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銷售人員在接觸客戶的初級,往往希望通過自己對產品和服務的介紹,獲得客戶的信任,最終售賣出產品。

然而,潛在客戶無論是首次接觸還是二、三次接觸,都會有以下三種猜想:

1. 銷售是哪裡獲得的聯繫方式

2. 這是電話銷售,希望我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3. 肯定要通過優惠、降價等方式催促我購買產品

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而這三個思維定式作為大部分人對銷售的思維定式,一旦客戶聽到他預想的內容,內心就更加提高了防範。最終,單純只介紹產品和服務的銷售就很難獲得訂單。

那麼,銷售人員應該如何贏得客戶的好感呢?以下4個訣竅,幫助你掌握最佳的建立信任的方法。

1. 氛圍因素:突破陌生感,贏得贊同和認可

(1)電話銷售

在同樣接聽電話過程中,客戶對直接的產品推銷以及服務的售後調研的接受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推銷產品前,先設計一個簡單的話術,詢問一下消費者在最近一次使用過程中是否滿意,針對產品有什麼建議等。

這個詢問的過程,既讓客戶表達了他對產品和服務的看法,讓他感受到被尊重;又能夠通過這個交流環節,打消客戶的心裡防線,願意進行產品和服務的進一步交流。這時,我們營造的氛圍,就不是簡單的銷售氛圍,而是基於企業需要消費者寶貴的意見,才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的氛圍。

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2)面對面拜訪

而面對面溝通時,氛圍的因素就需要考量更多的維度。例如會談的場地、銷售人員的服裝、其他干係人的體驗感等因素。這就是在4S內,你總是看到穿著精緻、職業的銷售人員,服務周到的茶水、糖果。甚至在旺季,4S店還會邀請適合女性的搭配沙龍;適合孩子參加的手工小活動等。一切都是為潛在客戶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吸引更多客戶逗留店內。

2. 稱呼因素:人際溝通以非正式場合的稱呼為主導

如何稱呼客戶,需要銷售人員分場合分時機。在正式場合,例如開正式會議、講解正式方案時,正式的稱呼“劉總、張經理”此類帶有職務的稱呼,是給予對方的一種尊重。但是,若想拉近雙方關係,在日常一對一溝通中,就需要非正式的稱呼“劉姐、張哥、老鄉”這一類建立人際關係的稱呼。

但是,在職場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被稱為“哥/姐”,一來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心理距離,不希望自來熟的攀親帶故;二來你不知道對方的實際年齡,叫哥或姐對方未必認可。因此稱呼一定要注意,不能一概而論。

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3. 低姿態因素:爭取對方幫忙或指教

在客戶與銷售信任程度中,客戶願意找你幫忙,或者願意幫你忙,就已經是信任度很高的關係了。因此,可以利用讓客戶幫你解決一個舉手之勞的心理狀態,贏得客戶的信任。例如,詢問客戶購買的某物品的場所等。既稱讚了對方的品位,又讓客戶放鬆了警惕,讓銷售的對話能夠自然輕鬆進入正題。

另一方面,在溝通中若以請對方指教的態度交流,就能在語言中營造出降低自己的地位,抬高對方的地位的心理場域。讓對方感覺受尊重,讓對方感受到主導權。願意更多地對銷售談論自己的行業、公司的現狀等背景情況,最後在融洽的溝通場景中邀約成功。

4. 投其所好:用右腦思維,尋找興趣點,投其所好

港劇《再創世紀》中,男主角賀天生用一副畫作為敲門磚,敲開了比列基金公司的大門。比列基金公司的這位負責人凱斯愛好美術畫作,於是尋求投資的賀天生尋找到市場上很難獲得的非賣品,提前送給凱斯,讓其非常開心,從而爭取到進一步開誠佈公當面洽談的機會。也為之後的合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客戶的好感,不是靠讓利、資源支持就能獲得的

因此,在銷售與客戶溝通中,開場白不應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而應該從右腦角度,先破冰打消雙方的距離感。因此,銷售人員不妨從客戶感興趣的事情,如愛好、習慣、辦公室擺設等開頭。也可以從客戶自己的職業、公司的客戶、公司發展等對方熟悉的領域進入深度的討論過程中。

贏取客戶的好感,是贏取客戶最終消費決策的第一步。獲得好感和信任,才能促成之後的需求確定、推薦產品和消費決策。因此,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銷售來說至關重要。

以上文章內容,由培訓愛好者原創,如果你也有自己建立良好客戶關係的秘訣,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