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人们都希望自己聪明,更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人的评价或许要客观一些,但是有时也不尽然,尤其是当你春风得意之时,人们有些赞誉之词或许是言不由衷的。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我觉得悟性好的人应该算是聪明人。孔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意思是"有的人一生下来就知道做人的道理,有的人经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要下苦功才知道。" 我没见过一出生就能明白很多做人道理的人。大部分人是通过学习才明白做人的道理。

其实悟性好只是成为聪明人的一个前提条件,明白事理又能做对事情才是真的聪明人。为此有人将人分为真聪明、假聪明,

我以为爱显摆的人不能算是真聪明,三国演义中就有很好的例子。主簿杨修在曹操身边屡屡猜出曹操的心思,他自鸣得意、四处宣扬,却没想到会犯了曹操的大忌,终于招来杀身之祸。杨修不断地卖弄聪明其实是在做蠢事。相比之下刘备在曹营的做法就高明的多。一日曹操在自家与刘备青梅煮酒,曹操对刘备说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怀疑自己的野心被曹操看破,心中大骇。吓的手一抖竟将筷子掉到地上。恰在此时天空响雷,刘备随机应变,故意说惊雷把自己吓得将筷子掉到地上。刘备的聪明机智尽然将生性多疑的曹操给糊弄过去。如果刘备听到曹操对自己的评价,得意的哈哈大笑,并说:"那是,那是!"恐怕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蜀汉了。

我以为在复杂而且危险的局面下,能够迅速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解决危局的人,可以说是聪明人。比如唐朝名臣狄仁杰,受到酷吏来俊臣的诬陷,他和几位同僚一同蒙冤入狱。狄仁杰在酷吏面前自知无法辩白。循当时法律:"一问即承反者列得减死。"狄仁杰在狱中未曾受刑就招供了。因此大牢放松了对狄仁杰的看管,他乘机将自己的冤情传给家人。其儿子持狄仁杰所书状子上告鸣冤。武则天得知后,召见狄仁杰问道:"你没有谋反,为什么认罪?"狄仁杰答道:"我如若不认罪,定会在狱中被拷打致死,又怎能活到今天为自己辩白?"狄仁杰运用法律知识和自己的智慧,挽救了自己和同案官员的生命,并成功的脱离冤狱。

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有人以其个人取得的成就来衡量,这个方法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然。一个人今天当省长了,就说他聪明,如果明天他进了监狱了呢?今天某人创业成功,成为大老板就说他聪明,但是如果明天他的企业倒闭了呢?

其实说到人是否聪明,大部分人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人们来到世上就如同小米倒入沸腾的锅中,粒粒小米上下翻腾,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每一粒小米的运动轨迹,就好像是一个人一生命运的起起伏伏。一个人能成功,除了自身的基本素质,还需要各种机缘巧合。而有些机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能够上了锅沿的小米总是极少数。

一般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成功的方面,都有值得自己骄傲的、自豪的事情。同样也会有不少失败或者挫折,每当失败或挫折时,往往是自己在不自觉中做了糊涂事。人们在工作期间最为常见的是,未能处理好上下左右某些方面的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其次才是具体事情运作中技术层面的问题,如驾驶员违反了交通法规、操作工人违法了操作规程。

人们退休后由于不再竞争,人事关系方面的烦恼自然大大减少,但是有的老年人总是陷入各种不愉快的回忆之中,使自己的心情郁闷,心情所致常常对眼前的各种事物都有负面的看法,从而进一步加重了自己郁闷的心情。老年人应该将一切看得更开些,相对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情,其他的并不重要。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一味地生气才是在做糊涂事啊。

老年人要学会放下,不要过于较真,不要总回想那些早已经过去,且无法重来的事情,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要明白自己的时间并不富余,应该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能够做到这点的老年人,就算是一个不糊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