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婚

1

年輕人的不婚是一種常態

中國結婚對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民政部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是301.7萬對,相比5年前的428.2萬對,結婚率下降了29.54% 。

數據證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晚婚或者不婚。

小姨今年30歲的年紀,即使天天被她媽媽逼婚,她還總是那句話,結婚幹嘛,還不如自己來得逍遙自在。

她是挺逍遙的,政府單位的鐵飯碗,自己有房有車,三天兩頭的假期,這個月在北海道自駕遊,下個月說要去樂山看大佛,沒有工作的日子都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浪。

她說:“兩個人在一起難免會有吵鬧,這麼逍遙的日子不自己爽,難道還要這個男人來添堵不成,我可不願意。”

就像戚薇的那句經典臺詞,“你給我聽好了,男人對我來說是沒用的,因為錢我會賺,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要是有個男人我還得給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庭,自己打遊戲打得樂呵呵我都氣得半死,給我劈腿劈出個聯合國來,我還得滿世界的給他滅小三,把他放進我戶口本我都嫌浪費一頁紙不環保。”

女孩們都這樣,男孩又何嘗不是,我一男同學,跟我差不多年紀,二十六七歲,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在父母眼裡是該成家立業了。

可他至今沒有女朋友,他也到不慌,跟他坐下來閒聊的時候,問他為什麼還不找個女生把自己給收了。

他說:“我不願意到了年紀就結婚,我要等一個奇蹟,等一個我剛好喜歡她,她也剛好喜歡我的人出現。”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經濟獨立,崇尚自由,不願意被父母的那一套婚姻觀綁架,也不願意被束縛在那該結婚就結婚的言論裡。於是我們總是揚言,這輩子都不嫁或是這輩子都不娶。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婚

2

或許只有那個叫愛情的東西才會讓兩個不想幹的人走到一起

我們不願意結婚不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也不是因為害怕對方成為自己的累贅,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

跟朋友曉霞聊天的時候,她說:“在別人看來,我是不願意結婚,實際上是我還沒有遇到可以一起走一輩子的人。“

曉霞今年26歲,旅遊行業的計調,在這個三線小城,年薪七八萬,一年出去旅遊兩次,出省又出國的。但是有點宅,沒什麼男性朋友,身邊那些男孩也知道自己的情況,很難把目標放她身上。

家裡的父母著急,隔三差五的給她介紹相親對象,她也見,可是見了那麼多,就是沒有一個合適的,不是雙方無話聊就是對方在尬聊。

她說她喜歡扶搖和長孫無極的愛情,她希望遇到的那個人能夠尊重自己,也能夠幫助自己,她說我不需要他做我的天下,我也不要做他的天下,我只需要我們互相扶持,然後又彼此獨立。

互相扶持,又彼此獨立是我們這代人對愛情的嚮往,因為我們希望的是找一個價值觀相同,三觀相符,互懟還能覺得有水平的人跟自己一起走完餘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婚

3

其實我們之所以口口聲聲的不婚,只是想等那個對的人出現

兩個人能聊到一起太重要了,他總能接上你拋給他的點,並且又拋回來一個,有來道去的,像說相聲一樣,這個過程中,你還能一直笑,能做自己,不用裝,能開玩笑,能互相岔到一起的狀態,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愛情。

我們總是不相信偶像劇裡的灰姑娘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變得優秀,最後遇到了白馬王子。我們總是覺得這樣的故事只會出現在電視劇裡面。

但是當你把自己變得優秀的時候,圍繞在你身邊的總是那些能和你匹敵的人,就像我的朋友曉霞一樣,把自己變優秀了,可以濾掉一部分跟自己不匹配的人。

當然把自己變得優秀的同時,你也要積極走出去尋找你的蓋世英雄。

芳玲和他男朋友是在跑團的微信群裡面認識的,她說還沒跟她男朋友見面的時候,就看到了他在朋友圈的生活狀態,喜歡看書,愛跑步,喜歡游泳,愛出遊,朋友圈永遠都是一副積極生活的樣子。

比起那些不是宵夜就是酒吧,不是遊戲就是負面情緒的朋友圈。這個人很吸引她,本來就是一個跑團的,那就更好約了,於是她鼓足勇氣約男生一起跑步,男生自然是沒有拒絕,才會有後來的故事。

芳玲說:“後來她問男朋友為什麼會答應一起跑步的事情,男生的回答是,看到你的朋友圈,覺得這個女孩是跟自己三觀相符的人”。

我們要遇見那個對的人就要融入到那樣的圈子裡面去,我們不是不婚,而是還在尋找。我們願意把自己變得更好,然後找一個更好的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婚


知乎號請關注:Money·Yang

學習寫作之後再分享寫作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