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现象?

郑伟悦


侯利利,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上海市奉贤区心理咨询协会会员。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打开被限定思维,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一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关于“孝”的故事也数不胜数。

弟子规里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咨询室里经常遇到许多小孩子、大“孩子”,或多或少的仇视或“仇视”父母,为什么我要写两个一样又不一样的仇视呢?


前面一个仇视是表达出了对父母的仇视,这种人在生活中要么要么和父母恩断义不相往来,要么见面也是水火不容也有一种是相爱相杀。


后面一个“仇视”,他是表面把对父母的仇恨合理化成他是为我好或者他们也难处。我们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合理化(合理化:是指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


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


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如果当事人把这个合理化最后升华为一种自我成长的力量,那么这种仇恨随着自我的强大,可能会慢慢散去。听说马云现在英语这么好,是因为当年要用英语来骂爸爸的。


但如果这股仇恨被压抑到潜意识的能量,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可能自我攻击,有的案主说都是我的错父母对我那么好,我那么不争气,慢慢的抑郁了。还有一种把这个能量转移到别人身上,看谁都不顺眼,仿佛天下没好人。


最可怕的是,这类人长大后,可能会把这种模式传递给孩子。他变成了他父母,他孩子变成了当年的他,这种“仇恨”有时“随爱潜入根,润娃细无声”。不知道大家有没看过,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演讲视频,名字叫:满嘴是爱却青面獠牙。说的就是这种父母啦。




那么为什么说现在的孩子仇视父母呢?

1. 和社会发展进步有关。信息化的时代,孩子见多适广,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大多父母对孩子的理念都是自由和尊重,你还用老思想禁锢孩子的头脑,那势必造成孩子的不服。


2.亲子连接的纽带不紧密。快节奏的生活,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工作和其它方面,无暇顾及孩子。


3.孩子过早或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特别是玩一些暴力凶残的游戏,孩子很容易分不清虚幻与现实。


4.父母过于溺爱。溺爱也是一种对孩子自我成长的捆绑,剥夺了孩子积极向上发展的方向。从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一旦父母没能力给他提供支持,也不会感恩心疼父母。


5.家庭成员之间矛盾较深。很多家庭父母感情不好或与祖辈不和,一方一直在孩子跟前说对方的不好,时间久了,孩子真的认为父、母对自己太狠心。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个人总结,仇视父母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进步,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花销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面临都要买车买房的压力,而父母很多都是农民或者是工人,父母赚的钱比别人少,有些年轻人就认为自己的父母能力不行,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啃老又啃不成,所以对父母很仇视。

第二是,现在年轻人跟自己的父母的观点有很大的冲突,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总是喜欢透支各种信用卡来买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父母喜欢攒着钱花,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时候父母的观点跟现在的观念有很多的冲突,而且他们还并不觉得错误。导致了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交流越少,冲突就越来越严重。

第三是现在有些媒体和电影电视故意挑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用丑化父亲母亲的方法大肆宣扬各种无知的理论,让本来如履薄冰的家庭关系,雪上加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母亲怀胎10月,父亲打工养家,真的辛苦养育,我们不应该仇视自己的父母。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趁这个时候对自己的父母好一些,别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凌霄


说个例子,表妹吧。

表妹的爸爸 也就是我表舅,是一个吃喝嫖赌不爱回家 回家就打老婆打孩子的男人,表妹初中开始住奶奶家,每次见到爸爸,爸爸都在满口脏话或者随时动手,表妹从小聪明漂亮可爱懂事,大学做钢琴家教赚了几万都给奶奶了,表舅妈年轻时貌美有才华,曾经是我们老家美声比赛第一还是第二,国企会计,后来办钢琴声乐班,学生各种参赛奖状贴满墙,舅妈开始想孩子还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反正老公基本见不着面就当他死了,表妹高中已经不和父亲联系了,大学之后更是对父亲恨之入骨,去美国留学后彻底宣言与父亲断绝关系,她妈,她奶奶爷爷,她姑姑都觉得她没错,所以你们怎么能说仇父就一定是孩子的错?

这个表舅是个小官,和谁说话都带脏字,是习惯,他对父母说话也是操操的,他的父母是老实过日子没脾气的普通退休老人,没有亲戚不讨厌他,谁都不想看见他,最后一次见面是我爸爸的葬礼,他又老样子满口胡说八道,对我说“你爸死了 你得嫁个大款啊” 我冲过去要揍他,一群亲戚上来拉架,你说这种人,你让他女儿怎么孝?

