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千百年来,陶渊明“采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脍炙人口,让无数人心有切切而向往田园生活有之,但是,真正身体而力行去实践农民生活的则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陆龟蒙的住宅

唐朝诗人陆龟蒙可以算一个,陆龟蒙本是官僚世家的出身,从其父往上六世都在朝廷为官,而且都是大官,他理所当然从小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自然而然早年也热衷于科举考试,可惜屡试不第,之后也曾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后来才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即江苏吴县的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称他为“甫里先生”,不仅是因为他诗文的名气响,而是很有几分实在的道理。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陆龟蒙的斗鸭池和鸭槽旧物

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楹,牛10头,帮工20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常面临着饥谨之苦,也曾写下过“著书粮已绝,多病药难供”这样带点酸楚的句子,只是心情还爽朗,山水还清秀,乡亲还淳朴,他也乐此不疲亲力亲为,一起耕种农活,锄草排涝。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耒耜经》

陆龟蒙的田是先前托人买的,在他的心里和这块土地有过一个天真烂漫自以为是的默契:走在田埂上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金黄的稻穗和灿烂的芬芳,稻谷满仓,不仅自饱,还可以分享。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而真正的稻田是水洼的,稼穑是辛苦的。闲散的时候,陆龟蒙会经常田间地头地走一走看一看,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一问。犁、耙、铲、碌碡等等,它们是怎么发明的,怎么制作的,怎么使用的,一样一样记下来,就成了一本书了,叫《耒耜经》。说是一本书,其实只有600来个字,是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其经典在于准确而详细记述了被誉为中国犁耕史上里程碑的唐代曲辕犁。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曲辕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南方,使得长期以来南方“火耕水耨”的农业走上了精耕细作的道路,其标志便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陆龟蒙的《耒耜经》似乎就是这一体系的总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爬而后有礰礋焉,有磟碡焉。”耕是这个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笠泽丛书》

《耒耜经》最初是以手抄本收在他的《笠泽丛书》中,历代官修民撰的大型丛书、类书,如钦定《授时通考》《农政全书》《全唐文》等,都曾将之全文转引录入其中。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白馥兰说:“《耒耜经》是一本成为中国农学著作中的‘里程碑’的著作,欧洲一直到这本书出现六个世纪后才有类似著作。”

陆龟蒙自己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只会吃饭睡觉,而不了解怎样种庄稼,怎样用农具,就等于不懂人生的意义,就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他之所以撰写《耒耜经》,就是为了让后人也能知道这些在农业生产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农具。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犁耕这玩意儿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的7-80年代,在一些偏远山区,至今依然还在使用。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陆龟蒙和陶渊明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同的,陆龟蒙不是把田园当成浪漫抒情的背景,而是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关心庄稼生长、稻米种植的来之不易,所以他还观察了凫(野鸭)和鹥(海鸥)对稻粮的危害,写了《禽暴》一文,提出了网捕和药杀的防治办法;他还写有《记稻鼠》一文,强调了田鼠对水稻的危害,提到了驱赶和生物防治的两种防治办法。

当然,文人的雅好或许更让人津津乐道。陆龟蒙还喜欢养鸭子,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呈勇的可以比试比试斗斗狠劲,漂亮的可以观赏观赏晒晒羽毛,一般的主要当然为烹饪佳肴,“甫里鸭羹”应该是他留给后人的美味。

陆龟蒙的稼穑情缘|苏州大米,江南味“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