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縣坪上村,張芝發的「甜蜜」事業

這段時間,息烽縣坪上村的村民張芝發格外忙碌,既要忙著割取蜂蜜,又要忙著和客商打交道。張芝發目前共有230多箱蜜蜂,每箱蜂蜜產量約為8斤,今年的產量近2000斤,收入預計有30餘萬元。“還沒割取的200來斤蜂蜜都已經預訂完了,等天氣晴朗就可以取了。”

張芝榮的“甜蜜”事業起始於偶然,壯大於堅持,2005年,張芝發在江蘇打工時因工受傷,左臂失去勞動能力。回家後,為謀出路,張芝發育了3畝核桃苗。“在我家背後的岩石下有很多野生蜜蜂聚集,於是我找了個木桶放上去。”

息烽县坪上村,张芝发的“甜蜜”事业

張芝發生產的蜂蜜

這一放,便讓蜜蜂在此安家。當年,張芝發共收穫20多斤蜂蜜。“當時就有人找我買,賣了500多元。”

2006年,張芝發將蜜蜂分成3箱,正式踏出養蜂的第一步,2007年,到達30多箱,2008年,增加到60多箱。

因為缺乏養蜂技術和經驗,2008年冬天,張芝發的60多箱蜜蜂足足死了一半。“為了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開始去跟一些經驗豐富的蜜蜂養殖戶學習。同時,我還經常去書店買相關書籍和資料來學習。”

“秋天的蜂蜜不能取太多,每箱要給蜜蜂留下4斤到5斤蜂蜜,給它們留足口糧,保證過冬存活率。”通過苦心專研,張芝發逐漸掌握了養蜂技術,逐步完善蜂場,並且成為了當地有名的養蜂專家。

張芝發的養蜂產業,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息烽縣殘聯將張芝發納入殘疾人創業就業行動計劃扶持對象,給予兩萬元資金,幫助改善養蜂基礎設施。同時,貴陽市殘聯也給予了資金扶持。2016年,張芝發受息烽縣殘聯邀請,為當地殘疾人員進行蜜蜂養殖技術培訓,2017年,市殘聯又邀請他為全縣殘疾人員進行培訓。

張芝發現場講解養蜂培訓

息烽县坪上村,张芝发的“甜蜜”事业

養蜂能手張芝發現在成了當地的致富帶頭人。“如果能帶動更多人,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殘疾人增加收入,把日子過好,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甜蜜。”張芝發說。

目前,張芝髮帶動了全縣40多戶村民養蜂,僅坪上村便有17戶,丁光兵是其中之一。2016年,張芝發免費送蜂給丁光兵,並給予技術指導。“我今年的收入有兩萬多元,我家的蜜蜂現在達到了30多箱,我相信收入一年會比一年高。”丁光兵說。(來源:貴陽日報)

主辦:息烽縣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