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云36 决战艾因贾鲁特

身在大马士革的怯的不花得知马木鲁克军队兵进巴勒斯坦并向北移动后,起初有些犹豫。这是不难理解的,他手下的军队太少,而且并不都是蒙古人——不但有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盟军(大约500人),甚至有刚刚在战争中被收编的叙利亚当地士兵。但最后怯的不花仍然决心迎战,立刻聚集叙利亚各地的蒙古军,亲自率军南下,率先在离艾因贾鲁特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就战场位置的选择上看,蒙古军占据了有利条件。艾因贾鲁特位于吉尔博阿山西北角的耶斯利河谷,今巴勒斯坦的吉多纳村,距今约旦河左岸的贝桑西北 15 公里处。艾因是一条泉水,吉尔博阿山麓有一条河,名纳西尔·贾鲁特河,河水为蒙古骑兵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耶斯利河谷为蒙古人提供了良好的牧草,吉尔博阿山可以保护蒙古军侧翼的安全。蒙古人选择在艾因贾鲁特静待马木鲁克军队的到来。怯的不花希望马木鲁克军走狭窄且多岩石的哈鲁德河进入耶斯利河谷,在艾因贾鲁特与马木鲁克军队决战。


蒙古风云36 决战艾因贾鲁特

艾因贾鲁特会战

但是,马木鲁克军队却在十字军的指导下绕道卡梅勒山,来到吉尔博阿的后山,临近艾因贾鲁特之后,拜伯尔斯率先锋军登上吉尔博阿山邻近的莫雷山冈,发现蒙古军在艾因泉水附近,蒙古人也发现了马木鲁克向他们逼近。拜伯尔斯察觉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危险,立即派人告知统帅主力的库突兹马上后撤,马木鲁克军成功脱离了蒙古人的包围圈。

马穆鲁克军队在叙利亚与尼罗河三角洲饲养他们的马匹,然而他们仍然需要从阿拉伯半岛与北非进口大量马匹。马穆鲁克人的战马要比蒙古人的好,这是因为他们使用的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身高腿长,冲刺速度极其惊人,耐力也不错。稍后忽必烈派往波斯觐见旭烈兀汗的常德对阿拉伯马的评价就是,“龙种马出西海中, 有鳞角, 牝马有驹不敢同牧, 被引入海, 不复出”。另一种马穆鲁克军队使用的马匹是来自北非的昔兰尼加(今利比亚东部)马。这种马仅次于纯种的阿拉伯马,其外形与纯种的阿拉伯马极为类似,非常漂亮。同时,它们的腿极其强健有力,适合在崎岖的山路中行进,这对于任何军队来说自然都是个很重要的优势。

不过,作为农业社会的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与叙利亚地区缺乏牧场,这意味着马穆鲁克王朝不得不采用耗费高昂的饲料(大麦或者三叶草)喂养马匹,这就限制了骑兵的规模,迫使素丹依靠相对少的骑兵精英去面对作为骑马民族的蒙古人。即使是马穆鲁克的一位精英骑士通常也只有一匹战马,虽然往往携带有一两匹运送行李的骆驼(每一位参与军事远征的马穆鲁克士兵至少都可以得到一头骆驼。有时,马穆鲁克士兵也可得到两头骆驼,而哈勒嘎等非马穆鲁克士兵却只能两人拥有三头骆驼),但其进军速度终究不能与人有数马的蒙古骑兵相垺。至1260 年9月3日,马木鲁克军队从西北方沿着耶斯利河谷进入战场展开,怯的不花的蒙古军和库土斯的马穆鲁克军队主力于三英里宽的艾因贾鲁特河谷展开会战。

马穆鲁克军队的战斗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经过训练合格后的马穆鲁克全部都成为重骑兵。他们的头盔是用精钢打造的,身上穿着用钢丝密织的锁子甲。跟欧洲骑士相比,他们的装备要轻便得多,但是防护效果并不逊色多少。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穆鲁克的强弓射程远,穿透力强;至于大马士革弯刀更是天下闻名的中世纪三大名刀之一。