去年舅妈已经起诉离婚了……大家都默默支持……


一口猪猪猪



看到这种现象,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仇恨”这个词,未免有些咋眼。就像之前在豆瓣上比较火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这里聚集了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我专门去豆瓣看了相关讨论,看完后心情极其沉重,这些故事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


家本来是让人倍感温馨的地方,外面受了多少委屈,装了多少坚强,这里都可以卸下伪装。而很多人提起这个词,想到父母,就心痛,想逃,甚至到了仇恨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讨论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种,极强的控制欲。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和生活轨迹去生活。“逼考公务员”“逼结婚”“逼生孩子”等等。在综艺节目《圆桌派》中,有人用父母像是制造机器人的造物者,来形容强权的父母。他们对待孩子,就像制作了一台机器人一样,希望孩子能像他们所指定好的程序完成指令的动作。一旦孩子有自主意识,想要做出背离他们的选择时,就用向孩子施压、哭闹、断绝关系等方式去逼迫孩子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向。他们大多有两个执念:“希望孩子不要重复我悲惨的人生”“我的人生很好,你也一定不能比我差”。

另外一种父母,我想应该是社会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也确实存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就像豆瓣网友写到:“有时在妈妈眼里,自己连呼吸都是错的。”在父母眼里她们是累赘,她们是被发泄负面情绪的工具。看了网友们哭诉自身经历,我感到震惊愤怒、又难过。

这篇回答的后半部分,我想单独对父母和孩子写写我想说的话。


亲爱的父母们(针对第一类父母),我知道,你们一直用尽你们全身力气,想让孩子过上你认为的幸福生活。当孩子跟你们起冲突,说出伤你们的话时,你感觉心痛。你不理解,为什么你用你所有的爱,却换来了孩子们的仇恨。我想告诉你们,这世上所有的爱,首要基础就是尊重,而不是控制。孩子是独立的,他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属于他们的决定。他们需要你们给他更多的自由和信任以及认可。很多路和人生需要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你们角色应该是他们的加油站。当你们认可孩子并且平等和他们对话时,孩子们会对你们充满感激,并愿意跟你们吐露心声。

对于第二类父母,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关注此类话题,我只想说,孩子是无辜的。无论你的生活过的多么艰辛,你对这个社会或者他人有多少仇恨,请你善待你的孩子。他们是上帝送给你们的礼物,需要你们爱的浇灌。你会在他们身上重新看到爱,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无法选择谁来当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正确的去面对以及如何避免错误重复。


首先,如果你有机会心平气和的和他们沟通,你可以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们,他们的做法(描述客观事实)和你的感受以及希望他们怎么做,这三个步骤是正面沟通的方式。比如:“妈妈,你总是替我选择的方式让我感觉很压抑,我是独立的人,我有能力为我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希望妈妈能相信我,你对我很重要,所以我特别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的,只是有时对自己的想法有些执念,当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做法给你带来的痛苦时,也许会促使他们反思自己,转变态度。当然,你也可以邀请一位你父母都很认可的敬重的人,参与进来,帮助你们化解矛盾。


其次,我们有时会迫不得已地陷入复演当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用我们曾经受过伤的方式,继续对待我们的孩子。不是谁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当父母的,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学习。学习如何破除自己的局限,跳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圈,重新组织健康的家庭,正确的陪伴和养育孩子。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我希望更多地父母有学习的意识,希望与父母共同创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成长环境,实现成长。


最后,不知道父母给予了你多少伤痛,也希望你能接纳(并不是认同)已经发生的过去种种。我知道这对于你来说非常难,但是宣泄完后,放下仇恨,也许我们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过好自己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不建议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父母的矛盾上。生活的内涵,比解决矛盾更广大。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我想每个人都有对幸福不同的定义和自己追求幸福的方式。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不可避免,毕竟我们生于两个时代,观念不同。但还是希望你们能给予彼此尊重和空间,用智慧与爱化解矛盾。愿你的家庭里,多些欢乐,少些痛苦;多些温暖,少些冰冷。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正确的爱与陪伴。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对你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遗憾,那么更加需要记住,你们,就是你们孩子的原生家庭。



