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不丹的宗主國嗎,不丹有機會擺脫印度獨立自主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是,不丹是一個主權自主的國家。但由於不丹領土過於小,並且在宗教上又和印度北部的幾個邦聯繫密切,而且不丹的發展,主要是靠印度來支持,而自從印度吞併了錫金之後,不丹就更加要小心謹慎。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印度的確可以說是不丹的“沒有殖民地”的宗主國。主要的體現是影響不丹的外交政策,(如果沒有印度,我們其實也早就和不丹建交了)。

而且印度還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真正能做到去不丹自由行的國家。而且他們同樣作為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自然是更加要受到印度老大哥的干涉了。不丹的基礎設施,包括大多數道路,橋樑和水電大壩均由印度提供服務,贈款和貸款。印度的DANTAK和IMTRAT近50年來一直都是不丹最大的援助方。

所以,不丹的確是主權國家,但是受到印度很大的影響。


本來世界觀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印度勝似宗主國。我們知道,不丹在近代是我們的藩屬國,從其國旗就可以看出來。也就是說近代我們才是不丹的宗主國,而宗主國除了可以冊封藩屬國,要求藩屬國定期朝貢外,基本不會有更大的權益。而不丹從1949年開始,在印度的威逼下徹底淪為印度的保護國,不丹的內政外交,甚至軍事,王室,國會等都控制在印度手中,因此,印度雖然不是不丹宗主國,其實已經勝似宗主國了。在這種關係下,不丹名義上還是主權國家,其實沒有主權可言了。



第二,不丹很害怕。以印度目前對不丹的控制,完全可以讓不丹國會通過法律,或者直接彈劾國王,然後加入印度,來實現吞併,就像當年吞併錫金一樣。也正是看到這一點,不丹國王很害怕重蹈覆轍,因此,一直對印度非常順從,唯命是從,生怕得罪印度。頗有點古代朝鮮半島執行的事大主義。但是這種“奴才”做法其實更加危險,因為一旦時機成熟,即使再順從,印度也不會手軟。

第三,不丹很難擺脫控制。不丹是一個十足的小國,面積只有3.8萬,人口不到100萬,軍事,經濟實力根本和印度不在一個等量級。而且現在的局勢,不丹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擺脫印度控制。除非藉助外力,有聯合國或者大國的干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在印度的阻撓下,不丹甚至都沒有和五大常任理事國建立外交關係,更何況藉助外力了。

第四,不丹會錫金化還是馬爾代夫化?其實作為印度的鄰居簡直太慘了,無論錫金,不丹,馬爾代夫,都是相同的命運,國家太小,無法掌控自己命運,印度隨時都能發難,只不過不同在於錫金化還是馬爾代夫化,錫金化就是直接併成一個邦,馬爾代夫化就是長期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丹更有可能錫金化。處境非常危險。


歷史真相背後


不丹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不丹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權利全被印度控制。不丹永遠擺脫不了印度的管控,可以說不丹王國不被印度吞併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1.不丹國土面積3.8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海南島還要大。不丹有79萬人口,國民生產總值22億美元。不丹歷史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受到中國西藏地區的影響很大。1729年不丹國內發生內亂,1730年清朝政府派遣官員前往不丹進行調停。1736年不丹第十任國王接受清朝政府冊封。



2.英國1772年入侵不丹,1910年英國與不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受英國“指導”。1949年8月印度獨立。由於不丹是小國,印度政府與不丹簽訂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政府的一切外交關係受到印度“指導”。從這時起不丹的內政、外交全部受到印度的控制,不丹國王就是印度的傀儡。



3.由於不丹、錫金、馬爾代夫都是印度周邊的小國,三個國家無力反抗印度對它們的控制,印度經常用軍事手段威脅這三個國家。例如:印度曾經在1947年與錫金王國簽訂了《維持現狀條約》,印度在1949年開始在錫金駐軍。1969年8月錫金爆發了反對印度的示威遊行,錫金國王也希望把印度軍隊趕出錫金。可是印度已經控制了錫金的國會,1973年印度軍隊佔領錫金,並且把錫金變成了印度的一個邦,錫金從此滅亡。



4.不丹國王也害怕印度把不丹吞併,因此幾十年來不丹對印度非常順從。目前印度政府已經控制了不丹的國會,如果不丹國王不聽從印度的指揮和控制,那麼印度就會操縱不丹國會廢除不丹的國王。印度甚至可以利用不丹國會議員,形成不丹加入印度的法律條款,用法律的形式將不丹變成印度的一個邦或一個省。因此不丹永遠不可能擺脫印度的控制。


杜達特洛夫斯基


印度不是不丹的宗主國,不丹也不是印度的附屬國,不丹是主權國家。我個人認為如果時機成熟,不丹有機會擺脫印度的控制,實現獨立自主。

印度控制了不丹的國會和內政外交,不丹的主權形同虛設。

目前不丹的國會已經被印度控制,不丹的內政和外交也都由印度把控。印度還派遣了一名少將率領4000人的軍事訓練團駐紮在不丹。印度派遣的軍事訓練團,表面上是為不丹訓練軍隊,實際上是為了控制住不丹,保持印度在不丹的軍事存在。不丹的所有武器裝備都是由印度提供的。



