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笔者曾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一些宅院门口摆着的门枕石,那雕刻的狮子或蹲或卧,怒目圆睁,威风凛凛,流淌出的那种俨然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到巩义康百万庄园,却发现门枕石上雕刻的狮子竟然是俯卧在地,憨态可掬,一股温顺可爱的样子。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为何如此呢?

那位梳短发的导游姑娘心细如发,读出了我们一行眼睛里的疑问,她热情地说,狮子的温顺反映了康家生活富裕富足的精神状态。你想,就连威猛的狮子也吃饱喝足,懒洋洋的,是那样地悠闲自得,人呢?更不在话下了。还有,康家的庄园那三道防线层层严守,固若金汤,用来镇宅子的狮子岂不该高枕无忧,悠闲悠闲吗?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当然,你们是作家,是有学问的人,肯定比我们理解深刻多了,欢迎做一些补充。那导游说话挺有分寸,挺严密而睿智的。

于是,同行的一位朋友说,是不是康家为了教育后代,做人要低调内敛,做人要与人为善,才刻意把狮子雕刻成这样的形态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不由地心里一动,便豁然开朗,是啊,岂止是狮子的设计,还有门枕石上别的图案,都显示出康家的别具匠心,棋高一着的过人之处。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高在何处?

春雨润心,滋润万物,不露痕迹。你看,此门枕石的“妯娌和睦”图,妯娌俩相互体贴,和和睦睦,礼让宽容,隐喻了“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底蕴。另一幅图“拜师求读”图,年轻的后生低头弯腰,毕恭毕敬,虔诚而谦虚;慈祥的老师,手提灯笼,捋着胡须,眼神里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显然,年轻的后生夜读遇到了难题学而不厌,求教老师,其诚心诚意的高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门上清代监察御史刘毓南撰写的楹联与图案相融相生,相映生辉,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你想,耳濡目染之中,康家的子弟怎不发愤图强,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呢?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巧妙设计,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诚然,区区一个门枕石,和整个庄园的气势来比较,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实在微不足道。但康家人不放过每一道工序,设计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了精益求精,炉火纯青。譬如,那个“克慎厥猷”的匾额横幅,其渊源出自《尚书》,是周武王把蔡叔的儿子蔡仲封到蔡国市的训令(大意是要求蔡仲遵循先王之道,治理好蔡国)。此楹联是清检察史刘毓南所题,以达到代康道平规范家风家训,教育好康家后代之目的。至于刘毓南所提楹联,究竟是自动请缨,还是康家特意邀请呢?二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康家的这一建筑设计,能始终围绕注意教育孩子的远大目标,做到画中有意,意中有画,图文并茂,那巧妙绝伦的教育智慧在当下也委实难得,借鉴学习。而康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延续三四百年的历史,其根源就在这里。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解读康百万庄园:门枕石与“康百万”的教育智慧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但愿今天的家长们,能从康家门枕石的图案设计里得到启发,受到启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