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來!你好萊蕪區?「雙核」領銜的山東來了

今年9月,濟南、青島、煙臺三市分別發佈了各自城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從細則來看,青煙這兩座處於膠東半島的省內經濟強市,一系列規劃皆在藉助自身優勢,完成相應目標。

一直以來,山東的經濟重心始終都在東部。

而處在山東西部的省會濟南,近期的一則規劃將為城市帶來更深層意義上的大變革,“萊蕪加快融入省會城市發展”:預示著這座古老的千年泉城,要崛起了!

山東重磅規劃:萊蕪加快融入濟南

從9月發佈的《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來看,重點提及了濟南要“北跨東延,一體發展”的發展戰略,並支持濟南合理調整行政區劃的要求,推動實施北跨東延區劃調整,相鄰地市萊蕪被寫入規劃,提出要“推動萊蕪加快融入省會城市發展”。

很明顯,推動萊蕪加快融入,是濟南實施“北跨東延,一體發展”戰略的關鍵一步。這則不聲不響的規劃看似平靜如水,卻蘊藏了濟南試圖崛起,擺脫“弱省會”帽子的野心。

待下一步融合萊蕪後,濟南將擁有更大範圍的統籌資源配置、優化要素組合的能力,為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高省會首位度,進而強化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核心城市地位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中濟南“儘快形成萬億級引擎”發展的目標輪廓清晰,未來,山東將通過濟南的崛起、打造省內第二座GDP過萬億城市,未來與青島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雙核”,重塑山東在中國東部地區競相發展格局中的全新地位。

萊蕪融入濟南的“山東策”

對於萊蕪融入濟南的規劃,這是一種驚歎過後,又不可阻擋的趨勢。從濟南來看,作為全國經濟三甲山東的省會,濟南無論是經濟體量、人口集聚度、產業佈局還是城市建設程度都未達到要求。

在2017年全國省會城市GDP排行榜中,濟南市以7200億元位列第十,排在它前面的,除了廣州、南京所在的廣東、江蘇GDP總量勝過山東省外,其餘省會城市所在的省份均比山東省的排名要低,甚至排在13位的安徽省和排在15位的陝西省,兩省份的省會西安市(8)、合肥市(9)皆排在濟南前面。

不破不立,從山東進入2018年以來的一系列規劃動作來看,“舉全省之力打造省會”的目標越發清晰,面對廣東、江蘇為首的南方強省,山東若想突圍,就得求變,萬億經濟體量的青島,已引領膠東半島,經濟第二的煙臺,受地理位置和資源所限,可實現躍級的幾率不高。

而作為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的濟南,自然被山東賦予重任。

縱觀全國,我們可以看到,但凡是擁有強省會的省份,省會城市在全省的重要性極其重要。例如武漢之於湖北、成都之於四川、合肥之於安徽、鄭州之於河南等等。

面對這些強省會,濟南在城市建設、經濟規模、人口面積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新未來!你好萊蕪區?“雙核”領銜的山東來了

2017年,河南的GDP只有山東的62%,但省會鄭州佔到河南全省的20.3%;安徽經濟總量只有山東的38%,省會合肥卻佔到安徽的26.2%。

而濟南僅為9.9%,還不到10%的佔比,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的排名極其不理想。

為什麼先從面積入手?因為這劑“強心針”效果最快。

就像2016年的成都與武漢,此前武漢在GDP萬億俱樂部當中領先成都,但後者在2016年完成了對四川簡陽市(2016年GDP為365億元)的劃入,所以在2016年的GDP城市排名中,以258億元的優勢超過了武漢。

而萊蕪融入濟南後,濟南的GDP總量有望邁向9千億元大關,屆時將直接超越煙臺,坐穩省內經濟第二的位置。

融入濟南,萊蕪迎歷史性變革機遇

反觀萊蕪,儘管經濟總量排名始終在全省排名墊底,但自身發展程度還是不低的,2018年上半年,萊蕪經濟總量為499.95億元,預計全年GDP總量可破千億元,名義增速高達18.48%,全省第一,而人均GDP更是位列全省第八。

新未來!你好萊蕪區?“雙核”領銜的山東來了

此外,擁有較好工業基礎(鋼鐵為主導產業)的萊蕪,轄區內擁有百萬級的人口(超137萬),且物產豐富,可以說萊蕪融入濟南,帶來的絕不是負擔,能讓這座沉寂許久的省會,成功打通東南部方向的發展空間。

而萊蕪本身也需要機遇來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未來,它可以通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核心城市的身份,各項資源得到統一調配,進而有機會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拓展二三產業的發展空間。

至於具體融入省會的時間表,我們可以從近期發佈的濟萊高鐵動態中看到,也許山東迎來真正意義上的“雙核”,等待的時間不會太久。

新未來!你好萊蕪區?“雙核”領銜的山東來了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萊蕪未來融入濟南,最核心的工程就是濟萊高鐵。

據項目第二次信息公示稱,已經由城鐵升級為高鐵項目的濟萊高鐵,全長117公里,濟南段限速200公里/小時,其餘路段為350公里/小時。濟萊高鐵是山東省城際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濟南市“北跨東延,一體發展”戰略在交通對接上的重大工程,預計2020年迎來全線通車。

山東將迎“雙核”引領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

未來,隨著萊蕪融入濟南,省會崛起已大勢所趨,將與東部的青島成為山東引領全省發展的東西部“雙核”。但我們在看到希望與機遇的同時,也要看到機遇背後的挑戰與問題。

首先是青島,作為省內經濟“龍頭”城市,萬億GDP體量的它,是山東省承接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海洋強國)、面向世界的明星城市。但從城市的發展軌跡來看,雖然自身的經濟體量在北方已足夠強大,但青島對於周邊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並不明顯。同時,自身在創新、產業、人才、輻射力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其次是濟南,雖然進入2018年以來,山東省的重視,伴隨一系列規劃利好政策,讓濟南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但也要看到面臨的挑戰與問題。將萊蕪併入雖然可以迅速提升城市經濟層級,但提升的僅僅是體量,就好比上面提及的成都在併入簡陽後,體量超越了武漢,但並不代表整體經濟實力贏過了武漢,後者的各項經濟指標均處於較高發展水平。

.待政策正式實施,如何將兩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融合,將成為濟南城市主政者的重要課題。

當下,青島持續在鞏固省內經濟龍頭的地位,而濟南則成為全省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兩市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未來,對於山東省而言,青島的發展重心更多在於發揮優勢的基礎上,補齊短板;濟南的快速崛起則是山東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