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是否會推動現代物流與供應鏈體系變革

即時配送是否會推動現代物流與供應鏈體系變革

即時配送是指無需經過倉儲和分撥中轉,直接從端到端實現即時性送達的服務,其核心特徵在於及時性。本來這是一種最原始的物流功能性服務,但目前,由於在城市配送的末端,即時配送通過餐飲外賣獲得了高速發展,又對接上了新零售風口,已經開始推動傳統物流系統的變革,引起了行業內廣泛關注。

一、高速發展的即時配送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即時配送是指無需經過倉儲和分撥中轉,直接從端到端實現即時性送達的服務,其核心特徵在於及時性。本來這是一種最原始的物流功能性服務,但目前,由於在城市配送的末端,即時配送通過餐飲外賣獲得了高速發展,又對接上了新零售風口,已經開始推動傳統物流系統的變革,引起了行業內廣泛關注。那麼即時配送真的會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新風口嗎?

1、風速在增強,即時配送快速擴張

根據興業證券研究報告,2017年即時配送行業快速發展,用戶規模達2.93億,發展速度遠高於同期快遞行業增速。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8Q1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即時配送需求激增,行業用戶規模將達到3.55億人,且以21.2%的季度環比增長速度在高速成長。

即時配送行業的迅猛發展引來傳統快遞企業、電商物流企業、城市配送企業的加入。近期,順豐速運推出順豐同城急送、即刻送、夜配三種同城即時配送產品。圓通速遞以產品“計時達”切入即時配送領域,目前已實現華東、華北、華南、華中、西南西北五大經濟板塊核心城市全覆蓋;韻達速遞、中通快遞也分別開通“雲遞配”、“City Express”服務,加快即時配送服務領域佈局。京東在其物流基礎設施體系上全面推進“京東服務+”創新,對接前置倉把物流配送做到極致,推出的“京瞬達”服務實現三到五公里配送範圍內履約時間縮到最短,實現“所見即所得”。

2、風口在增大,即時配送邊界全面擴張

即時配送從外賣為切入口開始興起,截至2017年,外賣餐飲行業規模2061億元,同比增長79.8%,行業滲透率5.2%。目前即時配送又開始由外賣領域向生鮮、鮮花蛋糕、醫藥等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配送服務領域拓展,服務邊界快速擴張。

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即時配送迅速的同新零售的線下門店配送對接,快速向商超宅配、零售末端配送等領域擴張;隨著懶人經濟發展,即時配送又開始與C2C業務對接,向代買代送、同城快遞領域擴張;隨著客戶對配送時效要求的提升,即時配送也開始與傳統配送系統對接,向同城落地配領域滲透,推動末端的快遞市場變革,不斷擴張著邊界。

即時配送服務領域與服務流程

3、趨勢研判:即時配送為什麼會成為風口?

最本質和最原始的物流服務就是直接送達服務。你從千里以外訂購一瓶水,直接從千里之外派車取貨,給你送達到家既完成了對你的物流服務。但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資源浪費巨大,配送效率太低,真正的物流服務是通過不斷地分、合、搬、運、存,最高效率的利用物流資源,最後才送達到目的地。

為什麼在現代物流業高速發展的今天,物流服務最原始的直接送達模式卻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即時配送真的會成為新物流發展的風口嗎?會不會僅僅是一陣風飄過而已?即時配送成為風口的市場環境是什麼?即時配送能夠成為物流行業發展風口的邏輯是什麼?需要我們物流人深入思考。

天時:電子商務雙十一購物節帶來的物流需求高峰推動了前置倉模式的創新變革,成為了新物流的主要特徵。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新零售變革又推動了貨物由前置到倉向前置到店發展,為由店到客戶的端到端即時配送打下了基礎。

目前,新零售業務持續爆發增長,即時配送與新零售前置到店的貨物對接,推動即時配送服務邊界擴張,這是即時配送快速發展的天時條件。

地利:物流服務最本質的要素是時效、體驗和成本,最高的時效和最好的服務體驗一定會帶來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服務水平下實現成本最優。餐飲外賣是純粹的端對端,從門店面向鄰近區域的即時配送,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時效與服務體驗,配送成本也可以控制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具備天然的地利條件,自然是即時配送最先發展的領域。

新零售的發展,智慧物流的進步,讓電子商務物流貨物前置到店,也開始具備了從門店向周邊輻射區域內的即時配送創造了地利的條件,推動了即時配送與傳統的物流供應鏈的末端對接。

人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懶人經濟的興起,推動配送到家、配送到人的物流需求爆發增長。即時配送直接通過物理連接實現了鏈接到人,網上網下融合讓鏈接到人成為了新零售的巨大流量入口。即使配送的發展,可以成為互聯網時代面向本地個人服務的流量入口,在此基礎上藉助網上網下一體化特點,疊加各類本地生活服務的業務模式,具備了形成大生態服務系統的初步條件,因而引起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形成了新物流投資熱點。這些都是即時配送快速發展的人和因素。

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具備,即時配送快速成為下一個發展的風口有了一定的基礎條件。

二、即時配送會帶來傳統物流與供應鏈系統的大變革嗎?

