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閃電慢談

NO.002 | 搭載命運的巨輪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2

在國慶節的最後一天看到央行宣佈降準,讓人想起去年的國慶最後一天鹿晗宣佈戀情,時間選擇的很微妙。

這多少有些特別的意義,鹿晗選國慶最後一天,是為了照顧娛樂記者們,央行選國慶最後一天,是為了照顧誰呢?

順手做了一把數據挖掘,卻感受到了一件事——“我們正站在國運的轉折點上。”

這句話,其實已經多次被提起過了,甚至被某些文章當做過標題。然而其中具體的觀點卻並沒能說服我,畢竟在互聯網領域工作多年,習慣了講邏輯、講數據、講人性。

這些最根本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的底層原理。

只有現象、只有描述的觀點,最後只是觀點,無法讓人看清現象背後的事實。

此刻,我並不試圖以專家的角色為這次降準下定義。

我也只是和很多人一樣,在關心降準這件事,影不影響房價。而對於這個事情的判斷,我並不覺得幾句觀點性的總結就能給我答案。

所以我決定自己動手,用做產品調研的方式,試著以互聯網人的視角,用真實的信息與數據,描繪出完整的事件全貌。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在近年越來越明顯,但此之前,我其實並沒有深入研究過為什麼會下行,只是知道了這件事,靜靜地看著事態發展和環境變化,從事實確認了經濟確實不景氣這件事。

相信大多數人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新聞與政策在國民執行上往往都具有滯後性,因為大多數人對大事件的態度更傾向於記住論點和論據,然後用事實與感受下判斷,再去決定要怎麼應對。

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信號與信息的傳遞就產生了時間差,並且經常是以“年”為單位。

想起圈子裡討論過的一句話【未來已來,只是分佈的不均勻】,其實在攸關國家與民生的大事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讓我們先找出所有經濟下行新聞報道中最接近事實,在時間線上吻合,並呈現出相關性的數據。

第一個階段,中國經濟走勢。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第1個數據:“中國曆年GDP年度增長率”

增長率在2007年達到了最高點,之後2008年卻直接跌掉了30%,為什麼?中國出問題了?大量的新聞中提到的信息是由於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也受到了影響。

鍋是美國的?怎麼證明?既然是全球金融危機,只有中國跌了說不過去,所以讓我們提取世界各國經濟數據做一下對比。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第2個數據:“GDP年度增長率前四位國家歷年數據走勢圖”

2008年,世界排名前四的國家,中國、美國、日本、印度,經濟曲線同步下滑,包括下滑一段時間後的轉折點也是趨同的,時間線、數據與事件報道吻合,此事實成立——2008的中國經濟下滑,鍋是美國的。

第二個階段:中國經濟變化的原因。

為什麼2008美國次貸危機,中國卻受到影響?或者再進一步,為什麼全球經濟都要受到影響?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包括冰島、希臘的破產等等。

答案是——美元放水。

在這一時期,首先被提及的是一個概念——美元霸主地位。

這個概念在2008年被提及的很多,也有非常嚴謹的貨幣數據與學術報告,簡單的總結就是【石油與武器全部是用美元結算】。

這就造成了世界各國的美元儲蓄習慣,就像我們會存人民幣而不是存大米,因為人民幣可以交易而大米不可以,大米只能自己吃,各國貨幣也只能在自己國內交易,而美元卻可以全球交易。

這個概念被理解後,我們開始提取2008年開始美元放水的數據。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2008年11月美國實施了次貸危機的救市計劃——“量化寬鬆”

QE1:08-10年 共計1.725萬億美元

QE2:10-11年 共計0.6萬億美元

QE3:12-14年 共計1.6萬億美元

結束:2014年10月29日,美國宣佈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面結束。

美元放水對中國首先產生的影響就是匯率的變化,美元貶值,相對的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對我們而言是好事,我們可以換到更多的美元出國買買買,但是對於國家而言,外匯儲備貶值了。

