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句农村歇后语,话虽粗,但理不粗

1、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

形容人的想法很多,但轻易不开口。

2、景德镇的大窑——净瓷(词)儿

“瓷”谐“词”景德镇是我国着名的瓷都。形容言语中的词汇非常丰富。

3、舌头上长葛针——说话带刺儿

葛针方言,也作“坛针”,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讽刺或斥责人说话尖酸刻薄。

16句农村歇后语,话虽粗,但理不粗

4、客(怯)木匠——一锯(句)

“客”谐“怯”“锯”谐“句”。手艺差的木匠,只有一个锯。形容人不善于表达或不爱说话。

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形容人满肚子都是学问,说出的话很文雅。

6、茶壶有嘴——说不出话

指人不善于表达。

16句农村歇后语,话虽粗,但理不粗

7、母猪吃碗碴(刘——满嘴是瓷(词)

“瓷”谐“词”。碗碴指瓷碗的碎渣。嘲讽人说话振振有词,强词夺理。

8、马蹄上打铁——蹄(题)外有蹄(题)

“蹄”谐“题”打铁指钉马蹄铁。形容话外有话。

9、卖布不带尺——瞎扯

原指胡乱地撕布,这里指信口雌黄没有根据地胡说。

16句农村歇后语,话虽粗,但理不粗

10、麦糠上洒水——不显声

形容人不露声色。暗地里却杀人害人,欺老凌少,光干那瞒心昧己的事儿。”

11、没锯开的葫芦——倒(道)不出来

“倒”谐“道”。形容心里有话说不出。

12、田头训子——言传身教。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比喻行动起模范作用。

16句农村歇后语,话虽粗,但理不粗

13、八百亩地一根苗儿——娇贵无比。

本指八百亩大的地里长出来的一棵苗,十分宝贵,转指因为稀少而受到过度珍视和爱护,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14、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亲与青谐音。比喻特别友好,关系亲密无间,心心想连。

15、豆腐跌到灰渣坡——吹吹不得,打打不得。

豆腐掉在了灰渣里,越吹豆腐上的灰渣越多,越打豆腐碎得越快。比喻父母对孩子十分疼爱,既不舍得打,也不舍得骂。

16、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