗。

李連成:劉鐵男對他孩子就是說疏於管理、不交心,他自認為他孩子學成回來了,事實上經過我們調查瞭解他孩子在國外只讀了一天書。

董倩:三年就讀了一天書?

李連成:只讀了一天書,到加拿大這個學校之後第一天根本聽不懂,就和他自認為的狐朋狗友們在一起嫖賭,這三年基本上來講就是在這種玩,吃喝嫖賭這種狀態下。

董倩:他父親不知道?

李連成:他父親不知道。

董倩:真不知道,還是說裝不知道?

李連成:就我們掌握的情況他父親應該是不知道。

董倩:這不是作為父親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李連成:對,很失職的。

解說:根據劉鐵男的陳述,劉德成是一名超級跑車愛好者,留學回國後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將劉德成安排在廣汽集團下屬企業工作,該集團在京為劉德成設立了一個職位,初中是因為兒子喜歡汽車,所以希望他能學點什麼。

董倩:憑什麼這樣的一個混了三年的孩子就能夠給安排到一個國企裡面去工作呢?

李連成:他在這個位置上他有他的方式方法,而且別人也有求於他。

董倩:我安排了你的孩子,那我肯定就有求於你的,這樣的一個底牌了?

李連成:項目審批得快,合資品牌進入佔領市場也快,這個擴大規模剛才也講了,擴大規模能夠馬上審批,這些在我們具體調查當中都得到一一體現。

董倩:那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的企業都爭相去搶他的孩子去安排工作。

李連成:那我們外圍調查發現你這孩子什麼都不懂,汽車行業一無所知,怎麼能經營4S店呢?我們才慢慢深入瞭解這個蓋子才揭開。

董倩:你們在辦案的過程中你覺得是兒子坑了爹,還是說倒過來?

李連成: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劉鐵男把他兒子帶入了這種他設計的這種犯罪模式當中,起因在劉鐵男,設計也在劉鐵男,他兒子只是當中的一個角色。

專案組提審劉鐵男判斷:特別是這些事情看上去有些發生在劉德成身上,圍繞著對他的溺愛,根子在我,責任在我,因為是我主導的這些事情,是我的貪婪,是我的價值觀出了問題才影響了孩子。

解說: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廣汽集團下屬公司劉德成為實際到崗上班,掛名領取薪金,共計人民幣121萬多元,21歲即開始貪腐行為的劉德成已被另案處理,將會面臨法律的制裁。

劉鐵男:因為我的過錯把孩子也給毀了,走上了歧途,我對他的過去或者說對他犯的錯誤養不教父之過,對他的犯罪,因為構成了共同犯罪我應該負全部的根本的責任。

解說:經過大量紮實的工作,重案組已經基本完全固定證據鏈,形成的卷宗多達一百本,洛在一起比一個成年男子還高,2013年10月,李連成親自提神了劉鐵男,當時劉鐵男的心理防線依然沒有被攻破,他始終認為自己處心積慮演繹的老子臺前辦事,兒子幕後收錢這個父子二人轉具有安全底線,充其量也就是違紀,可是當李連成把所有的證據向他講述清楚以後,劉鐵男終於明白他的問題不僅僅只是涉嫌違紀那麼簡單了。

董倩:當他有這個心理的一個底線跟你們交流的時候和一旦他這個底線被突破了的時候,這個人的狀態還一樣嗎?

李連成:現在回憶起來他當時號啕大哭。

董倩:什麼情況下?

李連成:也就是我們從立案階段我們這個南山的、恆逸的、4S店的這些證據以及證據背後的這些數字,涉案金額累積起來他認為已經走向絕望了,號啕大哭。

董倩:當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李連成:我印象很深,當時把所有的給他閉合了之後審訊工作是不宜進行下去了,所以說我們就暫停了審訊工作。

解說:面對劉鐵男無法平復的情緒,李連成他們選擇兩天以後再進行提訊。

董倩:就是兩天之後當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已經被人知道了之後,那個時候他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李連成:情緒雖然是穩定,但是還是一種絕望。

劉鐵男:剛才坦白的幾件事情應該說的都是我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牟取利益的,不管是直接的也好、間接的也好,是一種受賄行為,是一種犯罪行為,是違紀違法行為。

董倩:從一開始見到他到最後,您感覺跟他接觸變化是什麼地方?

李連成:我印象最深的劉鐵男在位階段或者案發前,他的個人的簽字或者是在文件上他署名,他這三個字劉和鐵是繁體字就變成了三個簡體字,這是我覺得他對自己的認可或者心理態度變化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他絕望之後,包括他最後懺悔階段他是堅決不聘請律師的,他認為本身他自己已經給國家、黨和政府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再聘請律師他自認為是和政府對抗。

董倩:他還是不懂法?

