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仙岗村坐落于佛山市南海,据传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传说东晋成帝年间(公元329年),道教大师葛洪云游至丹灶仙岗。浓荫之下得一佳泉,其水清冽,可以炼丹。葛洪登上金峰岗顶,遥望东南,山环水绕,群鸟相鸣,百花齐放,实在是修身炼丹之胜地。于是,举锄劈灶,取仙岗泉水洗药炼丹。得道升仙后,遗下炼丹用的仙钵,“仙岗村”由此而得名。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仙岗村的师祖太公陈讳珍(字圭冈),由南海张槎迁入仙岗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而陈氏大宗祠便是圭冈祖祠。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离陈氏大宗祠不远处便是“葛仙祠”,里面供放着的这块毫不起眼的“石头”,就是传说中葛仙当年炼丹的石钵。听说用这个石钵装井水,3个月都不会变坏。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仙岗“仙地”目前只是个传说,可历数出自此村的读书人也有一些。“以前仙岗村人,出过很多政界名流,巨商富贾!”说起仙岗村曾经的辉煌,村中长者都很激动,“当时仙岗村在丹灶镇所有村居中是最富裕的一个了!”

据记载,一代爱国儒商陈仙洲就是仙岗人。1938年武汉沦陷,日伪邀陈仙洲效力皇军,被他断然拒绝。当年他为支持抗日,将自己在武汉所经营店铺的古玩字画拍卖,用以购买飞机,保卫武汉。其爱国之举,在武汉引起轰动。

村中最广为流传的,还有历史人物陈广文。光绪廿四年,陈广文满百岁寿辰,地方官员呈报朝廷,光绪皇帝下旨惠赐陈广文白银180万两,赐建石牌坊一座,题曰“百年人瑞”,赐封奉政大夫,候选州同。同时还建造11间大屋、1间大间厅、1间大生祠、1间村祠,占地三千多平方米。

仙岗村呈半环形走向,分东、南、西三大片。其中,祠堂就有俭堂大夫祠、陈氏大宗祠等10多处。此外,还有清代私塾、清末民初旧商铺等。最出名的莫过于有着“仙井”之称的“蟹眼双泉”。

泉眼井口为0.45米,井内水深0.65米。泉水自井框边小口流出,经井边的洗药池后流出至附近的荷花塘中,因此泉眼居左侧,且古今的井框和周围的条石均为花岗岩石,自古至今称之为“雄”蟹眼泉。而“雌”蟹眼泉,在1959年时仙岗村修路被埋。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2012年丹灶镇政府出资投入300余万元将“雌”蟹眼泉重新开挖。如今,村民们都形成了好好保护蟹眼泉的信念。

蟹眼泉的灵验,还有他为村里男女牵起的姻缘。据村里人回忆,村里的单身男女若要求得好姻缘,一定要到“千年社稷”碑旁的青狮树许愿,然后喝一口蟹眼泉水,上天就会为他们准备一桩好姻缘。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慕“霸王餐”之名来仙岗村的游客也不少,秋天气候干燥,最适合吃一些润燥的食物啦,用村中盛产的霸王花做的“霸王餐”,具有滋阴、清润的功效。“三蒸三晒”是蒸霸王花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可以去掉霸王花的寒气。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的“烧番塔”盛会!相传,烧番塔在丹灶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村一史」·仙岗村——“炼丹”胜地,慕“霸王餐”之名

相传烧番塔活动源于古代劳动人民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中秋秋收后用砖瓦筑塔,用稻草等燃料点火燃烧,火焰和火星从塔身和塔顶喷薄而出,场面壮观。

亦有传此活动是由明朝抗金战争期间为传递战时信号而发明,后因人员迁徒而流传且演变成民族活动。

如今,每逢中秋节当天,仙岗村内村民大大小小均会在村内番塔边围成里外几层人,往直径1.8米,身高3.8米的番塔内添加稻草柴火,一边将火烧旺并不断搅动塔内火星上升,祈求生活工作如火般兴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