首先,即時配送鏈接到人,從餐飲門店的餐飲外賣開始,通過即時物流配送到人,成為了互聯網時代服務到人的本地生活服務流量入口。在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今天,隨著人對餐飲質量安全、餐飲材料溯源等服務需求的提升,會不會沿著餐飲外賣流量入口向上遊延伸,推動餐飲行業供應鏈整合?

其次,即時配送鏈接到店,從餐飲外賣向新零售等領域快速擴張,就具備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即時配送已經不是簡單地端對端,而是開始與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對接,這種對接如果不能做到“即時”,那就還是傳統物流的配送服務,就不是即時配送了;如果能夠做到即時,那就必然需要拉動傳統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實現貨物的前置,與即時配送服務同步對接,才能夠做到根據客戶的需求,不需再經過多次的分流與合流的倉儲分揀與貨物週轉分撥,實現直接從配送末端到客戶的端對端即時配送服務。這會不會推動傳統供應鏈與物流的體系變革?

最後,即時配送鏈接店與店。如果即時配送鏈接了門店與門店,就更有意思了,門店調撥歷來是供應鏈的難題。尤其是不同供應鏈系統的門店之間基本上就不可能實現調撥,即使兩家商店相鄰咫尺,積壓的貨物也需要一層層的配送渠道退回去;斷貨的門店也需要一層層的渠道的補貨配送下來,如果即時配送打通末端門店與門店的鏈接,讓供應鏈在末端織成供應網呢?會不會帶來供應鏈發展模式變革?

三、目前即使配送需要研究和解決哪些問題?

1、即時配送與實時物流系統協同與同步問題

十五年前我提出了實時物流的先進理念,實時物流(RTL)是指通過使用最新信息技術與現代物流技術來積極地消除物流業務流程中的管理與執行的延遲,從而提高企業整個物流系統反應速度與競爭力,提升物流企業服務水平的當代物流理念。它體現了企業的物流業務能力。實時物流指的就是對客戶服務需求即時響應,要做到這一點難度太大,因為物流是一個大系統,系統的運作必然有執行的延遲。因此,實時物流自提出後,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一直進展緩慢。

即時配送的發展為實時物流體系建立創造了條件。首先,即時配送就是符合實時物流服務的創新模式,而物流配送末端能夠做到實時,是實時物流的最重要特徵,要做到整個系統與即時配送需求合拍與同步,必須要求供應鏈與物流系統貨物全面前置,貨物前置的結果必然會帶來庫存量的上升。

雖然,為應對電子商務雙十一促銷節帶來的物流需求高峰,通過智慧物流技術手段,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現了數字備貨和貨物前置,減少了需求高峰的爆倉問題,但是促銷高峰是可以預期和精準分析的,大量增加的前置布倉的庫存可以在需求高峰期很快週轉。而前置倉模式的常態化,做到日常物流需求中的最少的前置布倉庫存,滿足隨機的即時配送服務,對新零售的物流與供應鏈系統提出了巨大挑戰,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需要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準確分析、智能預測、科學計算、迭代升級,實現即時配送需求的精準前置;需要智慧物流信息傳輸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高速反應,信息流、商流、物流四流合一;需要智慧物流執行系統高效執行、全面協同;需要全網供應鏈系統補貨敏捷。如果不能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即時配送與新零售的對接將難以走遠。

2、庫存控制由集中式向分佈式變革的問題

即時配送+前置布倉,會拉動總倉、分倉、前置倉、前置門店倉的互聯互通與全網聯動,這將帶動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多層級倉儲網絡的庫存控制的研究。因為前置布倉一定會帶來庫存增加,靠近消費者的前置倉一般都在中心地段,倉儲租金一定會高,倉儲面積也一定緊俏,必須用最優化的庫存控制解決前置布倉存在問題。過去,庫存控制是單點倉庫的庫存控制,即使是網絡化的庫存水平控制,也是是集中式控制庫存的。即時配送與前置倉(店)對接,依靠過去集中式庫存控制模式顯然會存在很多問題,必須開展分佈式庫存控制研究,實現庫存控制技術與理論由集中式向分佈式轉變,這方面還是研究空白,希望有更多專家教授開展相關研究。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庫存控制與庫存管理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倉庫管理主要是物流倉儲的作業管理,庫存控制是要研究用最少的存貨量來最大化的滿足物流需求,保證庫存的安全量,不出現斷貨,影響生產或零售貿易。庫存控制重點研究的是需求的波動、補貨的速度、安全存貨的數量及庫存週轉速度等。