李連成:按照法律規定,我們就是通過法律援助機構給他指定了辯護律師。

董倩:在北京的西長安街的南側有兩棟比較有名的部長樓,在劉鐵男被調查之前他就住在這裡,2013年5月11號的晚上11點,他們夫婦被中紀委從家裡面帶走,從那兒之後他的家就被查封,因此我們也只能從重案組給我們的資料裡面看到這個曾經花費了一百多萬進行裝修的公寓。

解說:飾物的傢俱、高檔的裝飾品、名牌家電,就連洗手間裝修得也如此豪華,地上擺放的禮品隨處可見,作為奢華公寓曾經的主人,當初的劉鐵男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有今天的境地。

董倩:如果我們從時間上作為一個比較的話,你會發現從2006年他似乎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所有的這些成百上千萬的這些利益的輸送都是從那個時間段開始的,這是為什麼?

李連成:在2005年的時候有一次在提拔幹部他沒有如願以償,所以說他就從心態上發生變化,他就想從這個金錢上、物質方面他追求的就多了。

董倩:2005年之前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連成:我們客觀地來評價劉鐵男,前期對自己還是比較嚴格要求的,但是就是在2005年之後他的孩子他自認為一心撲在工作上對孩子疏於管理,所以也需要從金錢上對他孩子做一個彌補,所以說他就在他工作審訊工作過程當中物色他認為不出事,聽話,不張揚的老闆和他孩子合作,這種斂財模式。

劉鐵男:所以長期以來事實上呈現在組織面前的是兩個劉鐵男,一個是玩命工作、努力帶隊,讓領導信任,老想幹出一些成績來,讓領導認可,讓組織放心的劉鐵男;還有一個就不斷放鬆要求,違紀到違法,利令智昏的劉鐵男,這兩個劉鐵男在交替地出現,應該說我的這些行為給組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董倩:那麼當他仕途已經發生逆轉,已經官至省部級之後,為什麼要從利益上要給自己補償,他沒有停步呢?

李連成:沒有停步就是他這種作案模式已經既成事實了,他也剎不住車了。

董倩:分析劉鐵男的這個心理的時候,當他去追求更高的仕途這些可以理解的,當他追求到了,他又想要這個還又想要錢,他自己有沒有想過自己的這個貪心是不是太強了?

李連成:咱們過去老說一句話,上帝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劉鐵男他認為自己最後他就瘋狂了,他自己的總結,他剎不住,瘋狂了。

庭審法官: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劉鐵男你控制一下情緒。

劉鐵男:對不起!應該做到兩袖清風的,對不起!

庭審法官:劉鐵男,你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董倩:當一個人瘋狂的時候,周圍的人或者說周圍的這個環境沒有及時地去提醒他。

李連成:這是他比較可悲的。

董倩:我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如果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周圍能有一個恰當的提醒,這應當起到好的作用,但相反我們看劉鐵男他自己出了事了,他把他兒子帶進去了,然後他的秘書,還有當他當司長的時候他的副司長都出事了,也就是說不僅沒有提醒他反而能帶壞一批人。

李連成:這就是劉鐵男這個案子給我們的一些啟示和教訓。

劉鐵男:每每反思起來,覺得對不起九泉之下的父親,已經去世的父親,對不起病魔纏身的高堂老母,也對不起現在還在醫院治療很受刺激的妻子,因為她也沒跟我過什麼好日子,還有受我的牽連,還在羈押期間的我的兒子,但是痛定思痛地想起來與這些相比給組織造成的危害更大,對不起我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發改委,給我們發改委造成的傷害,給我們發改委同志們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

警察:本次訊問中有無非法羈押、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案獲取供述或者其他證據的情形?

劉鐵男:沒有。

董倩:慾望和理智是推動人不斷前進的兩隻輪子,兩者相互制約,不僅如此想要前進而不失控還要有方向盤,還要有剎車,但是在劉鐵男駕駛的這輛車上人們幾乎只看到了慾望的力量,因此他的結局恐怕也只會是失控;另外一方面,怎麼能夠讓人在重要的崗位上恪盡職守而不跑偏,怎麼能從體制、機制上減少尋租的空間,讓他們沒有滋生腐敗的這種土壤?也是劉鐵男案發之後留給人們的思考。我們注意到在12月1號,國家發改委政務服務大廳開門試運行,13項行政許可,國家能源局的六項行政許可勢下一次性全部納入政務服務大廳手裡,所有受理的審批全部限時辦結,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老話,透明和陽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劑。好,這就是本期節目,感謝您收看!下週再見。(央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