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近十年,農村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農業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發展結構也得到優化,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也得到遏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取得新的突破,農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也明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也得到改善。

不過,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農村依然有許多問題未根本改變,比如說:振興農村的人才比較匱乏、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依然滯後,民生領域仍然欠賬太多,城鄉養老、醫療、教育以及收入水平仍然差距較大。

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針對農村發展中的短板,國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近期,提前公佈了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行動,從這份文件的內容中也釋放出很多和農民有利的信號,據筆者瞭解得知,從2018開始到2022,國家將採取“四大措施”解決或完善農村多年的問題,農民要早點準備,做好打算!

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五年規劃措施——“解決居住的問題”

在農村,無論是居住點還是生產點,都是沒有統一規定,房屋雜亂無章,田地東一塊西一塊,不僅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不便,也不利於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此,國家從今年開始將採取“鄉村生產生活空間分離的措施”來規範農村的居住點和生產點,也就是說在今後,鄉村的居住點會被統一規劃建設,基礎設施用地和建設標準也會得到管制。

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五年規劃措施——“解決空心化問題”

改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市民化,進城生活發展的人也逐年增多,為了解決農村空心化的問題,國家從今年開始將採取“搬遷撤併”的措施解決問題,根據國家發佈的消息,其中有3類村莊將會優先撤併,包括:位於生存條件惡劣的村莊、生態環境脆弱的村莊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的村莊。

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五年規劃措施——“解決基礎設施問題”

當下的農村,仍然有很多地區和過去一樣,髒亂差問題沒得到解決,基礎設施也很滯後,為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從今年開始刀2022年期間,國家將採取“農村基礎設施優先建設”的措施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2018年至2022年,國家將用“四大措施”解決農村問題,農民早打算

五年規劃措施——“解決農村土地問題”

土地資源是農民手中的重要資產,過去的土地因不能進行交易,造成極大浪費,資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為此,國家在農村進行了多次土地制度改革,資源也漸漸盤活,為了讓農民從土地上實現增收,國家提出在今後將“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僅要建立自願有償退出的宅基地和土地的管理制度。還要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等權能。

以上就是國家從2018年開始至2022年,要實施的“四大措施”,這次公佈的文件還涉及到三農發展的其他領域,筆者整理的資料也是和農村民生問題有關的資料,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