超级育儿师兰海


首先,“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而今、物质观笼罩着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深受其害。朋友、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自己的父母不能给予自己就产生怨恨——是不是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他们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时间长了、怨恨慢慢地变成了仇视、父母的一切咋都不顺眼不顺心。

其次,一位名人说:“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就有教养”。在这个令人堪忧的社会、我们无论对父母、对子女、还是对待亲朋好友都要有点慈爱之心、或许国家和社会就多点和谐。

最后,看看网友们的此事的看法:

1 父母一点点没满足到他的欲望,就恨你父母恨得咬牙。总想在老人身上索取。拿钱给他买车,买房,养他,养孙,恨不得把你榨干才安心。没达到他的欲望就把你当陌生人对待。想到想到要骂你几句。有媳妇伙起更猖狂。早知是这样,真不该生娃呀。

2 工作好收入高会对父母理解,相反仇恨,贫寒出孝子,家穷富养孩享受好的,不懂父母艰辛,孩子容易仇恨父母,父母难呀,如碰上那样的,真不如没有;

3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祖辈父辈的宠爱中长大,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长大了还是那样,花钱靠父母,有事了找父母,父母稍不顺从就记恨。

4 这就是不注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后果,致使人的自私欲膨胀,甚至爹娘没有把他生成富二代,怨恨、看不起、鄙视。

5 身边很多父母悔恨生了孩子。有人说那是你没教育好,可是社会的影响力太让人无可奈何。真的不是亲身经历能理解的那种痛。


游戏大咖王


要了解年轻人仇视父母的现象,可以从中老年人不仇视父母的现象来反推。仇视父母的多是年轻人,而且以初、高中生为主,总体年龄偏小,而年纪较大的人却很少存在仇视父母的现象。

年纪大的人和年轻人的主要区别就是,年长者更成熟,阅历更丰富。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挫折后,曾经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年人,他们变得更能体谅父母的苦心,或者决定原谅父母。

所以他们曾经的不体谅,不原谅就是年轻人仇视父母的原因。


不体谅的问题出在孩子身上。

孩子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心智不够成熟,所以往往不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比如说孩子想要玩游戏,不想上学,但父母偏偏限制他玩游戏的时间,监督他写作业,有时甚至会为此动用武力。这是父母在为孩子的未来操心,但孩子不体谅,他只知道自己眼前的快乐被剥夺了。


不原谅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

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存在问题,但他们自己却意识不到。比如说控制欲很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话里话外都是“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比如说站在道德制高点,张口闭口都是“我是为你好”,不接受任何反驳,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明明是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还责怪孩子不体谅自己。比如说父母身上的原生家庭问题,不自觉地用原生家庭中父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


很多人认为这是沟通问题,但这其实是思维差异,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

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即时满足,追求及时享乐的层面,而父母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延迟满足,为长远考虑的层面。而父母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当与孩子发生矛盾时,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更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思想不成熟。


但是也不必太过担心,孩子总会长大,无论是学会体谅父母还是决定原谅父母,父母子女之间最后总会和解。

来都来了,不如关注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张兆杰说


张兆杰说


怨恨父母的孩子大多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爱,孩子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心理学家表示: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一:暴力型父母

孩子在暴力的环境下长大。自己做的稍有不合父母心意的事,就会有遭到殴打。这里有亲生的父母,也有后爸后妈。孩子身体遭受疼痛,心灵也受到伤害。当他们成年后,有反抗能力的时候,有可能以暴制暴。男孩可能会殴打妻子,女孩可能会殴打孩子。他们恨父母,但是无形中他们也成为了暴力的人。

二:忽视型父母

一种是因忙于事业,夫妻把孩子寄养在父母家。二是父母离婚,又再婚的家庭。无论哪一种,父母都没有给予孩子及时的爱和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性格偏激,没有安全感,归属感,一想到没有爱的童年,也会产生仇视父母的心。

三:强势型父母

他们要求孩子考试必须100分,必须得达到什么要求,否则就会批评孩子。你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家长虽然没有打孩子,却在鞭挞孩子的心,让孩子有一种压抑感,强迫感。自尊心太强,受不了挫折。孩子大一点,也会叛逆。可能会故意做不好,来对抗父母。

