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件杀人案件。

1986年5月3日晚上,18岁的詹妮尔·克鲁兹邀请一位朋友到家里玩耍,因为她的父母外出度假了,她独自待在家中有些无聊。屋外和车库传来过至少两次奇怪的声音,她们当时没太在意。朋友在午夜时分离开,又只剩下詹妮尔一人守着空房。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詹妮尔·克鲁兹及家人

第二天早上,一位房产经纪人登门拜访,发现詹妮尔躺在卧室里一动不动。她被强奸,被棒击致死,脸上血淋淋得令人无法认清。屋外留下网球鞋的印迹,后院的一只扳手也消失了。

调查人员先后走访了见过她最后一面的朋友、她的前男友,但案情毫无进展。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刚刚成年的詹妮尔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姑娘,从未和别人有过什么较大的冲突,他们想不到究竟是什么人会下此狠手。调查人员从案发现场采集了相关证据,但那时DNA技术在刑侦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这些证据继续存放了很多年才起到作用。

即便万分悲伤,克鲁兹一家仍旧努力让生活继续下去,但一想到凶手还逍遥法外,他们就痛心疾首。这个案件的作案者,就是前不久才刚刚侦破的“金州杀手”本人,詹妮尔是“金州杀手”最后一次作案的受害人。

从70年代早期开始,一位未知的攻击者就一直威胁着加利福尼亚的多个区域,他犯下的一次次罪行让他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号:Visalia Ransacker,the East Area Rapist,the Original Night Stalker。等到DNA检测技术的成熟应用,人们才发现这些名号都指向同一位罪犯。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金州杀手嫌疑犯

而直到今年4月份,当局逮捕了一位72岁的海军老兵、前警察Joseph James DeAngelo,将其锁定为嫌疑人。这次案情的突破得力于一位曾长期调查此案的已退休调查员。他搜索了一个家谱自助查询网站,这个网站拥有一个80万份DNA信息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利用这些信息寻找自己失踪的亲属。令调查员惊喜的是,在这个网站里有和金州杀手的DNA相匹配的信息,原来DeAngelo的一位家庭成员曾使用过网站的服务,这为案情的水落石出提供了重要线索。

就是这样一位连环杀手,在最后一次作案32年后落网。

今天的文章,我们走近连环杀手的真实心理。

曾有一个连环杀手的“黄金时代”?

随着金州杀手的落网,“连环杀手”再次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这个常常在小说、电影和电视剧里出现的身份,其实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甚至被人称为连环杀手的“黄金时代”。那些在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连环杀手大多都活跃在这一时期。

被称为“杀手小丑”的John Wayne Gacy

在1972年至1978年间在芝加哥强奸、折磨和杀害至少33位男孩与男子。警察在他房间的窄小空间里共发现29具尸体,他承认还将一些受害者的尸体抛弃到河里。

David Berkowitz,又称“山姆之子”

自称是依照魔鬼的命令(以邻居的狗的形式出现,通过吼叫对自己说话)在1976-1977年间间歇性枪杀陌生人,共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

被称为“绿河杀手”的Gary Leon Ridgway

他的被明确定罪的凶杀案共为49起,受害者主要是性工作者,是美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连环杀手(依照被证实的杀人数)。他在法庭上曾表示,他杀过很多人而无法准确记住数量,大部分的凶杀案发生在1982年至1984年间。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金州杀手当年的通缉令

更可怕的是,有些杀手看上去并不邪恶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连环杀手的恐惧不仅来源于他们凶残的犯罪手段。

随着更多杀手的落网以及媒体对这些杀手们更全面的报道,人们发现原来很多杀手并不是过去想象的那样穷凶极恶,比如Ted Bundy(自称犯下30起针对年轻女性的凶杀案,真实数目可能更高)。他们可能平时待人和善,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有些甚至受过良好教育,风度翩翩。如果你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们藏有那么黑暗的一面。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Ted Bundy

连环杀手究竟为什么杀人?

从1978年,FBI调查支援科的约翰·道格拉斯和罗伯特·雷斯勒开始对三十六名罪犯进行专访,他们想要摸清这些罪犯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后来的案件侦破和总结中,人们对连环杀手的犯罪动机有了更多认识,将其主要划分为以下4类:

1.幻觉:

这类杀手常常有精神错乱的表现,他们从自己的幻觉中获取杀人的命令,比如上面提到的“山姆之子”,他相信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只要他去杀人就可以阻止地震,他甚至还用烟烫伤自己的生殖器,只是因为那个声音这么说。

2.权力/控制:

这类杀手实施犯罪是由于他们从受害者身上获得完全的控制感。性谋杀,常常是这种谋杀的一种形式。Ted Bundy的动机正是如此,他会绑架、强奸、分尸,并在受害者死后与其发生性行为。

查理·戴维斯也非常典型。他是一位兼职的救护车司机,在将受害者杀害之后,他会将尸体丢弃在他负责救护区域的公路旁,随后他向救护站打一个匿名电话,自己再开车到凶杀现场收拾尸体。他享受的就是策划和控制局面的兴奋。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心灵猎人》剧照

3.使命:

使命型的连环杀手是向某些特定的人群进行报复。他们的动机通常不是出自精神错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伤痛事件或刺激。比如卡罗尔·爱德华·科尔,他的目的就是杀害那些欺骗自己伴侣的女性。

4.享乐:

享乐型杀手受狂喜或兴奋所驱动,有些是色欲上的快感,有些是谋杀所得的精神快感,甚至是经济回报。黑寡妇式的凶手一般属于这一类别,比如Lydia Trueblood杀害了五任丈夫和自己的孩子。

而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连环杀手?目前还没有定论。而有一点比较突出,就是创伤性的教养经历。根据研究者在2005年的研究,36%的连环杀手遭受过身体上的虐待,26%的遭受过性虐待,50%的遭受过心理上的虐待,而在整个人群中这些经历的比例分别是6%,3%和2%。

他英俊、受过良好教育,为何屠杀女性?丨心理学解读: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之所以总是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所反映的人性的幽深。连环杀手作为人类中非常极端一个群体,有他们难以为人理解的伤痛、煎熬、扭曲、狂喜和阴郁。人类竟可以泯灭人性至此,而其中有些人竟看起来就如同身边的某个普通人一样。

连环杀手或许离我们相对遥远,但有一点是我们能够从这些案例中学到的:那些对权力和控制感有着狂热迷恋的人,有较一般人而言更大的概率会伤害到他人。

恶魔有时候离我们的生活真的不太远。如果你的另一半或身边的人,有着特别明显的支配欲和控制欲,不能接受事情不按照他的意志来发展,我们提醒你需要多加小心,告诉你信任的朋友你的处境,问问他们的意见,同时相信你内心关于危险的直觉。如果对方已经处在了狂怒中,不要激惹他,要顺应服从,再伺机离开。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