蒙古风云36 决战艾因贾鲁特

马穆鲁克骑兵头盔

蒙古风云36 决战艾因贾鲁特

阿拉伯马

与蒙古骑兵相似,马穆鲁克骑兵同样强调骑射。在作战时,马穆鲁克骑兵通常先采取守势,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形,用强弓一起齐射打击进攻的敌军,这等于抵消了蒙古骑兵机动性的优势;等到敌人的阵形散乱以后,马穆鲁克骑兵才开始后发制人,发动攻击。这时马穆鲁克骑兵会以严整的队形冲向敌阵,接近敌人时他们会先再施放一拨弓箭,然后冲入敌阵,用长矛或马刀与敌人格斗。马穆鲁克骑兵的刀法极其出色,他们可以在策马疾驰时劈中悬挂在空中的一颗蜜枣。从这个意义上说,马穆鲁克军队不像典型中世纪中东军队,反而在军事技能、战术方面同蒙古人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天清晨,狡猾的库土斯甚至在艾因贾鲁特战场上设置了一个陷阱。他把军队埋伏好,自己带着少量士兵骑上马出动诱敌。悍勇的怯的不花果然中计,他“象火海般地前进,对自己的力量和兵力充满了信心”,身先士卒发起进攻。“蒙古军进攻,射箭;库土斯躲避开,逃跑。蒙古人大胆地追上来,杀死了许多密昔儿(埃及)人”。当蒙古军队进入埋伏地点时,马穆鲁克人从埋伏处三方面杀将出来,向蒙古军猛扑过来。

蒙古风云36 决战艾因贾鲁特

马穆鲁克骑兵的冲锋

即使这只是一支蒙古军偏师,即使马穆鲁克军队可能在人数上占有很大优势,战役仍然十分激烈。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数量丝毫不占优势的蒙古骑兵竟然冲散了马穆鲁克军队的左翼。库土斯迅速重整军队并对蒙古人发起反击,可是蒙古军队又发动了第二次冲击,几乎又将马穆鲁克军队击溃。孤注一掷的库土斯只好亲自上阵,他再次重整军队,并高喊:“啊,真主安拉! 帮助你的信徒库土斯去打败蒙古人吧!”随后自己朝着蒙古军队杀去。片刻之后,他的部下也紧跟着冲了过去用弯刀同蒙古骑兵进行激战。这时,马穆鲁克骑兵开始展现他们突出的攻击力。原因很简单,以骑射见长的蒙古骑兵其实不擅长近距离格斗,他们在与经过严格训练的马穆鲁克骑兵较量刀法时占不到任何便宜,这是因为如果可能的话,蒙古骑兵总是倾向回避白刃战,而情愿用箭杀死敌人和他们的马匹。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时候,蒙古人才不吝惜使用他们的马刀。

正当两军战斗到了白热化的时候,怯的不花手下的(叙利亚)霍姆斯士兵临阵脱逃,导致蒙古军军阵大乱。双方从清晨肉搏厮杀到中午,蒙古军队最后抵抗不住而崩溃,向不同方向逃窜。一部分逃到附近的山顶试图进行抵抗,很快为拜伯尔斯的军队追上并消灭;一部分被当地居民抓住并杀死;一部分在河边的芦苇丛里避难,结果为马穆鲁克人放火烧死。

至于蒙古军的统帅怯的不花,他仍然骑马冲去拼命砍杀左右之敌,给予马穆鲁克军队有力的打击。周围的蒙古人徒劳地劝他撤退,他不听这种劝告,反而告诉那些人,“不应当让汗王过分伤心于一支蒙古军队的丧失。他可以设想到这只是在一年内他的兵士的妻子没有怀孕,他的马场内没有生驹……”最后,“尽管士兵们都离开了他,他继续与上千的人作战,最后因马跌倒而被俘。” 当他被带到库土斯面前时,他嘲笑马穆鲁克克苏丹:“我终身是君主之臣,不像你们是君主的谋杀者”,并威胁,“一旦有关我的消息传到旭烈兀汗处,他的债怒将象沸腾的大海,从阿塞拜疆直到密昔儿「的一切」将被蒙古马蹄踏平,密昔儿的沙子将被装在马囊中带走。旭烈兀汗有象怯的不花这样的光荣骑士三十万人,我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随后,他被杀身亡,蒙古军至少战死了数千人,几乎全军覆没,残部向北溃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