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一帶一路,是近年以來中國對外的重大國策。在貿易往來、建設支援等等一系列政經行為的推進中,需要文化輸出與文化交流傳達中國形象,讓世界瞭解真實的中國、今日之中國。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由此,我們也在近年以來,看到日漸增多的服務於文化輸出與文化交流的綜藝作品。這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衛視的《中餐廳》,第一季就創下了節目為當地旅遊引流增量之最(547%),第二季更是得到了拍攝地市長、副市長應援拍攝的殊榮。

本文,我們就以《中餐廳》為例,談談文化自信、文化輸出與文化交流。

吃:有煙火氣的中西文化碰撞點

中國形象,是一個非常龐大、多元、複雜的概念。因此,在做中國形象世界傳播的內容時,必須從一個有代表性的小切口、能具象化的小命題,以小見大。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中餐廳》在傳播中國形象的破題之上,就非常到位。它選擇了“中餐”這個遍佈全球188個國家、數量超過50萬家,不但在絕對數量上位居世界首位、且在高檔餐廳數量上已排名世界第三,這樣一個世界認知度最高的中國符號作為文化輸出與文化交流的橋樑。

因此,《中餐廳》試圖去傳播的中國形象,不是一個概念中的中國,而是一個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有接受度基礎的中國,一個有滋有味有煙火氣的中國。在這個立意點的基礎之上,第二季對第一季亦進行了改版升級: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首先,選址法國。眾所周知,世界三大美食就包括了中國菜、法國菜,中國菜是東方飲食文化的代表,而法國菜則是西方飲食文化的代表。兩種菜系入選世界三大美食,不僅僅因為食物本身的精緻,亦有這種地緣文化代表的考量。因此,《中餐廳》落戶法國,本身就帶有很強烈的文化交流的屬性,它代表的是以飲食作為切口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事實上,在本季節目中,我們的確也不止看到中餐,也在第十集中看到嘉賓們到店主家開小PARTY,品嚐法式美食經典、學習法式餐桌禮儀。

其次,增加角色。文化的輸出與交流,最終總是落腳到人與人之間。除了普通的食客,第二季的《中餐廳》有意識地規劃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店主、官員、同行,同時,有意識地放大了中法夫妻、情侶、混血兒的篇幅。這就讓節目在基於飲食的文化交流上呈現更加豐富的層次,既有官方交流,又有民間互動;既有日常的交流,又有節日的儀式感,例如法國的父親節與中國的端午節的時間臨近,中餐廳特地為食客們提供節日服務。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再次,強化飲食文化交流。飲食如何作為一個文化交流的窗口?其一,有更多的展示。因此,在本季的《中餐廳》上有更多菜系的體現,比如王俊凱的川菜,代表作有水煮肉片、冰粉等;比如蘇有朋的臺灣菜,代表作有鹽酥雞、珍珠奶茶等。其二,有更多的互動。比如,教食客怎麼包餛飩、怎麼吃冰粉,中國的食物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這個可能是日常的中餐廳未必多見的,卻是一個以飲食作為文化交流窗口的節目可以考慮多放大的。

其實,歷來都有明星作為兩國文化交流大使的傳統,但那是偏官方的、非持續的,而《中餐廳》卻給了明星一個非常鮮活的“職業人設”,給了中外交流一個非常明確的場景,得以讓這種文化交流有落腳點、有持續性、也有集官方交流與民間交流的更強的包容性。

變:從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

在文娛作品中,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國民之於中國形象的自我認知,換言之,在影視史中,是國民自信的變遷史。

