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賣衣小販,十年後連鎖老闆,他說這個大摳門一點兒不摳門

故事發生在我們的鎮子上,我們鎮上比較小,處在兩個省會的交匯處,導致鎮子出現了兩不管,早些年兩個省爭來爭去,到現在誰也沒爭過誰,最後成了兩不管的狀態,處境比較尷尬。而九幾年的時候,外出南下打工的風潮興起,而鎮上賣東西的也多了起來。張大摳門就是其中的一個。

十年前賣衣小販,十年後連鎖老闆,他說這個大摳門一點兒不摳門

張大扣門大名叫張興,也算是最早出去打工的一批人,可他沒出去兩年,就回來了,說外面活著太累,還是家鄉活著舒服,給再多錢他也不出去了。那時候家裡人沒少責備他,因為他在外面工資拿的還挺高的,別看他吊兒郎當,但做起事情來可不含糊,在外面一共三年,已經是個小主管了,但他卻堅持不呆在南方了。

回來之後,他就開始做生意了。而張大摳門這個稱號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的,他賣衣服,錙銖必較,一分錢都不少,連抹個零頭都不抹。他的衣服都是從南方進回來的,在那個時候他賣的價格也不便宜,鎮上很多人去他那買衣服,想讓他便宜個一塊兩塊,那是門都沒有,即使是他的親戚,他也不鬆口,總說生意是生意,交情歸交情。不光如此,在平時的生活上,他也是扣的不得了,有人進門,連口好茶都捨不得上。

人們都說這張大摳門這生意做不出,扣扣巴巴的,怎麼做生意,跟人談合作也是一點誠意都沒有,都說他不是個生意人。開始的幾年也的確如此,張大摳門的衣服店幾次都瀕臨倒閉,但他卻熬了過來。

那年,鎮子上路過一個算命的先生,走到大摳門家門口,討口茶水喝,張興從屋裡拿了茶出來,先生喝了茶,但張興卻要讓師傅幫自己算一卦,這茶水錢就當是卦金。師傅水已經喝下肚子,沒想竟碰上這麼個無賴。後來人們才知道,那師傅在幾個城裡的命理界也算是有名,算上一卦卦金不菲,但卻被張興一碗茶給糊弄過去了。

十年前賣衣小販,十年後連鎖老闆,他說這個大摳門一點兒不摳門

師傅還真幫張興算了起來,要了張興的生辰八字,坐在那兒掐指冥想。不少人也好奇的圍觀過來,想看看能給這張大摳門算出些什麼來。可師傅一會兒的話卻讓大家都笑了起來,師傅說張興選對了行,以後在這個行業發展前途光明,會因此而發家,而張興在十多年後也會成為這鎮子上最有錢的人之一,生意會做的很成功。張興聽了很高興,但圍觀的人們都說師傅肯定是搞錯了,像他這樣的人生意怎麼會做的好,一分一毛都斤斤計較的,註定做不出大事。師傅卻說,張興不僅不摳門,而且大方著呢。

直到幾年後,人們才真正的瞭解張大摳門,鎮上幾個學生的家長帶著孩子上門謝張興,一直以來支持著孩子們上學,人們發現,在面對那些成績優秀但家裡貧困的孩子,張大摳門已經無償的資助不止一人。而那時候,曾受過張大摳門資助的孩子們才終於讓人們認識了一個真正的張興。

十年前賣衣小販,十年後連鎖老闆,他說這個大摳門一點兒不摳門

而現在,張興開起了服裝連鎖,依然是明碼標價,絕不講價。而張興能有現在的成就也是和當年資助的孩子們有莫大的關係。張興後來說,他那些年服裝店賺的錢,以及之前打工攢的錢,幾乎都用來幫著那些寒門學子了,而現在,很多張興幫助過的孩子都幫張興出謀劃策,一起壯大張興的生意。

再後來,張興再回到鎮上,人們都叫他張老闆了,但他卻還不樂意,說"張大摳門"聽著才親切,才像我的鄉親們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