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交5000萬「學費」的新農人:農村出路在城市,農業有三條出路

5年交5000萬“學費”的新農人:農村出路在城市,農業有三條出路

各位農創朋友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有位老農人提了一個問題:目前在產地種地收入不高,但是農藥、化肥、人工都在漲,賺不到錢,就算國家給點補貼也不足以能夠實現盈利,那農民的出路到底在哪裡?今天我來分享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插播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在城市乾的不錯,幹到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五年前我一腳踏進了農業,從此就進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持續虧損,迄今為止已經虧損了5000萬左右。但我是很幸運的,因為熬到今年,我終於做到了盈利。

我的這個經歷充分說明了農業難做,做農業光有情懷解決不了問題,光有資金也解決不了問題,同時還需要踏實、肯幹、判斷力、組織能力等等。

我可以講,農業是一個最難乾的產業,它對於人的要求非常高,它對於我們使用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對於我們使用資本的要求也非常高。

做農業很辛苦,收益還小,還需要有持續的穩定性,不能有太大野心。所以我開個玩笑,我說農業是一個反資本主義的行業,沒有大錢可賺,但它可以細水長流、可以持續和穩定。

為什麼要插播一段我個人的廣告呢?這就說到了,我想要回答的農民的出路問題。

農民想要賺錢有三個出路,但是要搞清楚這三個出路之前,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前提條件:農村的出路是在城市。這是一個關鍵的認知。因為農業的消費者在城市裡。有了這個基本認知,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去做,如何界定三個基本出路。

農業的出路需要因地制宜。當我們建立了農業的出路在城市的時候,那麼我們就為農業的出路找到了界定的標準。我的標準是什麼?我的標準不是歐美的分類標準,而是你的種植基地離城市有多遠。

第一個農民的出路,如果你種植的基地離城市在150公里以內,那這種城市周邊的農莊和種植基地應該走日本精緻農莊模式。當地的農民應該採取將種植、養殖、農家樂、旅遊融為一體的模式,在週末的時候讓城裡人到農莊進行休閒、觀光、種植和採摘。因為這部分農莊離城市很近。

第二個農民的出路,當農民種植的基地離城市超過了150公里,如果地貌是平原,像東三省、成都平原一樣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我們應該採取美國模式,採取大規模種植模式。然後將種植出來的產品做成商品進行出售。

第三種農民的出路,如果農民的基地離城市比較遠,還不適合大規模種植,比如地貌是丘陵或者山區地貌,這種情況是很難辦的。我認為,這種情況唯一的出路就是有第三方專業公司願意來收地,願意把地收起來發展第三產業。那我們儘可能把土地流轉出去,成為一個股東,收取分紅。否則農民沒有產出的收益,最後的結果就是淪為被扶貧的對象。

這是我認為三種可以增加農民收益,提高大家安全性的三個基本出路。

這裡又提到一個問題,我們國家在鼓勵農村的土地流轉,我們農村的土地流轉最主要的將是針對後面兩種情況的土地流轉。

適合大規模種植或者不適合大規模種植也不適合做精緻農莊,那你就把土地進行流轉來做股東。如果你的基地適合大規模種植,你除了做股東之外還能就業。而如果你的基地不適合大規模種植,你除了獲得分紅、做股東之外,可能連就業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如何這三種狀況都可以讓農民實現增收目的,但不見得一定增產。

最後基於這三個農民的出路問題,我再來提一點。我們現在都在講城鎮化、農民進城的問題,實際上離城市近的農民來經營自己的精緻農莊,已經是進城了。

而離城市遠的農民進城也是個必然趨勢,因為他進城的目的並非完全為了到城市居住,而是為了成為產業園的工人,就是農民工人化,然後在本地進行居住。我認為,這一步才是我們邁向城鎮化必然的一個過程。然後這部分進城的農民增收了之後,在城裡買房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