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中鐵寶橋打造高質量產品、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2018年初,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喜事像雪片一樣飛來”,讓4000多名幹部職工興奮不已:公司實現自改革開放以來連續39年大幅盈利的經營佳績;公司申報的“具有曲線線形的橋樑鋼塔柱曲線控制方法”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陝西省優秀專利一等獎;公司參與完成的“複雜環境下高速鐵路無縫線路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中,公司參建的中國高鐵和中國橋樑“大出風頭”……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如此“高密度”獲獎和“高調”亮相,中鐵寶橋何以賺足了社會各界的“眼球”?3月14日,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了這家地處陝西寶雞的大型國企採訪,該公司質量管理者代表、副總經理董彥錄一語破旳:“我們以高質量的產品,為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質量,正是這個已有51年曆史的國企青春不老、長盛不衰的“終極密碼”。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寶橋“質”造 引領行業品質

“質量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我們會積極採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強內部管理,不斷地關注和理解社會各方的需求和期望,持續穩定地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中鐵寶橋黨委書記、董事長洪軍代表公司發表的《企業質量誠信承諾書》。每一年,公司都會通過這種形式,向全社會、全行業作出莊嚴承諾。

作為國內生產鋼樑鋼結構、鐵路道岔、高錳鋼轍叉、合金鋼轍叉、起重機械、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的大型國有企業,中鐵寶橋一直承擔著國家重點工程的研發和製造任務,產品直接關乎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質量,一頭牽著企業的生命,一頭牽著百姓的生命,始終是公司不可逾越的一道生命線”。洪軍說。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公司正式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標誌著“質量興企”戰略全面啟幕。30多年來,公司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在全行業連續創下多項第一:1995年,依據ISO9002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率先通過中國方圓標誌認證委員會認證;2001年,率先通過ISO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999年,率先通過依據ISO10012—1標準建立的計量體系確認;2000年,率先通過試驗室計量認證取得CMA資質;1999年,率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1年,率先通過OHSM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02年,公司率先通過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認證;2011年,公司率先通過國際和歐盟鋼結構焊接ISO3834-3和DIN18800-7認證;2014年,公司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目前,中鐵寶橋已成為國內同行中為數不多的擁有全部資質的企業之一。

質量,既是一種承諾,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品質。建企51年來,中鐵寶橋累計參建各種鋼橋樑近1000座,生產各型鐵路道岔近30萬組、高錳鋼轍叉50多萬根,沒有發生一起因產品質量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為打造“中國高鐵”和“中國橋樑”國家名片作出了突出貢獻,相繼獲得“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中國質量誠信企業”“陝西省質量管理獎”“陝西省質量工作先進單位標兵”“國家品牌培育示範企業”“陝西省首批品牌培育示範企業”“陝西省2014年質量標杆企業”等殊榮。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質量文化 建隊鑄魂育人

“圍繞質量工作,我們不僅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還制定完善了一整套質量文化體系,從更高層面上引導和激勵職工爭做有品質的人、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公司四大主業產品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100%的高水平”,董彥錄表示。

進入21世紀,隨著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樑、新型軌道交通的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對公司科技開發、製造能力、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公司結合自身情況,認真歸納、提煉、總結、制定和發佈了《企業文化手冊》《質量文化手冊和安全文化手冊》,形成了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視覺識別系統,並通過大力開展宣貫工作促進落地實施,增強了全體職工對企業質量文化認同感和統一的質量價值觀。

在質量文化的引領下,公司大力開展建設“誠信寶橋”活動,通過每年發佈誠信報告,參加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質量誠信承諾活動,在媒體上公開向社會進行質量承諾,參加地方政府“誠信做產品”等活動,樹立了企業誠信守信的形象。與此同時,公司黨政工團組織堅持長期不斷開展爭創“質量信得過員工/黨員”活動、質量主題競賽活動,充分發揮其質量示範和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取得實效。2011年至2017年,經嚴格評定,共有378人次分別獲得質量信得過黨員/員工稱號。特別是在現場生產中,公司堅持開展“落實三檢三按”“規範質量記錄”“鐵路產品質量提升”等專項活動,大力開展精彩紛呈的質量月活動、QC活動、合理化建議、技師攻關等全員性活動,形成了人人關心質量、崇尚質量、享受質量的濃厚氛圍,全面推動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質管創新 推動轉型升級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也是質量工作的“引擎”。

在中鐵寶橋質量文化中,有這樣一句話——“持續改進,以創新追求卓越質量;滿足需求,用誠信樹立寶橋形象”。可以說,中鐵寶橋的發展之路,就是一條不斷創新質量管理、夯實質量基石的質量之路。

多年來,公司根據“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以追求卓越經營績效為目標,及時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經營結果為導向的全過程、全範圍的質量控制體系。一是開展方針目標管理,建立了明晰的可測量、可實現的質量目標體系。通過SWOT分析,針對鋼橋樑、道岔、城軌交通等主要產品制定了詳細的、可測量的質量指標及管理目標,並層層分解到各生產、管理單位予以實施。二是以結果為導引,開展精細化、標準化、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強化生產全過程控制,應用“新老七種”質量統計工具、試驗設計、質量機能展開、全面生產維護等方法,嚴格落實自檢、互檢、專檢制度,加強對關鍵、特殊過程進行控制,確保了生產過程可控。三是建立嚴格指標實現監視測量系統,按月、季、年度開展指標實現統計分析,及時糾錯改進,確保質量指標的實現。四是開展質量比對活動,到行業標杆、主要競爭企業進行學習、交流,通過多渠道收集主要競爭企業質量、生產、財務等指標信息,開展比對活動,尋找差距,制定改進措施,實現追趕超越。五是開展質量風險管理,建立了質量風險預防控制體系,對生產經營全過程可能出現的經營風險進行分析、測試、評估,制定應急預案,確保了對經營風險的規避、預防、可控。

