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上任“三把火” “烧”出村子新面貌

南董村是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庄,地理位置偏僻,缺乏农村产业,村集体收入相对比较薄弱,多年来的滞后发展让很多人越来越读不懂它,直到“第一书记”李文庆的到来,仅用了不到两年就让村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让这个“难懂”的村庄变得“易懂”起来,让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希望。

新官上任不“放火”,先搞调查研究

李文庆是市编办行政机构编制科科长,2017年5月,他来到南董村担任“第一书记”。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他没有急于“放火”,而是先立足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村情民意,找准问题症结,然后再确定发展思路,有的放矢地去开展工作。前两个月,李文庆的基本状态是“走在路上”。他多次组织“主题党日”和召开村集体有关负责人会议,向广大党员、村民代表了解村情村况;思想走在路上的同时,双脚也走在路上,他广泛深入街道、社区与乡镇干部沟通交流,走街串巷向群众问计问策。他还多次到村内贫困户和低保户家中,详细了解收入情况,分户制定帮扶措施等。两个多月的时间,让他摸清了南董村的基本现状,找准了主要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他积极开展庆“六一”儿童联谊、“七一”老党员慰问、“重阳节”关爱老人、为贫困户送温暖等各类活动,并积极协调市交警支队追要村集体损失,协调沪滨爱尔眼科医院为村87岁低保户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协调市商务局到村宣传劳务输出政策等,与村民之间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为下一步的驻村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把火”:建设水利工程,让村民灌溉节水省钱方便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耕种、喷药、收获等环节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然而李文庆到村里任职后发现,村里浇地仍然采用传统灌溉方式,每家每户开着拖拉机、带着抽水泵、拉着“流布袋”到田里浇地。更为突出的现象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成了空心村,老人、妇女成了农村的主力军,浇地不能自己解决,只能雇佣他人,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文庆通过前期摸底调研发现,村民对建设智能系统节水灌溉工程的愿望非常迫切,于是他回到派出单位及时向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并从相关部门协调专项资金50万元,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智能系统节水灌溉工程。据了解,该工程建设提水泵站3座,铺设各类管道近5000米,布置给水栓72个,控制灌溉面积达500余亩,大幅提高了供排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深受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

据李文庆介绍,工程实施后主要能给村民带来三大好处,通过低压管道输水,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管网输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65%提升到95%以上,每亩/次用水由原来的80方减少到60方左右,每亩地灌溉成本由30元降至12元,全村可节省成本12000元。同时,村民用手机拨打机箱内手机号即可立刻出水,无论是妇女还是老人,只需轻轻一摁就能遥控指挥完成灌溉,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多亏了李书记,自从村里用上这新设备,一下子改变了我们村原来全家人自带机泵、车推人抬、费时费力浇地的历史。”南董村村民邢树强说。

“第二把火”:推广种植惠白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李文庆带领村民在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决定与惠民菊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尝试种植惠白菊茶。据李文庆介绍,惠白菊亩产在500公斤左右,主要是采取农业订单模式,由公司以9元/公斤的价格回收,这样算下来,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为此,村集体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管理。“为鼓励村民种植,李书记在市编办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对首次种植的农户进行补贴,承担菊苗、地膜、肥料、除草剂等前期投入,每亩大约600元。”南董村小组长董士明说到。

去年9月份,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惠民菊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董村种植户签订了51亩种植合同。今年4月初,村集体又流转土地50亩种植惠白菊,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此外,为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李文庆还多次和贫困户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他们种植惠白菊。目前,菊花已顺利种植完毕,正在按照公司的技术指导加强日常管理,预计今年10月中旬即可采摘产生收益。李文庆介绍道,百余亩菊花预计可实现产值47万余元,其中,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第三把火”:成立农机合作社,提升农村机械化水平

南董村所在的青田街道办事处,是滨州市首批“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示范乡镇之一,拥有5.5万亩耕地,大部分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然而周边却无大型农机服务机构,当地庄稼收割主要是依靠江苏、江西等外地农机手来进行作业,作业价格高、收割时间晚,质量也无法保障。为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业兴村,增加村集体收入,李文庆在市编办领导的支持帮助下,积极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加大对村里的扶持力度,成功申请了60万元的省财政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成立了铸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保障收入的稳定性,合作社还与附近的种粮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目前,第一批已购置了小麦收获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自走式打药机、旋耕机、玉米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收割小麦作业400亩,拖拉机旋耕和播种700亩,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6500亩,平均为村里每户节省145元,总计为全村节省12000元,为村集体增收38000元,并且以最低的价格优先为贫困户、低保户进行了小麦收割和玉米播种。“今年我家的8亩小麦,全是用的合作社的收割机,以后再也不用为收割麦子发愁了”南董村村民陈向阳高兴地说。目前,李文庆正和村里研究购买玉米联合收割机和大型拖拉机,以做好秋收玉米收割和土地深松准备,这两项加起来预计全年可增加集体收入9万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