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願此內容對你有幫助!

禽巧的翅膀因種類的不同而形態各異,有細的、寬的、圓的、尖的等,但大體的形狀是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結合體。翅膀分表和裡兩個而,鳥飛起來朝天空的那個而為表,朝地面的那個面為裡。

鳥體的羽毛組織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翎”,一類是“毛”,因此古人將畫鳥稱為畫翎毛。

鳥的翅膀結構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鳥的翎和毛

鳥的翎是指較大的比較硬挺的羽毛,中間生有比較明顯的羽軸,與兩側的羽枝區別比較分明。翎一般生於翅和尾,在飛翔時起主要作用。

鳥的毛是指比較柔細的絨毛,羽軸和羽枝的區別不明顯,它們起保持體溫的作用。毛的生長有一定的方向,背而、腹部與翅膀上的毛走向都不相同。

鳥的翅膀分類

鳥的翅膀張開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形狀,有方形翼(鷹類)、尖形翼(信天翁類)、圓形翼(鳴禽)。畫翅膀時中鋒用筆,線條要流暢而有彈性。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圓翅形翼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尖形翼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尖形翼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方形翼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尖形翼


翅膀設色技法

翅膀的染色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羽片的中上方向邊緣逐漸染淡,排出層次。另一種是沿著羽毛的邊緣留出整齊的白邊。無論哪種表現技法,都是為了體現出翅膀的體積感和質感。

分染法

由內向外分染法是工筆禽鳥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用於淺色鳥類。這種方法符合西方繪畫的明暗法則,閔為此處繪製出的翅膀逼真自然。

翎片染法之一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勾勒翎片時注意線條要稍淡,光滑細膩,染色時用墨從邊緣向內分染出去,體現出明暗層次。如感覺不太明顯則再次分染。另外,如進行整個翅膀的繪製時,分染之後還應該進行統染。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1.勾線筆蘸淡墨繪製出外形,線條要流暢。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2.用淡墨由根部往尖端分染,切忌顏色過濃遮蓋墨線,突出各級復羽的層次感。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3.對各個翎片進行再次分染,加強整體的層次感和整體感。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4.順著其生長結構繪製絲毛,忌諱過於平直及釘頭狀線條出現。

平塗罩染法

平塗罩染法是鳥類常用的翎毛設色技法之一,適合表現以片狀翎毛為主的禽鳥,如鴛鴦、斑鳩等,或者羽片結構特徵明顯、羽毛質地絲滑的禽鳥。此法既表現了羽片的結構特徵,又表現了羽毛的完美順滑感。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1.鉤出羽毛輪廓,忌塗抹等現象。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2.用淡墨分染,羽片邊緣要留出水線。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3.從外往裡進行再次分染,並罩染淡墨色。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4.調稍重的墨色,用單筆絲毛法絲毛,使羽毛更加栩栩如生。

染法之二

沿著羽片邊緣留出一條整齊的白邊,用墨向內分染,這種畫法具有一定的裝飾效果。

工筆禽鳥的翅膀結構及設色技法


:墨尖族感謝您的收藏和轉發,如果喜歡儘可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關注更有驚喜!內容首發百家號,轉發請保留此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