預計未來店倉管理、商家倉庫管理、電商區域倉管理、廠家總倉管理需要一體化聯網,分佈式控制,至少需要打通店倉庫存、商業庫存、總倉庫存的孤島性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庫存聯動、科學控制、實時調撥。這是即時配送帶來的物流與供應鏈的顛覆式創新,是新物流取得突破和大範圍推廣應用的關鍵。

3、即時配送與即時服務問題

在2003年我提出實時物流理論時就一再強調,實時不是馬上,而是應體現出“即時服務”理念。比如,我們到河馬生鮮就餐,我們一到店就馬上訂餐,訂完餐就馬上等待廚師炒菜,等做好了飯菜馬上端上來時我們就已經等了好長時間了,這肯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能不能到店即吃,吃完就走,沒有等待時間,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環節的實時,而是整個供應鏈系統的實時,通過供應鏈系統的實時運作,才能實現我們的“到店即吃”的“即時服務”。

如何實現這個“即時服務”的目標呢?從供應鏈體系角度,我們需要計算好各種餐飲品種的製作時間,大師傅的作業時間,顧客排隊時間等等,根據訂餐客戶需求,啟動訂餐前置,讓客戶在來餐廳路上即打開APP開始訂餐,根據客戶預計到店時間管理調度大師傅製作,餐飲食品做好後放入保鮮區存放,確保最適宜的口味與溫度,當客戶到店就可以實現即時服務了。這就需要整個供應鏈系統採購、計劃、生產、保管、配送全面統籌。商超門店的供應鏈系統為滿足即時配送要求,也同樣需要上述類似的變革。

4、門店調撥與供應鏈向供應網升級的問題

即時配送是端對端的配送,通過這種即時配送,把不同的供應鏈的末端門店鏈接起來,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會對供應鏈系統產生什麼影響?

供應鏈屬於以供應鏈鏈主為核心的上下游功能性鏈狀結構,不同的門店同一產品往往屬於不同的銷售渠道的鏈條,在供應鏈末端是發散的而不是橫向聯網的。

以服裝供應鏈為例,假設某品牌服裝通過不同的渠道銷售,通過不同的供應鏈在末端鋪貨,極有可能出現在末端相距不遠的幾家末端門店屬於不同的供應鏈末端。當一個門店缺貨時,按照傳統供應鏈運作流程,需要門店發出訂貨需求,貨物需求由門店到商家,由商家到供貨商層層上傳補貨要求,在由供貨商到渠道,由渠道到門店層層的配送下來。這個鏈條環節多,物流作業流程多,但市場機會轉瞬即逝。最有可能的是這個門店缺貨,可能隔壁另一個供應鏈體系的末端門店卻出現了貨物積壓,由於供應鏈系統的末端不能互聯互通,積壓貨物的門店可能還需要層層的退貨到品牌商。

如果信息系統把末端門店互聯互通呢,藉助即時物流配送實現門店調撥,把不同的供應鏈系統的末端串起來,就能讓供應鏈末端橫向鏈接,實現供應鏈向供應網變革,,推動供應鏈不同系統間的互聯互通?出現供應網的顛覆性創新。這一創新模式目前還缺乏權威和系統的深入研究,但在實踐中已經由一些企業在不斷的創新和試錯,正在處於迭代進步的發展階段。

5、即時服務的流量入口與本地生活服務的生態邊界問題

即時配送是一種實時物流,也是一種即時服務,更是一種鏈接本地客戶的流量入口,其邊界應該腦洞大開,不受傳統侷限,進行開拓式創新。如即時配送就與即時零售可以完全融合,實現配送即零售,零售即配送等。

藉助即時配送這個流量入口,可以疊加更多的本地服務。如美團正在不斷地藉助即時配送疊加各種新的本地生活服務,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大生態系統,包括服務點評、出行服務、票務服務、新零售業務等等。

從即時配送的流量入口向物流系統延伸,如前所述,已經帶來了很多的新物流創新模式變革的暢想。如果在從即時零售這個角度的流量入口向上遊延伸,是不是也會帶來更多的供應鏈變革的想象。如客戶需要即時配送的餐飲是安全的、食材是新鮮的、質量是可靠的,藉助此流量入口是不是可以向飯店的食材供應鏈延伸,發展出更多模式?同理,與新零售門店對接的實時配送流量入口向上遊延伸,是不是會從另一個入口向新零售、電子商務、產品品牌滲透,改變電子商務現有體系架構呢?

總之,即時配送就像一條鯰魚進入了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變革,甚至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具體會有什麼變革?我們可以拭目以待,旁觀這場變革到底走向何方?場景中人也可以探索和思考我上面所提出的問題,深入研究,開拓思路創新,親身投入這個變革,勇立潮頭!

來自:億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