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生意却拒绝工商抽检!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论开门做什么生意,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要守法,相信这是所有企业都再明白不过的道理。

然而,近日,有这么一家日企却做出了拒绝工商抽检的举动。

据新华社9月24日报道,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委托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销售的木制家具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

店员先是不情愿带执法人员前往抽检物品区。

之后,执法人员发现被监测商品并未在现场摆放后,该店店长表示拒绝调货配合调查。

再然后,执法人员要求到柜台检查与被抽检商品相关的信息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后经过沟通登录了该店的内部商品系统查询后,发现被抽检商品信息并没有信息登记。

更让人吃惊的是,当执法人员拿出化妆品、衣物等信息与后台信息对比的时候,同样发现均无相关信息登记。

而对此,这家无印良品的店长拒绝回应任何问题

在中国做生意却拒绝工商抽检!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它就是日本杂货品牌无印良品!

明明在中国开着店,赚着中国人的钱,为啥却能傲慢到这种地步?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一)

无印良品成立于1980年,起初是日本大型零售商西武集团旗下的一个自有品牌。

产品以日常用品为主,类别从铅笔、食品到厨房基本用具,可谓应有尽有。

风格则以纯朴、简洁为主,其试图通过减少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的浪费,做到“提供质量不低于民族品牌,价格上却便宜三成的商品”。

对于企业的快速崛起,无印良品第四任社长金井政明就曾自豪的表示:

“世界上存在很多商品,并非为了更方便地使用,而是为了卖得更好、更流行。追求商品本质的做法使无印良品(MUJI)不会在来去匆匆中过时。

在中国做生意却拒绝工商抽检!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1989年,无印良品从西武独立出来发展,并成立了Ryohin Keikaku公司运营该品牌。

紧接着,其迎来了发展的绝佳时机。

随着九十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人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务实,于是追求性价比的无印良品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胃口。

财报数据显示,1999年,无印良品营业额达到4871亿日元,利润为720亿日元。对比之下,1989年,其营业额245亿日元,盈利1亿日元左右。

此后,无印良品更进一步,适时将品牌理念延伸到了极简生活上。

2009年,无印良品成立了生活良品研究所,以“检视过去,思考未来生活”为目标,引导人们从购买奢侈品炫富到挑选符合自己审美观的物品来过舒适生活。

时尚堪称一个轮回圈,无印良品无疑又一次抓住了公众消费观念趋于成熟的契机,靠着设计与品质的极简主义俘获了新一批的消费者。

(二)

事实上,无印良品的野心从来都不仅仅局限在日本本土。

早在品牌成立的第二年,无印良品就已经开始了海外扩张的历程。

截至到2017年,其在门店在日本和海外合计达八百多家。

在中国做生意却拒绝工商抽检!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无印良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则是在2005年。

然而,非常不一样的是,其在日本明明就是个大众品牌,结果到了中国愣是把自己拉高了档次,成了精品店,价格也被提高了许多。

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的定价,往往比国内同等级的商品高出许多

即便是同一个商品的价格,也比日本国内的价格还要高出不少,有的甚至是日本本土的2倍。

为什么会这样?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对日本产品相当的崇拜。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中,就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

“……这款马桶盖一点也不便宜,售价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痛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以掩饰的喜悦神情和拗口的中文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

而无印良品现任社长松崎晓在采访时更是赤裸裸的表示:

“在中国,消费者认为无印良品的产品是对生活用品的‘重新设计’,并被赋予了‘优品质’,无印良品在中国的价格也比在日本本土高。”

正因为此,即使价格不便宜,无印良品还是在中国收获了众多拥趸,更被奉为有品质、有格调的代表。

可见,无印良品刚进入中国时,就已经很傲娇了。

而这背后,无疑是中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盲目崇拜,才给了它这么足的底气。

(三)

好在,中国的消费风向已然发生了改变!

近几年中国本土出现了诸多类似的品牌。

企鹅优品、米家有品、淘宝心选、京东京造、甚至还有打出“MUJI制造商直供”广告的网易严选,它们利用互联网优势,无不在强势瓜分着无印良品固有的市场。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

随着消费渠道的扩张,大家可挑选的余地大增,对日本货的热情大减。

而无印良品的商品,本就走的是简约风,用的同样面料,设计却又不突出,自然而然的,消费者不再热爱这个品牌。

在中国做生意却拒绝工商抽检!这家日企究竟啥来头?

无奈之下,以前基本不降价的无印良品,也开始调整产品的价格,各种商品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降价幅度。

本来这一招还是颇受好评的。

结果,门店拒绝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工商抽检举动,却让我们直接看到了其骨子里依旧没把中国的顾客放在眼里。

这无疑是在消耗中国消费者对其的好感度!

相信接下来,无印良品若不能严肃处理这起事件,不能真的端出谦虚态度,

那就等于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到那时即便给出再便宜的价格,恐怕在中国市场也走不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