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287億元人民幣!寶馬牽手華晨寶馬,意欲何在?

今日清晨音訊,德國聞名轎車品牌寶馬,宣告擬用36億歐元收買華晨寶馬25%股權,將自身在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持股比提升至75%,然後正式控股華晨寶馬!本年6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親赴上海,與上海市政府簽訂了獨資建廠的協議,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家獨資建廠的外資新能源車企。鋪開持股比約束後,中方合資企業的位置將被削弱、更多獨資企業將連續呈現。而那個躺著賺錢的年代,終將一去不復返...

斥資287億元人民幣!寶馬牽手華晨寶馬,意欲何在?

華晨寶馬是華晨中國國的首要資產之一,其他則包含華晨雷諾以及華晨轎車集團旗下擔任轎車金融業務的華晨東亞轎車金融有限公司。現在,寶馬的這一股權收買方案,不只讓其成為我國鋪開合資股比約束後的第一家獲益企業,更在短期內極大影響了華晨中國國的成績。寶馬發佈的佈告顯示,寶馬方面已與華晨轎車簽署協議,將斥資約36億歐元(約合287億元人民幣)從對方手中收買25%股份;而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華晨寶馬的合同期限在2028年到期之後將延長到2040年。

斥資287億元人民幣!寶馬牽手華晨寶馬,意欲何在?

寶馬這一行為可能會促使其將更多出產轉移到我國,協助進步贏利。另據彭博社音訊,寶馬此舉是為了添加產能,擴展包含新能源轎車在內的車型的國產化。寶馬首席執行官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 Kruger)在我國東北城市瀋陽宣佈說話稱:"咱們正在進入一個新年代。"Kruger稱,合資企業華晨轎車(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方案在其坐落上海的工廠擴建一座新工廠,出資逾30億歐元對現有出產設備進行大規模擴建。

斥資287億元人民幣!寶馬牽手華晨寶馬,意欲何在?

業界一直有一句話,外資企業的效率普遍比國企要高。

遼寧政府預設的邏輯也是如此,寶馬控股後,華晨寶馬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當其在華晨寶馬股比到達75%後,企業的運營主導權將歸於寶馬集團。一方面,可以發明的贏利總額可能進一步添加,另一方面,寶馬集團可以分得的贏利份額也將進步。而這次寶馬進步持股比,間接的也削弱了華晨集團在合資聯繫中的位置和收益。要知道,寶馬是華晨集團的救命稻草。

2017年,華晨集團應占合資公司收益較2016年添加31%至52.33億元,首要由集團間接具有50%權益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奉獻盈餘添加。華晨寶馬對集團淨贏利奉獻,較2016年的39.98億元添加了31%。

這意味著,如果扣除寶馬的贏利奉獻,華晨中國國實則虧損,淨虧損達8.62億元。所以網上有人笑稱,華晨是靠寶馬躺著賺錢。作為第一家控股份額打破50:50的合資車企,華晨寶馬的股權變化天然十分引人關注。依據中德協議,寶馬將成為我國鋪開合資股比約束後第一家獲益的外企。

斥資287億元人民幣!寶馬牽手華晨寶馬,意欲何在?

據6月28日國家發 改委、商 務部聯合發佈的《外商出資准入特別辦理辦法(負面清單)(2018年版)》,本年7月28日起,撤銷專用車、新能源轎車整車製作外資股比約束,2020年撤銷商用車外資股比約束,2022年撤銷乘用車外資股比約束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約束。

此次寶馬收買華晨寶馬股份的買賣也正好在2020年完結,也正是趕上了方針約束撤銷的時刻點。可以說,寶馬不只佔得了先機,也將對接下來的職業發展發生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