猶記得1994年最經典的影視作品莫過於《北京人在紐約》,當時的國外,對中國人而言既是天堂亦是地獄。作品中,一樣也有人物在餐廳工作的場景,但彼時工作的狀態、心境、待遇,是讓人感到壓抑、殘酷、百感交集的。當年,這部作品之所以廣泛傳播,便是因為作品描述的狀態是國人認為真實的、值得同情的海外境遇。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然而,當時光的輪盤轉過23年,歷史的節點來到2017年《中餐廳》第一季,2018年《中餐廳》第二季,這時,我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中國人海外境遇的書寫。在第二季的《中餐廳》中,最高頻看到的人物表情是“笑”,來自後廚的笑,來自食客的笑,節目的氛圍一片祥和、談笑風生,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信任的,雖然存在中西文化的差異,但他們可以求同存異地分享各自在生活方式、工作態度、飲食文化上的看法,沒有高低的落差、沒有優劣的區別。比如,在第十期做客法國店主家時,法國朋友說法國人非常慵懶,趙薇則說中國人非常勤勞,但中國人享受這種勤勞。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文化自信,應該怎麼表達?或許,立足於國民自信已經形成的當下,只要給到一個明確的場景,真實地展現當代中外交流的狀態,便是最好的表達。就像《中餐廳》這樣,並沒有刻意地、用力地表達文化自信,但自信的狀態便從放鬆的狀態、歡樂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種草:收官既然落點,亦是起點

儘管《中餐廳》第二季即將落幕,然而這是作品的落點,卻是文化交流的起點。

根據螞蜂窩旅行網聯合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了《全球旅遊目的地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4.5%的中國遊客表示,會在觀看某部影視綜藝後,對一個從未關注過的目的地動心。《中餐廳》第一季便是在這份報告中點名了播出後促進旅遊熱度增長最快的綜藝,熱度增值高達547%。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 數據報告:《中餐廳》第一季對拍攝地的影響

第二季也延續了第一季的局面,讓本就是法國旅遊聖地的科爾馬百度指數直線飆升,據導演王恬所說,當地政府十分重視該節目的錄製。所以,我們也才在第七期的節目中看到了科爾馬政府高層蒞臨餐廳。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 百度指數:《中餐廳》第二季對拍攝地的影響

那麼,以《中餐廳》為例,綜藝節目是如何在文化交流中給境外旅遊“種草”的呢?

首先,自然是節目對當地文化的全面展示與介紹。從第一季到第二季,《中餐廳》更加重視節目對當地文化的傳播與“種草”,比如第五期,送別張鐵林之前全員乘坐馬車環繞小鎮,一覽小鎮全景;比如第十期,走入店主家庭感受當地家庭生活。節目中,還穿插介紹當地的魅力點,比如,它是宮崎駿《哈爾的移動城堡》的創作取景地;比如,它的建築是非常獨特結構的“木筋屋”。

其次,緊跟節目熱點,旅遊類媒體、媒體類媒體、文化類媒體予以跟進,共同託舉起國民對於當地的關注熱度;再次,全體熱度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就會聯動旅遊行業策劃相關旅遊線路,並最終轉化為國民的境外民間交流熱潮。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這就是為什麼科爾馬政府會高度重視《中餐廳》本地拍攝的原因了,一檔節目會以點帶面地撬動起兩國的民間交流。在節目中,以這間中餐廳為場景,是第一波中外小規模文化交流的發源地;在節目後,這間中餐廳則將成為座標,是一波又一波更大規模的民間交流的集散地。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從節目發力、到大號傳播、再到旅遊路線開發或調整、最後延續得到國民熱度輸出的文化“種草”邏輯,雖然似乎近些年大大小小的戶外節目都能沿用,但之所以《中餐廳》得以表現出比其他境外旅遊節目更強大的“種草”能力,其原因便在於它是以慢綜藝的形式住到一個國外場景裡,有更長時間的探索、交流與沉澱,得以讓觀眾對這個地點有更多的曝光、更深的瞭解、更強的熟悉度,而這些力量都會大幅地提高從觀眾到遊客的轉化率與成功率。

1號結語

文化的本質,是一個時代的書寫者、傳播者、溝通者。站在今日之中國的時間節點,中外文化交流的書寫、傳播與溝通,則成為文化之於時代的一個重要的命題。

《中餐廳》之於這一命題的價值,便在於,它選對了“中餐”這個最有世界認知度、最有中西交流碰撞點、最有民間生活煙火氣的切入點,由此展開從民間到官方、從日常到慶典的不同層次的文化交流。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在國民自信層面,讓國人看到了、確信了國人海外生存境遇的嶄新面貌,亦是在兩國後續交流層面,有了一個明確的“中餐廳”的據點與場景,完成由點到面的長久互動。

而或許,這種文化“種草”能力的強弱,也將成為此後評價此類節目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中餐廳》的文化“種草”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