在1907年不丹王國建立,隨後不丹宣佈對外關係接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條約中規定不丹的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自此以後不丹的外交就被印度控制住了。可能是受印度的影響,不但到現在也沒有和我們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現在印度已經控制住了不丹的國會,如果印度有哪一天不開心,就有可能提請國會把不丹劃成印度的一個邦。現在不丹國王對印度也是唯命是從,不過我個人感的不丹國王有種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的感覺。

不丹曾是清朝的附屬國,但到現在卻沒有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因為不丹的人口是廣義的藏族人,不丹在歷史上與中國就有密切的關係,不丹的國旗和國徽均是帶有典型的中國化特徵的四爪銀龍。在歷史上不丹和越南、朝鮮、琉球一樣都是清朝的附屬國,因為只有宗主國清朝可以使用五爪紋龍,其他的附屬國只允許用四爪龍。



曾經的附屬國現在已經被印度控制,不丹王國自從1907年建國以來,到現在還沒有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我們不能排除印度在背後搗鬼。


不丹、錫金和馬爾代夫這三個難兄難弟,有著相同的命運。

不丹、錫金、馬爾代夫這三個國家在我看來基本上都是名存實亡的。因為他們名義上是主權國家,但實際上他們的主權已經被印度掏空了。錫金就是前車之鑑,現在錫金已經變成了印度的一個邦。現在馬爾代夫也已經發生了動盪,印度軍隊正在前往馬爾代夫駐軍控制局面,我覺得在以後馬爾代夫也有可能會成為印度的一個邦。不丹的命運有可能會和錫金相同,一步步被印度蠶食吞併,喪失主權和領土。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將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建議。

喜歡的朋友可以評論關注一下。

謝謝大家!


三農見聞


不丹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是因為太弱小了,被印度強制性的干預,被迫簽訂了一份不平等條約,對外稱是《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約定了不丹要接受印度的指導。所以不丹不管什麼都是得聽印度的。

不丹的國土面積非常的小,別說不能跟我們的一個省比了,我國四個直轄市中面積最小的上海都幾乎是不丹面積的兩倍了,隨便拿出我們的一個縣不管哪一方面都要比他強。這麼小的國家,而且都是山地,可耕種面積連20%都不到,國民經常餓肚子,窮的叮噹響。

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不丹幸福指數是亞洲第一的說法,其實這個也是炒作出來的,是不丹為了發展旅遊而忽悠出來的一個概念。因為他們一窮二白,實在沒什麼能吸引人的地方,他們的國王靈機一動就想到了這麼個注意,忽悠出了幸福指數最高這個概念。不得不說這個點子還是很成功的,引得我國很多所謂的文藝青年都跑到不丹去旅遊。

其實呢,不丹是個非常非常窮的國家,窮的叮噹響吃不飽飯的那種,國民的生活物資大部分都得靠別國的援助。

印度對不丹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不丹就是指望著印度過日子的。在印度的強制干預下,不丹的進出口貿易80%都是和印度進行的,同時不丹全年的預算中有近一半都來自印度的援助。

話說回來了,印度為什麼要援助不丹呢?這個答案也能好能回答不丹能不能拜託印度的控制。

不丹所處的地域非常的重要,是喜馬拉雅的重要通道。不丹的軍隊、基建還有外交的權利都是控制在印度手裡,不丹的國王就是個擺設,軍隊都掌握在印度手裡,不丹還能拜託印度控制嗎?


漂浮菌


不丹從8世紀開始就歸附於當時的吐蕃(即後來的西藏),元朝統一吐蕃後,不丹在歷史名義上就一直屬於中國的領土,不過由於地理位置等原因,實際上它在行政方面擁有自己的獨立權。1865年11月11日,南亞境內的英國殖民者以武力脅迫不丹簽署不平等的《辛楚拉條約》,割據了不丹大部分領土用於行使殖民管轄,從此不丹就淪為了英國殖民者在南亞地區的附庸國。本來在19世紀以前,印度和不丹根本沒有什麼交流,印度獨立之後,因為傳承英國殖民者遺留的歷史因素,卻順其自然成為了不丹所謂的“宗主國”。



不丹的國旗



從古代不丹的服裝造型可以看到與我國的非常相似


與王妃吉增·佩瑪


印度士兵

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署《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條約規定不丹的一切外交關係必須遵守印度的高度指導。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此後從1985年開始陸續和荷蘭、丹麥、瑞典、瑞士、挪威、日本、芬蘭、韓國、奧地利、泰國、巴林、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建立外交關係。正是因為印度的干涉,所以不丹一直未能與毗鄰的中國建交。莫迪政府上臺後,加強了與中國在軍事上的對抗,特別是在中不邊境的洞朗地區屢次單方面挑起是非。還美其名曰“保護不丹領土”。由於受制於印度,不丹政府往往也只能悶不吭聲。


