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分數!5大技巧教你在考場上節省時間多搶分!

時間就是分數,很多考過行測的同學都知道,行測的考試時間非常非常緊張,每道題相當於只有不到50秒的作答時間,很多考生都因為沒有做完題目而失分,所以行測科目想拿高分,做題必須快!

怎麼樣才能在考場中節省時間多做些題目呢?

這幾點很重要!

答題順序很重要

說到答題順序,我們必須要清楚:行測考試題目很少有人能夠全部做完,大部分人都會剩5~30題,所以我們不能奢望全部做完。在做不完的情況下,就只能實施搶分戰略了,揀自己擅長的模塊做,搶到一分都是賺的。

比如:文科生可以先做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模塊,理科生可以先做資料分析模塊,總之要找尋到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優勢、揚長避短的答題順序,在考場上不要輕易進行調整。

關於答題順序的幾個建議:

1.類比推理、定義判斷、言語理解、常識判斷這幾種題型比較簡單,建議放在前面做。

2.資料分析其實不難,就是算起來比較耗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安排。理科生可以適當提前做。做的時候,先做圖形資料題,再做表格資料題,最後做文字資料題和綜合資料題。

3.數量關係、圖形推理、邏輯判斷這幾種題型難度較大,除非你特別擅長,否則建議安排在最後來做。

請你果斷一點

行測考試題量大,如果每一道題都仔細推敲的話,時間肯定來不及,所以我們不能只追求準確率,也要追求速度,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在做題時不糾結、不徘徊,看準了就選、選定了就過。

1分鐘做不出來的題目,要及時收手,果斷跳過去,不跳過去後面的題目就沒時間做了,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每跳過一道題,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這道題很難,其他人肯定也做不出來,幸好我能及時抽身,沒有因小失大。

善用工具

1、兩塊指針式手錶:一塊看時間,一塊解決數量關係的“時鐘問題”。

2、多塊正方體橡皮:同樣快速解決“摺紙盒”問題,隨著近幾年行測考試不斷變換花樣,不排除圖推出現其他立體圖形的可能,帶上一把小刀,如果時間充裕,出現什麼圖形就削成什麼圖形。

3、直尺量角器:作為正規考試的公考,資料分析中出現的圖表都是標準並且成比例的,如若出現柱狀圖比較增長量、餅狀圖比較比重時,可以直接用直尺、量角器進行測量從而秒殺題目。

猜答案是有技巧的

考試中遇到不會做或者來不及做的題目,就只能靠猜答案了。猜答案是隨便猜的嘛?當然不是,它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填塗答題卡

首先,不建議在所有題目都做完以後才開始塗答題卡。因為這樣非常有可能導致最終填塗答題卡的時間不夠,以致於題目都做完了,但答題卡卻沒塗完,被監考老師收卷,後悔已晚。

其次,不建議做完一題塗一題的答案。行測考試中,每個大項之間都有自己的規律性,做一題,塗一題,容易造成思維斷層,影響做題思路和題感的連貫性。

正確的塗答題卡操作模式應當是:做完一個題型模塊的題目,就立刻塗完答題卡。這樣不容易出錯,也不會影響做題思路,還可以在塗答題卡過程中思考剛剛做過題目的準確性,便於排查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