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科学:“后现代科学技术”正式入驻头条号

新时代、新科学:“后现代科学技术”正式入驻头条号

后现代科学技术,是相对于17世纪启蒙运动以来300多年的现代科学技术而言,突出的是革故鼎新的内涵。

即在理论物理学停滞30余年、生命科学理学范式缺失、撼动现代科学理论大厦的事实持续涌现的当下,紧扣本世纪科学发展的两大主旋律,即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合流及西方科学与东方文明的对话,致力于打破保守科学意识形态的壁垒、融合主流科学与边缘科学的鸿沟、回应宇宙大中小尺度的谜团,围绕重大而根本的科学命题展开宏大的叙事,为新科学的发展开辟道路、建立对宇宙与生命完整而统一的描述,为人类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理论范式、开辟出新的文明气象。

后现代技术革命以前述后现代科学革命为原理和背景,尤其涉及到自旋场、标量波、水科学、暗物质、隐秩序(信息场)、反引力、高维空间等科学原理,包括自由能源、信息医学、全息农业、推进技术、星际通信、基于水科学的环保技术、生命潜能开发等技术与产业应用。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以这些为基础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极有可能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呈现,并对经济、文化、社会、国际格局产生革命性冲击。

这次新科技革命源自对真空的结构及新相互作用的认知与利用,因此具备两大特点:因为真空的结构及相关的新相互作用是普遍性的、无所不在,与现有物理学体系紧密耦合、与生命的结构与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决定了相关技术的“新而不高、工艺简单、技术先行、影响广泛”。而在理论上对这种新相互作用的理论解读与统一,涉及到整合现有理论物理学体系,并对原有生命科学理论大厦带来了根本性挑战,所以呈现了“科学滞后、任务艰巨、从事者少、打压者众”的特点。也因为科学上统一描述的缺位与滞后,导致了后现代技术至今无法验明正身、登堂入室,而一直绝处逢生、暗流涌动。

预计在2020-2030年代,整个后现代科学与技术革命将波澜壮阔地展开,日趋成熟的后现代技术革命将倒逼后现代科学革命的开启、推动后现代产业革命的发展,将依次导致经济变革、社会变革。这个系统性的“大变革”,将会超越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全局性社会变革,对人类的意义世界与社会结构进行彻底的解构与重塑。

面对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革命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在20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了第一届“新科学、新时代——后现代科学技术年会”(至今已召开三届),同时开设了“后现代科学技术”微信公众号。从2018年1月25日开始,“后现代科学技术”正式入驻头条号。运营主体“中和玄太(北京)自然科学研究院”是一个面向未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高端智库,将围绕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一个系统工程的方式来推进。

感谢读者与粉丝们的一路同行,新时代、新科学,祝大家新年新气象!


新时代、新科学:“后现代科学技术”正式入驻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