不丹的自然村落




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夫婦訪問不丹

目前印度把持著不丹政治、軍事、經濟、民生等一切命脈,短時間內不丹不可能擺脫印度實行獨立自主。除非印度在某些因素影響下自行放棄這種霸權主義。這些因素包括存在可能性的二次中印戰爭。印度一直不服於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的慘敗,總想著日後能夠“一雪前恥”,從其不斷擴充軍備及增強邊境兵力中都可以看出來。而且印度幾十年來一直收留達賴流亡政府,並允許其肆意活動,足以說明印度所謀甚大,其早有把西藏變成尼泊爾不丹的野心,若是一昧把印度當做國際夥伴無異與虎謀皮。如果我國能夠在二次中印戰爭中徹底打碎印度的幻想,不丹這個常年受到印度擺佈的小國就會擺脫印度的魔爪實現真正的獨立。


不丹的外交部長與印度的外交部長


駐紮不丹的印度軍隊



不丹的閱兵式


梁無咎


這世界上最牛逼的就是印度,他做過最牛逼的事情就是分裂一個大國巴基斯坦,這是上世紀一戰分裂奧斯曼帝國以來唯一一件大事,二戰死傷億萬人口都沒有分裂一個大國,而印度做的得心應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二戰後五常控制世界,牛逼哄哄,沒有人敢輕易招惹,互相之間用小國打去打來,輕易也不敢進入另外的五常國家,大國一怒,流血漂櫓,可不是玩的。可是印度就敢招惹,佔據一個五常大國9萬平方公里土地,讓其無可奈何,乖乖的送還武器俘虜,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兩霸時代美蘇不敢,一超時代美國也沒有這個膽,可印度就敢。去年更派兵深入一個五常大國境內兩個多月,最後揚長而去,宣揚勝利。

五常大國如此,鼻屎大的小國能夠如何?

佛誕生的國度,真不是其他小神國度能夠比擬。

擺脫印度,談何容易!


倚天38058017


不丹在亞洲是一個王室國家,國土面積3萬8千4百平方公里,人口80餘萬……最高領導人為國王。

都說弱國無外交,不丹雖說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也有他的另一面。不丹的軍隊、基建、外交、甚至於防務基本都交給印度在打理。理論上來說就是一個不正常的國家,確切地說,相當於印度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不丹的最大經濟貿易國就是印度,並且印度每年都以好幾億美元的援助,而且援助的額度每年都在遞增……不丹目前也絕對依賴印度的經濟援助。


印度對於不丹來說,就是一個實際的決策者。我們都知道,中國和不丹至今都沒有建立外交關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印度對不丹的外交,有著絕對指導權而決定的。



從目前來看,不丹是沒有機會擺脫印度的實際控制。現實一點說其實不丹很享受現在的社會體制……


水煮老牛慢火燉


現在的不丹要脫離印度的控制,獲得獨立的外交,我只能說前景渺茫,因為不丹是一個小國,人口全國上下總共不超過80萬人,面對著一個13億的大國的國家,不僅對不母在各方面上進行滲透,還下著大量的血本對不丹的軍事外交政治進行全面的干涉,不僅遏制的不丹的經濟命脈與生活物資供應,就連選舉這種事情都要看印度的臉色形式,不丹想要完全脫離印度的魔爪,只能說拿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自取滅亡,不丹現在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小心謹慎的附喝印度的要求,不至於不丹亡國,因為不丹實在太小了小到印度一腳都可以踩扁掉,不丹現在面臨的困境,是十分嚴禁的,因為全國上下的供電系統一石油生活物質所需都要靠印度源源不斷的援助才能活下去,一旦離開印度將無法養活自己,只能小心在大國之間走一下小的鋼絲,要想完全脫離印度的控制十分不容易,因為印度自建國當初的尼赫魯政府就把不丹視為經營勢力範圍,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不母全國上下都有印度背後的身影,想要成為獨立自主外交國家,實屬不易。


鐵木真165163663


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對不丹的權力,也就是它確實是不丹的宗主國。至於是否可以擺脫印度的控制,那就需要一個第三方持續得向不丹輸入資金和其它資源,起碼要像輸血一樣給不丹注入十到二十年,這樣才能平衡印度對不丹的影響力,然後超越這種影響力。當然這要是在印度不增加對不丹的投入的基礎上。但是,對不丹這樣的國家值得某個第三方這麼幹嗎?不丹那貧瘠有限的池子值得注入那麼多的血嗎?印度在英國人的控制下在很早的時期控制和投資不丹,在成本還比較低的時候就控制了它,如今它在享受這種投資帶來的紅利,雖然紅利非常少,而現在你要去除印度的影響力投入就臺大了,完全不符合利益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