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养猪记

“第一书记”驻村养猪记

杜树林正往饲料塔里给猪添食儿。

养猪的猪倌和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这双重身份在双城区临江乡新发村的市畜牧兽医局驻村扶贫干部杜树林身上完美地统一了。

披上衣服、钻进猪圈、给饲料塔里添食儿,这成了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后必做的第一件事。

当日猪肉行情、各类养猪技巧,也是杜树林每天必须查看、浏览的手机内容。

扶贫干部不全心研究扶贫,还分神去养猪,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可提到村里的试验小猪场,村干部、贫困户和普通村民都会挑起大拇指。

A一句疑问 扶贫工作队决心建起小猪场

扶贫干部当“猪倌”,并非“不务正业”,而是事出有因。杜树林说,都是让贫困户一句话给刺激的。

今年5月23日,一车活蹦乱跳的长白猪猪崽儿拉进了新发村,这是村里的脱贫定点帮扶单位哈尔滨市畜牧兽医局出资购买的,一共48头,村里12户贫困户,每户免费送4头。“白送的猪,养到年根儿转手一卖就是钱儿。”局里给贫困户送福利,作为“第一书记”,也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杜树林笑得合不拢嘴。可有的贫困户笑不起来,面对白送上门的猪崽儿,贫困户却皱着眉头、连连摆手。“养猪要花钱,养赔了谁给我们赔?”当时,就有两户贫困户撂下这么句话。

虽然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猪崽子都送进了贫困户的院门,但贫困户的话却一直在杜树林脑海里回响。“白给都不要,好像不懂事。但仔细琢磨,贫困户说的在理儿。”杜树林说,村里12户贫困户,有四五户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根本没养过猪。如果这猪没养好、养死了,甚至猪肉便宜没卖上价,那就不是帮扶贫困户,而是等于当头给了他们一“闷棍”。

“好事不能办砸了!”当天晚上,杜树林和扶贫工作队另外两名队员刘鹏、庄泽帅开了个紧急会议,戗戗两个小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在村里建个小猪场,工作队和贫困户一起养猪。

扶贫干部去养猪,有啥好处?杜树林总结出三点:第一,贫困户不会养猪、养不好猪,可以来工作队的猪场学养猪;第二,贫困户家的猪一旦养死,工作队可以从自己的猪场里拿出猪来给贫困户补上;第三,扶贫工作队养猪还能给贫困户带去信心,扶贫工作队也在养猪,肯定是好项目。

“那咱也跟贫困户一样,养4头?”队员问杜树林。“4头哪够?咱这小猪场就是一面旗,头一茬先养20头。”杜树林还给猪场起了名字,叫新发村扶贫实验小猪场,就是想试试扶贫干部跟贫困户一起干项目的方式,到底行不行。

B立军令状 扶贫的猪必须养肥养好

办法有了,可买猪崽的钱从哪来?让杜树林欣慰的是,第二天,他回到市畜牧兽医局把在村里建猪场带动脱贫的想法一汇报,局领导大力支持,表示这笔经费由局里承担。“扶贫关系国家大计,必须要办成、办好。”支持的同时,局领导提出要求。杜树林当即代表扶贫工作队立下“军令状”:保证把猪养好,达到预期目的。

钱有了,可猪场建在哪儿?杜树林盯上了村会计付万喜家的两个空仓房。“你们是来帮村里脱贫的,用我家点地儿,我举双手支持。”没想到,60岁的老会计答应得十分痛快,而且坚决不要租金。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新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有一个人回家陪家人,3个人从早忙到晚,把两个仓房改造成养猪场。

6月10日,20头跟贫困户家一样的长白猪猪崽抓了进来,新发村扶贫实验小猪场正式建成。

“扶贫工作队也开始养猪了。”消息传出,不但村里的贫困户来了,好奇的村民也来了,会计家的小院比村里的小广场还热闹,围绕怎么把猪养好,大家七嘴八舌研究得热火朝天。“这个叫饲料塔,有了这个,猪饿了就自己去拱食吃了,不但省事,猪长膘也更快,不贵,160块钱一个,赶紧去买一个。” “你家的猪也得像我们这么喂,不能喂太多合成饲料,过了这个月就要一直喂苞米面这些稀料,这样出栏时按笨猪卖,一斤最少能高两块钱,知道不?”发挥专业特长,杜树林、刘鹏、庄泽帅3个扶贫干部扮演起养殖技术员的角色,边喂猪,边给贫困户和村民讲解,忙得脚打后脑勺。