四:溺爱型父母

你什么都别做,我来做,这是溺爱型父母的主要特点。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独立能力,爱就是枷锁,到青春期的时候,孩子想挣脱枷锁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父母但凡有一点让他不顺,他就会不吃不喝,自残这些方式来要挟父母。

无论哪一种,都是父母不正确的爱造成的。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使,是后天的环境和人为的引导让他的心理扭曲。仇视父母的背后,是因为没有享受充足的爱和关注。

爱不是金钱,不是保姆,不是物质。它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理解,陪伴,倾听。

希望每个父母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每个孩子都能愉快的长大。


铃铛营


孩子和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存在,当养育的孩子仇恨父母,很大原因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出现了偏差,还不知道自省。说白了就是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没有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尊重,所以才会出现年轻人仇恨父母的情况。
我的一个亲戚的小孩就是这样。这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的母亲木纳、父亲脾气暴躁,还特别专制。从小到大,他挨过无数次的打。他的感受在他父母那可以常常被忽略,他非常非常压抑。他大学选择了北方的一座城市,离家很远,孩子结婚什么的都没怎么跟父母商量,也就在丈母娘这边安了家。亲戚有时碰面,他父母还跟大家抱怨养个儿子白养了。有次去他所在的城市出差,就联系上了,他也热情的招待了我。可能是喝酒了的缘故,那天聊到他父母,一个将近1米8的男人、居然哭的像个孩子。他知道自己恨父母是不对的,但从小到大,他觉得自己就像机器,他在家里太压抑了,只想逃离。直到遇见他老婆,才知道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的成长始于小时候,孩子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无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严厉,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不包办、懂得放手,这是最基本的。哪怕孩子以后取得多大的成绩,在他的人格和情感上都是有缺陷的。

我是一个关注孩子成长的育婴师妈妈,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和知识分享。养娃的同时答个题,也欢迎您的关注!


小羽妈咪爱baby


从现在的角度说,年轻人仇视父母当然是年轻人的不孝。但从根源上来说,是父母自造的孳。

1、儿女自小从父母所受的教育,只有分数只有出人头地为家庭争光,而没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年轻人自小只知读书,只知考第一。不知道德为何物,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孝道为何以物。他们长大成人后,一旦父母妨害了他们的利益时,便会象外人甚至野兽一样,与父母为仇扑向父母恨不得咬一口而后快!

2、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心肝宝贝。放在手心怕飞,放在口里怕化。百般宠爱百般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喊风得风喊雨得雨,无原则富养无原则满足一切需求。把,儿女培养成以自我为核心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人。长大后,一旦父母无法满足儿女的欲望。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便心生怨恨,不以父母为仇才怪呢!

3、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父母年轻时无法实现的梦想,便企图在儿女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小严苛要求,不许儿女有须臾的轻松和自由。在父母的威严之下虽不敢反抗,但仇视父母的种子已深埋心中。一旦自立后,如果父母对儿女依然故我粗暴干予,尤其在婚姻等问题上横加干涉。从而催发了心中的对父母的仇恨发酵,不把父母当成仇人才怪呢!

4、父母本身就是无德无义不忠不孝之人,种种劣迹尤其对祖父母不孝的行为,已成为儿女自小的教材。耳濡目染便把儿女也培养成了与自己一样的无耻小人。一旦父母衰老体弱成为了儿女的累赘,儿女自然以父母年轻时的所作所为榜样,不将父母视为仇人才怪呢!

可悲的是天理循环,这些以父母为仇的年轻人如果不知悔改,其子女也必将以他们为榜样视他们为仇!


中士28


不管是什么人,仇视自己的父母都是不对的。

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你,从小到大为孩子着想,关心抚养,这是大恩大德,毋庸置疑。


但是,为什么会有部分人仇视自己的父母?

原因一,出在父母身上。部分父母做的不对,如有的父母年轻时候做错事,长期抛弃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不好的对待,不孝敬父母,使孩子从小对父母产生不好的印象,孩子到大后,就会对自己的父母不好,这叫因果报应。


原因二,还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对孩子过于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满足孩子所有需求。长期这样,导致孩子依赖性形成,一旦满足不了,就会对父母仇恨,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原因三,孩子的问题。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歪曲,在外面收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学坏了,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过分追求自己的虚荣心,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当超出自己能力,或家庭消费能力时,就会归罪于家庭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