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的「C位」屬於誰?——故事王和段子手你值得擁有

課堂中的“C位”屬於誰?——故事王和段子手你值得擁有

之前說到關於知識類、態度類的講師就會佔據“C”位成為課堂中的焦點,技能類的則要將“C”位變為學員。

那在這個過程中講師需要如何做呢?

其實這是根據課程內容所制定的,在日常的培訓中會基於課程內容的不同、對象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課堂呈現和實施的方式。用培訓的專業術語來說那就是採用相應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含義均會有所不同,建構主義教學大師梅瑞爾早期提出了一個關於教學策略的描述性理論,認為策略有基本呈現形式(PPF)、輔助呈現形式(SPF)和呈現之間的聯繫(IDR)。基本呈現形式由講解通則、講解事例(例子)、探索通則(回憶)、探索事例(實踐)構成。

課堂中的“C位”屬於誰?——故事王和段子手你值得擁有

從中可以瞭解教學“動作”基本就是“講解”和“探索”,如上文中提到講師的講解可以用AGC模式,學員探究可以用SSCE模式。

AGC模式中,“A”Argument是指論點,即想要闡明的內容是闡述的關鍵要點。在傳統的講授式培訓中“A”甚至包含了一切“要點”。

“G”Grounds是指論據,這是最為主要的部分用以說明“A”論點的部分。

“C”Conclusion是指結論,是“A”的另一種說法。

因此AGC模式也被稱為“總分總”模式,“總分總”的模式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從小開始學習語文的時候,老師就會灌輸這個概念,也會被要求在寫作時採用這種模式。雖然這個模式被灌輸了這麼久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依然存在著很多錯誤。論證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卻也是我們最易出現錯誤的部分,例如:

(1) 概念解釋錯誤

當被問到“行動學習法培訓”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們通常的解釋就是透過行動實踐學習。

但是這個解釋會給到別人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這樣的行為不利於我們課程的講授,學員可能會是滿臉迷茫的狀態。

課堂中的“C位”屬於誰?——故事王和段子手你值得擁有

那如何解釋才是正確的呢?即在一個專門以學習為目的的背景環境中,以組織面臨的重要問題為載體,學習者通過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任務、項目等進行處理,從而達到開發人力資源和發展組織能力的目的。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闡述、解釋。

(1) 把觀點當成論證

當被問及90後員工是怎樣的時候,接收到的回答便是以自我為中心。細問為什麼,得到的答案會是他們缺乏團隊意識,太過自我,只考慮自身利益。

這段話好像說了很多內容但是並沒有做真正意義上的論證。純粹是個人觀點,沒有說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具體表現,沒有實際案例來佐證,一直給出個人觀點,這樣會容易引起學習者的反感甚至現場若是有激進的學員可能會引起爭論。

(2) 只談觀點、結論,沒有論證

這種講授方式就相當你做一道應用題沒有解題過程只有答案是一樣的,好比有人問1+1=2嗎?按照從小的教育你會很自然的說是呀,毫無疑問。但是在不同的前提條件,答案就不一樣“十進制”中,一加一等於二; 而在“二進制”中就不是這樣了1+1就變成10了。所以沒有解題過程的答案就是在“耍流氓”。

AGC是一個閉環的模式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簡單明瞭、邏輯清晰、內容詳實、呼應主題,不要過多的發揮容易跑題。

對於愛講故事的、會講段子的人而言可以好好利用這一特質,將“G”變化為“S”或將“S”變為“H”。

將簡單的論據變更為一則故事讓學員自己去體會領悟,這樣的操作甚至可以免去“C”,當學員已經領悟了故事的精髓的情況下就不必多費唇舌,而段子手的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就老司機模式開啟,帶著學員飄逸、超車,將樸素的故事變得幽默感十足,讓學員的思維隨著他轉。在這種幽默環境中學員早已領悟內涵也就不需要再去重點強調,否則反而容易降低現場high點。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一開始就以故事或段子的方式開場引起學員的注意,讓他們完全為你所控,然後順其自然的導出你的結論,讓他們不得不接受。

AGC模式可以有多種變化,要想能夠用好AGC並且掌控全場,那還是要鍛鍊自己不想成為故事王/段子手的講師不是好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