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据《大岭村志》记载,大岭建村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原名“菩山村”,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建大岭圩,从此得名为“大岭”。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许姓开村,到南宋绍兴年间陈氏始祖陈遗庆,自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生息繁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01陈许之约—各领风骚数百年

陈、许二姓太祖留下了禁约石碑如今安放在陈氏大宗祠的广场一侧,记录下太祖当年的约定。碑记曰:“启看我大岭乡陈许二姓聚族而居,历数百余年如同一家,相安无异。今为保存土地物业以免他日凋零,合议计划特出此禁约。”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从碑记条文来看,陈、许两太祖共同致力于大岭村的繁荣昌盛,为免日后出现不孝子孙败坏祖业,两位太祖相约立下规矩传子孙后代,叮嘱子孙遵守约定。

随着时代交替,陈氏一族发展壮大。根据《陈氏族谱》的记载,陈氏族人前六世均是单传,人丁单薄,自七世陈理明起,孕育出四人,其中陈景华早逝,陈景定纳入军户,陈景茂(草塘公)和陈景新(两塘公)留在大岭村繁衍后代,这二人的后代宗支壮大,至明代开始功名辈出,在明清时期,大岭村出了多名进士、举人、秀才,后代各领风骚。

明清两代分别出现陈昊贤、陈仲良两个官宦世家,如今村内保存的陈永思堂花园,就是陈仲良家族的宅第,当年藏书之丰,一度传为岭南佳话。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陈永思堂花园

02宗祠古迹—寻找遗失的记忆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是大岭村村落整体格局特色。大岭村整体傍水而建,村落居民有序地排列在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基本呈半月形布局。大岭村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一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沿着古街这条“主心骨”走,可以深入到古村的“鱼骨”格局处古街由五条石板堆砌成3米-5米的宽度,许地街、文明街、中兴街、昇平街、龙津街、繁华南街、安和街、龙津商业街一一相连,延绵400余米。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大岭村是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村内有古石桥跨于河上;古塔立于村西南角;具有大规模木雕特色的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在村中比比皆是。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蚝壳墙

古村中最为密集的古建筑群位于村落的西北角水口位置。玉带河延伸至与砺江涌交汇处,横跨了两座古桥,其中龙津桥旁建有大魁阁,其对岸即为建于明代的显宗祠,古桥、古塔、古祠形成了水口古建筑群,在岭南村居中颇为少见。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建于南宋的陈氏大宗祠“柳源堂”,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门口广场东侧竖立5对旗杆夹,全用白麻石砌成。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显宗祠”,又名凝德堂,是陈氏九世祖祠,清乾隆辛酉(1741)重修,占地1632平方米,匾额是明万历甲辰(1604)进士,巡按御史王命璇题书。该祠为三进两天井结构,头门四层莲花斗拱,山墙有砖雕,梁柱以木雕装饰,在缠枝花图案中穿插有鱼、虾、蟹等。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龙津桥是一座古老的桥,建于清康熙年间,由红色砂砾岩砌成,一墩两孔,横跨在玉带河上。桥面两侧各有16条望柱,15方栏板,刻着卷草和暗八仙法器图案,在北侧西端一方栏板上镌有一西洋人作捧盘跪献的姿势,更显独特。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位于龙津桥边的大魁阁塔,始建于清光绪甲申(1884),三层楼阁式,砖塔麻石基座,青砖塔壁,平面呈六角形,塔顶成六角攒尖,高约20余米。底层门额“作镇菩心”,为清咸丰九年己未科探花,礼部左侍郎,顺德人李文田所题。二层南面窗额“司命司忠”,则由清道光三十年庚午科榜眼、翰林院编修,大岭村人许其光题书。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03贞寿之门—见证独立自强女性

位于村北口的“贞寿之门”,四柱三门三楼的石牌坊,为表彰陈华达之妻蔡氏、妾冼氏二人,守节教子成人,同时寿享百龄而立。据楹联中的记述,这四个字是光绪皇帝所赐的御笔题书。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据记载,南宋理宗赵昀年间有位名叫贞姑的人,人称桂姐,桂姐之兄早逝,遗下妻子和一岁的儿子洪茂。不久桂姐父母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寡嫂、桂姐和洪茂三人。几场丧事之后,家庭经济已经十分困难,17岁的桂姐婉拒上门的提亲,决定终身不嫁,与嫂嫂共同将洪茂抚养成人。期间历尽千辛万苦,使得大岭陈氏得以延续至今。桂姐和其嫂嫂因此深受陈氏后人的感激与怀念,村里的姑婆庙就是为纪念她俩而建的。

一村一史大岭村-各领风骚数百年,仅源当初的禁约?

大岭村历史上还存在过一个自梳女群体。过去封建礼法苛严,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为反抗封建夫权,矢志不嫁,或与女伴相互扶持以终老,她们居住的地方叫做“姑婆屋”,在大岭村就有这样的姑婆屋。

其中有位90高龄的“莲姐”,长期在香港为人帮佣,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近20万血汗钱捐给了家乡,用于修缮历史文物和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还有一位叫“开姐”的自梳女,解放后担任过大岭村的村长和党支部书记,为家乡工作了30多年,深受村民好评,这些自梳女如今都不在了,但他们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永远成为大岭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