公司質量管理部副部長劉江說:“以結果為導向的質量管理模式創新,推動了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也有效帶動了主業產品生產的高效優質”。截至2017年底,中鐵寶橋鋼橋樑、鐵路道岔產品已經躋身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創造了一年連中三標的佳績。一流的產品,一流的質量,一流的品牌,正是公司加速國際化、融入全球化的“致勝武器”。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科技興企 加速提質增效

“列車通過北京S1線磁浮道岔,實現了硬幣直立不倒”,《科技日報》發出如此讚歎;“據測量,南京地鐵列車通過道岔時,噪音整整降低了8分貝”,新華社對外發布喜訊;“滬通長江大橋鋼桁梁實現零誤差合龍”,《人民日報》進行專題報道;西成高鐵運行平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此一去不復返,《陝西日報》大篇幅報道……誰能想到,中鐵寶橋就是這一個個“厲害了,我的國”的創造者之一。

在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公司累計投資近30億元,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裝備最先進的揚州鋼結構公司、南京道岔公司、寶雞城軌交通產業園、寶雞高錳鋼轍叉基地、首條墊板自動化生產線,購置5000噸壓力機、56米數控龍門銑床等大型裝備,讓高技術、高科技、信息化、智能化“武裝到了牙齒”;在世界第一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生產製造中,公司首次引入焊接機器人、數控等離子切割機、大型龍門銑床等高端設備,開了我國大型橋樑生產工廠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先河,加工製造的40000多噸鋼樑和鋼塔被譽為“我國橋樑建設史上新的里程碑”;在破解地鐵運行噪音大的世界性難題中,公司研製的新型減振降噪道岔扣件,在橡膠墊板下方再加一層鐵墊板,並用鎖釦將3塊墊板扣在一起,列車通過道岔噪音一舉減少了8個分貝……在接受採訪時,中鐵寶橋副總工程師、資產管理部部長鄧宗生,軌道線路研究院院長費維周,城軌設備研究院院長牛軍寬相繼表示。

僅2017年,公司就獲專利授權27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大型組合梁鋼樑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中低速磁浮軌道關鍵技術研究”等2個項目被認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具有曲線線形的橋樑鋼塔柱曲線控制方法”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等…….“寶橋製造”成果豐碩,“寶橋創造”佳作連篇,質量讓產品愈發“白富美”,科技讓產品更加“高大上”,“科技興企+質量強企”雙輪驅動讓中鐵寶橋動力無限。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工匠精神 匠人匠心匠造

質量,歸根結底是幹出來的。只有一流的工匠,才有一流的產品。

已有51年曆史的鋼結構車間,是中鐵寶橋鋼橋樑的主制單位之一。“近年來,我們車間面對產量翻番、質量更嚴、工期更短、人員不增、場地不擴的嚴峻挑戰,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匠心製造’,實現了以工作高質量確保生產高效率”,鋼結構車間副主任金安紅說。

圍繞重點工程生產,車間依託“全國勞模王汝運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力開展經濟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創優活動,創造直接效益近100萬元;依託“職工雙創工程”,大力圍繞質量改進、修舊利廢、節能減排等開展工作;依託青工技術比武活動等,不斷增強青工技術技能……通過弘揚“工匠精神”,產品質量不斷攀升,兌現了“幹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交一方朋友、佔一方市場”的目標。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其實,鋼結構車間只是中鐵寶橋質量工作的一個縮影。多年來,中鐵寶橋大力開展“工匠精神”培育厚植、傳承弘揚活動,通過教育培訓、導師帶徒、技術比武、爭創活動、質量安全宣誓等活動,在全體職工頭腦中全面植入“匠人匠心”。目前,公司在崗操作職工2984人,特級技師9人,高級技師33人,技師142人,高級工1401人,中級工713人,技能人才已佔操作員工總數的80%以上。特別是湧現出了全國勞模李軍平、王汝運、張莉,中國中鐵專家董彥錄、吉敏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楊鴻濤,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王紅霞等一大批“大工匠”,更是公司質量工作的“守護神”和“定盤星”。

中鐵寶橋的“質量密碼”

寶橋品牌 定義“中國製造”

“中鐵寶橋是中國高鐵、中國橋樑的主要建設者之一,產品科研、生產、質量代表了國內最高水平。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將不斷加大品牌建設力度,讓中鐵寶橋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鐵寶橋質量管理部部長吳海紅說。

近年來,公司積極做好品牌宣傳工作,精心組織參加大型產品推介會,以及全國性品牌演講會及質量誠信承諾活動。同時,積極組團參加在德國、南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國際會展,全面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魅力,公司產品質量和市場品牌效應不斷展現,打造和培育了一批知名質量品牌。目前,公司“中鐵寶橋”品牌鐵路道岔被陝西省政府連續認定為“名牌產品”,品牌價值達15.47億元,品牌強度達到834分。公司參建的橋樑工程先後榮獲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獎、喬治•理查德森獎、菲迪克傑出項目獎等國際、國內、行業大獎60多項,“中鐵寶橋”品牌得到廣泛好評。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今天的中鐵寶橋,通過數十年如一日實施“質量強企、科技興企”戰略,不僅贏得了金盃銀盃,而且贏得了好口碑,實現了企業持續穩健發展。“步入新時代,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進中國製造2015戰略,努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陝西省加快追趕超越、寶雞市打造裝備製造名城作出更大的貢獻!”中鐵寶橋總經理李宗民表示。(蔣曉強 陳峰 張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