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修復之後繼續反抽

指標修復之後繼續反抽

週三市場呈現“過山車”行情,兩市衝高回落,繼續調整。盤面上,漲價概念股表現強勢,天然氣板塊延續升勢,煤炭板塊升溫,但是白酒板塊領跌,醫藥板塊下挫,汽車、影視板塊均跌幅靠前。全天成交量開始縮小(滬市全天成交1113億元)。整體來看,市場調整幅度基本到位,但調整週期拉長,或將以時間換空間。預計短期大盤延續弱勢震盪,後期關注2700支撐的有效性。短線投資者對於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缺乏明確成長性且在資金偏緊時點有限售股解禁安排的個股要特別留意。整體來看,短線切忌衝動,保持適當謹慎很有必要,注意控制好倉位,避免盤中追漲。

週三財經要聞:一、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2018年10月10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二、2018(第20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籌備情況,大會將於10月18日至20日在天津梅江會議中心舉行,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三、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國有企業要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四、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定於2018年10月12日(週五)上午09:30在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就“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與便民惠民服務有關情況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五、香港將成立高層次委員會,全面統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事宜。六、證監會:鼓勵更多有實力企業通過跨境併購方式“走出去”。

週三股指寬幅震盪,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盤中創下4年新低,上證指數報2725.84點,上漲0.18%;深證成指報8010.69點,下跌0.44%;創業板指報1346.70點,上漲0.06%。盤面上,環保、園林、化工、醫療、化工、煤炭、煤炭等表現較強,釀酒、物流、貿易、醫療、保險等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鈦白粉、次新股、草甘膦等漲幅居前,上海自貿、快遞概念、超級品牌、高送轉等大跌。技術分析:本週前三個交易日波瀾壯闊,我們回頭看週一A股在技術性調整需求以及外圍市場大跌影響下跌4%,短調有一步到位的意思。週二,石油、煤炭、次新股、上海自貿等板塊表現強勢但未能扭轉市場頹勢。週三市場繼續衝高回落,滬指在2700點附近整理,創業板再創新低。目前看,滬指反彈力度不強,量能並未明顯放大,可見反彈難以持續,日線MACD指標紅柱仍在縮短,加之前期主導行情的滬股通、深股通等外資在繼續流出,短期對大盤的預期仍為震盪盤整,需要給與時間和空間充分調整,等待大盤逐步企穩。中長線來看,當前A股市場的相關數值雖然未達到歷史可比底部區域時的水平,但也已經呈現明顯的底部特徵,滬指創出2644點階段性低點與2005年6月“998點”底部、2008年10月“1664點”底部、2013年6月“1849點”底部、2016年1月“2638點”底部前一個月、三個月以及六個月的市場特徵進行對比,可以看到:(1)從上證綜指日均跌幅來看,市場底部形成前最後一個月的上證綜指日均跌幅在0.5%至1.5%之間,且相比底部形成前三個月、形成前六個月跌幅明顯放大;A股市場最近一個月的日均跌幅為0.35%,比此前幾輪市場底部的跌幅略小,但日均跌幅亦相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2)從下跌個股佔比來看,之前幾輪底部區域形成前最後一個月下跌個股佔比基本超過70%,且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A股市場最近一個月的下跌個股佔比為60%,低於歷史底部區域時的水平,但亦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3)從日均成交與換手情況來看,目前的“地量”特徵與歷史底部區域的水平較為接近。最近一個月上證綜指日均換手率跌至0.32%,相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進一步下降,且已低於歷史上幾輪底部區域形成前一個月的日均換手率(0.5%到1.1%)。對於當前市場而言,預計近期大盤會圍繞2700點反覆震盪築牢底部,仍需給與時日積累動力。綜合分析:隨著10月份的到來,四季度A股市場將面臨一輪限售股解禁高峰的壓力,從歷史上看,每當大規模的限售股解禁潮來臨時,A股市場大多會出現明顯的波動。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資金面緊平衡的格局下,限售股解禁規模的大幅飆升難免令人擔心四季度資金面會因此受壓,疊加外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離岸人民幣走勢徘徊在6.9附近,預計短期大盤會繼續調整。不過,消息面利好在不斷釋放,市場依然存在結構性行情。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高層密集發聲,在全面闡述中國經濟具有韌性和彈性的同時,也透露諸多政策信號,未來一系列擴內需政策有望加快出臺。中美經濟週期分化延續,外部均衡調整壓力繼續存在,同時國內資金約束由失衡迴歸平衡的過程也將較為漫長,四季度整體將在內外兩個均衡尋求再平衡的過程中度過。

熱點展望:大盤處於超跌反彈週期之中,短線關注流動性充沛的超跌品種。同時,重點關注方向依然集中在超跌低位股,另外從近日的有色、煤炭板塊的活躍表現可以看出,週期板塊的漲價題材有所異動,可以關注低位優質的週期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