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新华日报》8月14日刊发,文章认为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

“少子化”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提高生育率应成为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并建议我国鼓励生育的措施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应对政策。

重点内容:

短期内,应全面放开生育,优先发展幼教产业和公共托幼服务,加强国家义务教育体系。

中期内,建立生育基金制度,并妥善利用好存量的社会抚养费,通过花费较小的经济手段来鼓励家庭生育;延长产假并建立育儿假制度;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等等。

长期内,待以上政策效应递减时,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对多孩家庭和女性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多孩家庭给予财政补贴。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建议工资按比例缴生育基金,不生二胎退休后才能取。本次缴纳基金说的是按工资比例,并未像个税一样设置门槛。也就是说,即便是月收入1000块钱的人,也需要为此缴纳这1000块的相应比例,为别人家的二胎养育添砖加瓦。

虽然,要是活得久的话,撑到退休,是可以取出自己账户上这笔被通胀稀释到天边的生育基金的。不过,大概那个时候您可能会早已忘记有这笔钱的存在,退休大礼包里取出这笔钱,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二胎政策宣告失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导致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用生短漫画的形式,从一个母亲的角来诠释很多家庭对生二胎所面临的问题。

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生育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民生问题,还有依附在经济问题之上的各种社会问题。还增加家庭的负担,二胎政策当然落实不好。美其名日:“每月缴纳生育基金,生二胎可提取”,那不是对没有生二胎的家庭不公平,这种就是太本位主义,相当然的提出政策建议完全没有可行性。但是我觉得广大壮男壮女们心里是清楚的,那就是生育补贴之于养成一名儿童而言,大概率是杯水车薪的程度。如果对这一点有异议,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在前面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的前提下,那么对于原本就不想生二胎的家庭来说,即将面临的选择题是:不生,则家庭总收入减少;生,则家庭总开支增加。所以无论怎么选,都是对家庭现金流产生负效应。这个负效应的程度虽然待议,但最关键的是,其程度你根本无力左右,你是案板上的肉,能选的只是仰着被切,还是趴着被切。

唯一正效应的只有一个群体,那就是:原本就想生且有经济实力生二胎的家庭。

客观地说,有些牺牲是必要的。为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牺牲少数群体在某些阶段的利益,算得上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毕竟全局最优解和局部最优解往往不能两全。但是问题是:有一些解法,如果既不是全局最优解也不是局部最优解,它甚至不是个优解,谁对本次迭代负责?

这相应问题不解决好,不把相关的配套政策跟上,即便是近期鼓吹的全面放开三孩,抑或是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恐怕都没什么用。因为,对于国家而言,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是对个人来说,政策放宽了,但是荷尔蒙却开始走下坡路了,再宽松的政策也如同水中月了。

生了才知道养育孩子绝非儿戏。生孩子不像下蛋,生下来就是一辈子的责任,请各位妈妈考虑清楚。当妈妈总是在人生中面临各种艰难的选择,希望各位能有一个明智的判断。

如果口号换成"你生,政府养",估计生育率唰下就上去了!多数人不是不想生,婚姻危机重重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房贷车贷经济历压力大,女性人格和经济越来越讲究独立,生一个娃荒废3年的职场生涯,

3个娃起码要花费10年的代价,加上新婚法对女性没有任何安全感,全职太太的危机感+现实的经济状况,想想穷养三娃不如还精养一个娃好!

不生二胎竟然还要交钱?!

房价是最有效的避孕药,一胎生了儿子的,如果想生二胎,那种压力是多么的大。虽然说现在不一定要给小孩子房子什么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娶老婆比现在还要困难呢,而现在很多女性结婚都是嫁给房子。你觉得买不起房子或者只有一套小房子,还敢多生小孩吗?

今天中华传统节日七夕了。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