2008年外匯儲備是15898.1億美元,匯率從7.8到6.8,中國直接損失了15000多億人民幣。

難怪說美元放水是割全世界羊毛。

同時,美元放水產生了大量熱錢湧入中國,這期間,中國從2008年1月的 15898.1億美元外匯儲備上升到2014年8月的39688.25億美元外匯儲備。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而2014年10月,美國宣佈結束量化寬鬆後,也可以看到,外匯儲備開始減少,匯率相應的開始產生變化。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這個過程中,熱錢的湧入和湧出,效果非常像股市裡的遊資割韭菜。

大量遊資湧入股市會短時間內拉昇股價,吸引散戶跟進,然後遊資開始撤退,這時候股價就會算時間內大跌,散戶被套牢,稱之為【割韭菜】。

而中國的投資市場也是如此,大量的熱錢湧入造成國內大量的有價資產短時間內被抬高。大量湧出會造成國內資產狂跌、人民幣狂貶。

這個過程中就面臨保匯率還是保房價的歷史性抉擇了。當年的日本選擇了保匯率,房價狂跌;後來的俄羅斯選擇了保房價,盧布狂跌。

簡直是美元放水割國家,熱錢投機割國民,一頓操作猛如虎,全都不放過。

怎麼辦?中國要被割羊毛嗎?

第三個階段——人民幣的反擊。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同步放水,外匯管制:

2008年11月美國宣佈量化寬鬆。

同月中國宣佈推出四萬億計劃。

2008-2010,美國QE1。

08-09中國降息5次降準3次。

2010-2011,美國QE2。

11-12中國降息2次降準3次。

2012-2014,美國QE3。

14-15中國降息6次降準5次。

2014年10月,美國宣佈結束QE,美元開始迴流。

中國推出一系列政策,防止被割:

2014年10月,中國實施“一帶一路”計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替代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2015年8月,外匯管制,防止熱錢快速流出,造成國內資產大跌。

2015年12月,人民幣與美元“脫鉤”。

然後,國家這麼努力的防止被割的同時,國民們在幹嘛呢?

國民們陷入了水深火熱的通貨膨脹之中。

沒辦法,人民幣不放水就要被美國割外匯羊毛,人民幣放水國內就立刻通貨膨脹。

於是炒炒炒的時代開啟,各種暴富神話開始誕生。

炒大蒜、炒豆油、炒螺紋鋼,炒黃金、炒白銀,炒外匯,炒收藏,炒紅木、炒翡翠,炒普洱、炒白酒,炒房。

從08年一路炒到了11年,最後國家都看不下去了,10年底到11年連續加息5次,出臺了國十一條、新國十條、新國八條、新國五條,及時控制了蒜價與房價。

結果,炒大蒜的跑路了,炒房的開始砸售樓處。

2011年11月12日,上海領海朗文世家房源大幅降價,老業主聚集售樓處維權,打砸沙盤模型。

2012年5月3日,杭州崑崙天籟,5月4日杭州四季公館、麗景英郡,5月5日杭州江南銘庭,整個2012年,單是發生在杭州的靜坐、舉橫幅、砸售樓處就超過20起。

2014年2月23日,杭州香榭裡開盤價從1.72萬元/平降到1.18萬元/平,北海公園從1.9萬/平直降至1.58萬元/平,兩處售樓處均發生打砸事件。

也是這段時期,中國的第一座鬼城——鄂爾多斯誕生了。

跑也跑了,砸也砸了,該好好幹實業了吧?

並不,大家賣房炒股去了。A股從2014年6月的2000點一路瘋漲,引起了全民熱潮,到2015年6月初攀升至5400多點。然後僅僅過了一個端午節,6月22日,A股開始一瀉千里,只用了2個月,就從5400多點跌到了2900多點。

證監會坐不住了,派出“救市國家隊”為國護盤,央媽宣佈雙降,2015年連續5次降息降準。

然後咧?

