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校门口小吃摊"红火"卫生堪忧!家长呼吁给孩子一个健康环境

一辆推车、一口铁锅、一个液化气罐、几个不锈钢盆,再加上“五花八门”的调料和各式各样串好的涮品就是一个麻辣串小吃摊的全部家当。然而,这样“独具特色”的小吃摊在吉安市中心城区一些学校的门口却随处可见,且食者云集,生意“红火”。然而,这些尽享“独特美食”,品尝“舌尖美味”的食客们在“先尝为快”的同时,殊不知这样的路边摊食品对身体有啥危害?

吉安校门口小吃摊

吉安市中心城区一些学校的小吃摊前学生扎堆

记者调查:学校周边“无证”小吃摊“泛滥”,食品安全成隐患

3月26日至3月28日,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连续三天随机暗访了吉安市中心城区的几所学校,多数学校附近都会有一些路边的小吃摊,这些路边摊卖的东西“品种齐全、花样繁多”,有油炸、麻辣烫、酸辣粉、水煮等等,并且价格低廉,便宜的五毛至一块,贵的也就五、六块。很多学生认为学校食堂的饭菜又贵又不好吃,还不如在外面吃,选择多且口感好。

记者在中心城区的学校门口看到,每天中午和下午的两个放学时段,许多学生放学后都纷纷在一些流动小食摊前驻足,选购着各种食品。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等着摊贩装食,一两元一份的油炸小白菜、香蕉、土豆、炸火腿肠,配上摊主自制的辣酱、调料、蜜汁是学生的最爱,还有荤素配套、生熟混搭,在配上一碗“密制”汤底的麻辣烫也让学生们爱不释手……

然而,暗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小吃摊的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令人瞠目结舌。在青原区某实验学校门口的一个小吃摊发现,摊位上放着已经串好的火腿肠、丸子、蔬菜,所有作料都没有遮盖,厚厚的一层油渍挂在不锈钢锅边,串食品的竹签也是循环使用的。只见摊主从布满灰尘的桌子上拿起一个夹子,在锅里不停的搅拌,加作料时直接用手,摊车台面上放置的一块抹布也难看出颜色,摊主不时用这块抹布擦手或抹台面。记者在现场十多分钟,摊主一连煮了七八份食材都没有换过汤底,更别提洗锅了。“这些麻辣烫,我们自己从来都不吃的,因为这东西太脏了......”曾经卖过麻辣串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街边卖麻辣串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一锅汤会用好多天。在暗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小吃摊都没有经营许可证,当问及健康证的时候,多数经营者竟然不知道健康证是“啥东西”。

吉安校门口小吃摊

小吃摊食品裸露在外

家长期盼:取缔学校周边小吃摊,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

在几天的暗访调查中,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家长们对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忧心。而对于这种状况众多家长表示很反感、很无奈,但也只能劝导自己的孩子少吃这些零食。家长王女士说,她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特别喜欢吃学校门口的烤香肠和小零食,偶尔还会吃得肚子不舒服。她多次提醒和教育、劝导儿子远离这些“垃圾食品”,但儿子还是会偷偷买。“那些零食就摆在路边摊上,来往车辆、行人带起的扬尘全都落在上面,夏天的时候苍蝇在食物上乱飞,看上去很不卫生。”王女士说。

家长韩女士说,她的儿子放学后经常买学校门口的零食,回到家里就不饿了,晚饭随便吃几口了事。“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些东西既不新鲜,又不卫生,吃多了影响生长发育。我平时都不给他零花钱,但他仍然会用压岁钱去买着吃。”韩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众多家长认为,学校门口的流动小吃摊的设备比较简陋,卫生条件差,食材质量没保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吃多了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同时助长了孩子乱花钱的习惯,建议相关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取缔学校门口的流动小吃摊。家长周女士说:“虽然我们家长和老师都教育孩子少吃零食,但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我希望这些小吃摊离学校门口远一点,如果能彻底取缔这些小吃摊,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环境那就更好了。”

专家提醒:路边小吃摊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堪忧,应到正规商场购买

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表示,这些路边摊的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令人堪忧,食品中大多添加了有害成分,并例举了路边摊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他告诉记者, 受利益驱使,不少摊贩或海产品零售商为了使海产品看上去新鲜、保存时间长,常常会使用国家禁用的工业碱、福尔马林发泡。据了解,工业碱价格比食用碱低,但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福尔马林即是40%浓度的甲醛溶液(多用于标本制作防腐、定形),由于能使海产品保持原来的新鲜状态,并加强了韧性,给人以新鲜质优的感觉,故商贩常用其浸泡海产品。这些“保鲜产品”被人们食用后会损伤人体的消化道、胃黏膜,给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带来非常大的伤害,甚至诱发癌变。

吉安校门口小吃摊

食品色泽亮丽

此外,还有一些商贩为了让食品色泽亮丽,会在食品中添加少数的吊白块,吊白块是一类漂白剂的俗称。食品加工添加吊白块分解产生的甲醛,具有增加食品弹性漂白食品的作用。但使用后,会有相当的甲醛以及亚硫酸盐残留在食品中。甲醛具有神经毒性,且是强致癌物,而亚硫酸盐会破坏维生素B1,影响生长发育,易患多发性神经炎,出现骨髓萎缩等症状,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专家透露,暂且不提一些添加有害的成分,仅反复煮沸的汤料就能产生致癌物质,甚至更有“黑心”商贩为防止食客吃变质肉丸后拉肚子,在汤里加止泻药。这一系列的食品卫生问题,给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吉安校门口小吃摊

小吃摊食品卫生问题堪忧

专家建议,人们最好不要购买街边小商贩的食品,如果嘴馋,可以自己到超市或是正规商场购买,回到家后自己烹调,这样不仅健康放心,也更加经济实惠。

执法部门:一直在监管、在治理,但难以彻底解决

青原区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辖区校园周边小吃摊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之前没有接到过这方面的反映,下步会立即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处理。此外,针对治理校园周边小吃摊的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城管执法部门。

庐陵新区滨江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辖区学校周边的流动小吃摊扎堆的问题,我们组织过多次专项整治,并定期安排人员蹲守,但是这种摊点流动性比较大,商贩时常跟我们“打游击战”,光靠几次检查整治根本没办法彻底杜绝。建议要整理校园周边小摊贩的问题,学校要建立机制、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远离问题零食。这样,学生不去买,小摊贩就没有了市场。

实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该市多次组织过专项整治,涉及的部门有市监、城管、社区、学校,大家都在管,都在治,但为何总是管不到位,为何问题依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