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日本平均每年獲一項諾獎 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叛逆」人才?

热点|日本平均每年获一项诺奖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叛逆”人才?

隨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等獎項的陸續揭曉,國人又開始了對各位獲獎者科研經歷的大討論。

這一次,近鄰日本再攬獲一項諾獎。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使得近18年以來日本諾獎得主增至18人。平均每年一項諾獎,日本對此似乎有如探囊取物般簡單。

而同為亞洲強國的我們,對諾獎的渴求則是與日俱增,在羨慕嫉妒恨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自問為什麼?我國又該如何培養諾獎人才?

热点|日本平均每年获一项诺奖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叛逆”人才?

2005年因“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化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在談到中國學者的學術創新時認為,中國學者目前的學術成就和創新關聯度還沒有那麼大,這主要源於他們所接受的這樣或那樣的教育讓他們過於循規蹈矩。

學術上循規蹈矩的對立面無疑是叛逆和質疑。

本庶佑在被問到“希望對想做研究者的年輕人說點什麼”時表示,對成為研究者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想知道,要有顆覺得所有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心。對教科書寫的東西不要相信。經常保持懷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正的到底是怎樣的,這樣的心態很重要。

热点|日本平均每年获一项诺奖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叛逆”人才?

一直以來,好奇心加質疑精神,做基礎研究不功利,被認為是當代的科學精神,其實就是成功科學家身上夜以繼日努力,必然會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

2011年因“先天免疫系統激活”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美國免疫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認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有時不要循規蹈矩地思考問題,在科研和生活中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也不必大驚小怪。

2014年因發現新型節能光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名日本出生的科學家則是從企業科研起步,之後進入大學成為教授。

校企合作的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歐美國家的實施也不失為“叛逆人才”培養的一種模式。而在國內,這些“學術叛逆”行為並不被提倡和鼓勵。

热点|日本平均每年获一项诺奖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叛逆”人才?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

當然,離經叛道的意義不是偏離科研成才的軌道,而是激發個人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從諾獎得主的經歷可以看出,“叛逆”不失為人才培養的途徑。

那麼,“叛逆人才”該如何培養呢?

本庶佑認為首先要質疑和挑戰權威

確實,書讀得再多、學問再深,也不過是循規蹈矩式的研究,很難做出創新研究。

當然,當前我國大中小學的評價考核機制也應該有相對的改革。因為創新不是靈機一動,更不是靈光閃爍,而是由基礎知識日積月累鋪墊而成,需要改革人才培養的常規機制,發現和挖掘“叛逆人才”。與此同時,我們的大中小學在面對“叛逆人才”之時,需要防範各種沒完沒了的考試扼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

此外,我國高校要更加註意引入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機制。當前高校普遍沿用傳統的學科培養體系雖有改觀,但依然是大學科研的主體,而未來的創新人才往往是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碩果。

(科普時報綜合報道)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