“救市國家隊”被套,蒜價和房價再次飛起。

“蒜你狠”重出江湖,各地房價暴漲,以深圳為代表房價直接翻倍。

這次所有人都在房價前跪倒,畢竟大蒜可以不吃,房子不能不住。房價永遠上漲論由此誕生。(好奇為啥沒人說大蒜永遠上漲)

簡直是一幫給國家拖後腿的豬隊友啊,國家這麼努力的在防割,大家居然還在給敵方送人頭,攔都攔不住。

於是靠政策,一手保匯率,一手保房價。

保匯率:一帶一路、外匯管制、美元脫鉤。

保房價:限購、限價還限貸。

然而國家一邊調控,房產大V們一邊叫囂著房價永漲。

然後呢?一位中年離職的華為員工紅了。

《深圳兩套房卻成了他的噩夢》

我2001年本科畢業,工作一兩年上的研究生,然後到的深圳華為,到現在將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農村出身,家裡沒錢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攢點錢在坂田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是120萬,每個月房貸6000元。11年生了個兒子。

16年政策放開,響應國家號召,又生個女兒,因為我要經常出差,還在國外研究所待過一兩年,家裡父母孩子沒人照顧,老婆不得不辭職照顧家。

15年底深圳房價大漲,手裡正好有小几十萬餘款,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大家也認為房價有國家託著,只會漲不會跌,又在關內買了套五六十平米學位房,總價300多萬。

首付不夠,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萬,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月供17000。70萬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個人在掙錢,拿到手的工資錢兩萬多,不包括獎金和分紅,因為兩套房貸加上抵押貸就三萬了,獎金就用來補貼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兩套房,心裡也會安慰很多。一般分紅大部分用來購買股票了,現在持有十大幾萬股票。

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出國,當時考慮家庭條件去不了,後來HR就找我談話希望主動離職,看現在的樣子不離也很難,公司總有理由讓你離職,不行打個C就末尾淘汰了。

與其鬧來鬧去的離職,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沒發現誰鬧著就不被離職的。其實我績效還不錯的,也得過多次A,因為我深知,農村出來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沒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給我們創造的機會。

最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我們這三十大幾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也很少,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稅後房貸都不夠,有的還看不上我。

我們在大公司,自我感覺水平不錯,視野開闊,但和人家一交流,明顯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們這年齡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產品從前到後啥都懂,軟硬件,結構啥都能做,我們則只能做自己擅長一段,真正讓我們做出產品需要很多配置協助,小公司也養不起我們這樣複雜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學位房賣掉了,但眼下比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學位房也不好賣,急著賣的話350萬可能只能賣300萬,還了貸款雜七雜八的剛好沒有了。

最後就十幾萬股票離職可以換幾十萬,離職補償已經在前年兌現了。這幾十萬只能湊活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

就算把學位房300萬賣掉,幸運地找個稅前兩萬稅後一萬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貸,加上兩個孩子上學,養家,完全入不敷出,何況稅前兩萬的工作也不好找。現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覺得愧疚,夜晚也輾轉難眠。

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來在公司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社會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成本壓力同樣很大。我們農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兒育女有房有家已經不錯,當然還有個標誌307。

這麼多年來,我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工作,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離職,入不敷出。

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我不努力麼,是企業給我的待遇不好麼,還是房價帶來太高生活成本?

華為同事的故事裡,有他買房和思考的每個細節。比起最近碧桂園降價砸售樓處的業主,這位同事很理智的在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一路將中國經濟脈絡梳理到這裡,我們清晰的看到了他的問題,也看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問題。

我們的財產,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命運,都建立在國家命運之上。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忽視國家的處境,必然也讓我們自己走入死局。

房產大V們叫囂著的房價永漲,和2015年叫囂著5千點才是牛市起點的股神們有什麼區別。

只看到人民幣貶值的焦慮,卻沒有看到美元放水的來回割肉。

而2018年,比美元放水更嚴重的事情正在來臨。

中美貿易戰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對於貿易戰,我不作過度解讀,因為目前沒有哪個推測是有完整的數據支撐的,但是我們可以清晰的從時間線上看到事情正在朝著越來越嚴峻的方向發展。

人口紅利的消失

鉅變前夜:2018還該不該買房

2013年開始,人口問題就被提出,而2016年下半年,互聯網領域也在討論一件事,就是流量紅利的消失,增長乏力,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

流量的背後,就是一個個真實的用戶,一個個人。

對於一個互聯網企業來說,流量的下滑有多嚴峻。那麼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口紅利的消失就有多嚴峻。

統觀全局,我們還沒有擺脫貨幣問題,又面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此刻面對美國主動發起的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會比美元放水小嗎?