C凌晨4点 一通电话吓出冷汗却带来专家

养猪有个现成的“样本”,贫困户既省心又安心,但扶贫工作队的家属挺闹心。“每到周末,从村里抽空回家陪陪家人,可老婆孩子总被我一身猪圈味熏得只捏鼻子,直接把毛巾香皂塞我怀里,让我先去澡堂子去去味,才能进家门。”杜树林笑着告诉记者。

小小养猪场引燃了贫困户的热情,但高兴之余也有曲折。7月中旬一天早上4点,一个电话打到了杜树林的手机上,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我家猪要死了,身上起了一片片的红点,也不爱吃食儿,杜书记你快来看看吧。”电话里,贫困户潘树江都快哭了。杜树林披着衣服就跑到潘树江家,一看情况确实如此,4头猪身上都起了红点。

“没事,我来想办法。”走出潘树江家,杜树林又钻进扶贫工作队的猪圈,发现自己养的20头猪身上并没有起红点。

“咱养猪是为了带动贫困户,咱的猪活蹦乱跳没用,绝不能让贫困户赔钱。”顾不上吃早饭,杜树林开车就赶回哈市,找到市动物卫生防疫站。

站长赵树涛一听是扶贫的猪出了问题,二话不说就带着兽医专家跟杜树林赶回新发村。在潘树江家的猪圈内,专家检查后告诉老潘,他家的4头猪是因为天气炎热患了一种皮肤病,得的不是什么大病。随后专家还带着老潘,特意去兽药店买来专治生猪皮肤病的药。

拉着专家的手,潘树江连连感谢,杜树林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送走防疫站的专家,杜树林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这次紧急事件虽然吓出杜树林一身汗,但汗没白出。从那天起,为了支持新发村脱贫致富,市动物卫生防疫站的专家隔三差五就来村里搞小课堂,不但教贫困户如何养猪,还传授村民牛、羊、鸡、鸭等畜禽养殖的技术和经验。

“你看,杜书记,我就说我是福星,因为我家这猪生病,还给村里带来了福利。”每次到贫困户家走访,潘树江总是拉着杜树林笑谈起这次小风波。

D小小猪圈 养鼓腰包更养出脱贫精气神儿

9月5日,记者来到新发村,想亲眼看看贫困户家的这批扶贫猪到底养得如何,杜树林告诉记者:“贫困户的48头猪至今只死了一头,这一头还是因为之前在养殖场就先天带病。养殖场已承诺给贫困户包赔一头。”

“杜书记来啦!”还没走进院门,贫困户吴德祥光着脚、一脸笑意从屋内迎了出来。“没啥事,你快把鞋穿上,我就是惦记你家这猪,来看看。”站在院内新建的猪圈前,看到4头膘肥体壮的长白猪正围着饲料塔吃食。“行,你这猪养得不错啊,这得有130多斤了吧,到年底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杜树林冲吴德祥竖起大拇指。

“贫困户养猪也都摽着劲儿,你看老潘家猪养得更给力。”走进一院之隔的贫困户潘树江家,可明显看出老潘家的猪圈更新、更大。记者数了数,猪圈内有10头肥猪。“不是只送4头吗?怎么变成了10头?”面对疑问,潘树江嘿嘿一笑:“这不上次我家猪得皮肤病,工作队帮着治好了嘛,我感觉这养猪真的挺靠谱,杜书记帮我贷款,我又补了6头猪,争取明年跟工作队一样也养上20头。”

“养猪,不但能养鼓贫困户的钱包,还养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志气。”走出贫困户家门,杜树林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没有给贫困户送钱、送药、送饲料,而是跟贫困户一起养猪,贫困户没有等靠要,而是在劳动中收获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就拿吴德祥来说,通过养猪他有了固定收入,年底还要贷款扩大养猪规模,如今他成了12户贫困户中最容易脱贫的一户。”

当天中午,扶贫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坐在一起召开每周一次的扶贫例会。“两件事。第一,年底我们要把扶贫实验小猪场的收支情况向全村公开,猪场20头猪卖掉后,我们要把收入全部投入到明年的扶贫项目里;第二,年底卖猪时,我们要走访每一户贫困户,扶贫更要扶志、扶智,让他们留出明年进购猪崽的钱,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会上,杜树林信心十足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