這也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考慮的事情。

對於冷戰,中國還是新手,但美國已經是老手了,他們和蘇聯打了44年,打到了蘇聯解體為止。

這一次會是多久?沒人知道。

但輕視它,代價或許是一整代人的命運。

總結

覆盤了整個經濟形勢與人民幣幾輪放水的成因與結果,國家與國家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的畫面完整的呈現出來,貨幣又是如何影響房價,也一目瞭然。

這一次降準更多的是一個準備動作,重要的是後期宣佈加息還是降息。

匯率與房價是鋼絲的兩邊,我們的國家正走在鋼絲上,是順利到達彼岸,還是掉入某一邊,還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已經很明確,房子更像是一艘船,隨著國家貨幣的水位起伏,水多船高、水少船低。

既然如此,坐船的剛需當然是被國家支持的,炒船的當然不被支持,炒船就是在割國家的肉。

最後,迴歸到現實問題,關於要不要買房,下面是我給自己的答案:

1、無房,自己的存款夠首付,月供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55%,買。

2、無房,6個錢包湊夠的首付,月供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0%,買。(但是記得給爸媽們還有自己與配偶上夠保險,這種掏空整個家族積蓄買房,家族成員中任何一個住院,都有可能被逼到賣房的程度,具體情況請參考《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3、無房,6個錢包湊夠的首付,月供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0%,不買。(掏空了6個人的儲蓄,月供又超標,現金流很容易出問題。這種硬上車,隨隨便便遇到點事就要被擠下來,比如夫妻倆其中一個失業,家庭收入立刻就被砍掉一大塊,月供就很危險了。)

4、無房,怎麼都湊不夠首付,不買。(老老實實租房吧,多存點錢,不要怕貶值,目前國家在控制貨幣問題,通貨膨脹率並不會像08年之後那段時間那麼嚴重,不要亂買理財,想想剛剛爆雷的P2P吧,不要亂買基金定投,虧掉本金的不在少數。18年之後的重點是保住自己的存款,多存錢,總有機會上車的。)

5、有房,有房貸,同時手上有一筆存款,不夠首付,但怕貶值想再買房投資,不買。(忍忍吧,不要被到處販賣的中產焦慮洗腦,只是為了抗通脹就冒這麼大的風險沒必要,具體情況請參考《深圳兩套房卻成了他的噩夢》)

6、有房,無房貸,有存款,還夠全款買N套,長持可以買,炒房不建議。(有錢,完全就是找不到投資標的為了保值買房,長線持有,靠收租作為穩定的現金流,想買就買吧,注意一下城市,不要買在租不出去的地方。至於短線炒,準備讓誰接盤?新房都限價了,大家都去買一手盤了。)

7、置換,請把第一套房賣掉後能變成存款的錢當成首付,參照上述無房情況對號入座。

買房願意長線持有的都算剛需,而所謂的炒房,是用資金與槓桿短時間內炒高房價,再吸引剛需接盤的過程,與炒股割韭菜是同樣的。

從今以後,炒房暴富的神話會依舊存在,但是這會慢慢變成和炒股與炒期貨同樣的事情,有暴富也有爆倉的。

並且那些說炒房就是躺著掙錢的估計要被炒房客罵死,他們可是賭上了全部身家,每天不停看房不停研究政策不停研究城市的,還要操辦各種貸款與過戶手續,比炒股都累,哪裡輕鬆了。炒房就是他們的工作,與千千萬萬的工作一樣付出心力。

而那些天天向人販賣焦慮,各種叫囂房價永漲,再不買就買不起了的房產大V們,與當年的股神大V靠喊單吸引一眾散戶高點接盤是一樣的模式。

靠販賣焦慮害得多少業主在高點接盤,今年又開始的打砸售樓處不就是證據麼。

是時候讓我們好好聊聊守財這件事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