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原文标题:《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皇帝是一国之君,称自己为“天子”,意思是其命源天,除了天就自己最大。当然在讨老婆这方面也必须要做天下先。从历史上看,皇帝纳妃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保持了稳定的持续性,而且颜值很关键。皇帝喜欢有趣的灵魂,也自然喜欢年轻的女子,所以年轻的姐妹被一同选作妃子十分正常。

而且,如果皇帝长寿,妃子和妃子之间的“代际”感就会非常强,年长的妃子比新入宫的妃子能够大上几十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清朝,皇室在婚姻上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就是满汉不能通婚,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奶奶和孙辈的女子一起嫁给皇帝也不要觉得奇怪。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我们要说的这位奶奶辈的皇后就是孝贤皇后。她就是清宫剧里热门的“男一”皇阿玛—乾隆皇帝的正妻。如果还没什么印象的话,按照现代宫斗考古学的专业观点,这位皇后极有可能是容嬷嬷伺候的主子。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当然这是笑话。在正史当中,这位孝贤皇后是雍正帝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在康熙皇帝眼里,弘历是“好世孙”,而雍正皇帝又城府极深,能够配得上这样皇家的,而且让雍正满意,可想孝贤皇后在当年一定是皇族里顶尖的女子,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德行,必是万里挑一的。孝贤皇后小的时候冰雪聪明,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拥有了闭月羞花的相貌。而且孝贤皇后从小和男孩子们一起上学受教育,诗书丹青更是不在话下。如此看来,雍正皇帝在选儿媳的这件事上,还是真是走心。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比较难得的是,儿子弘历对这段“包办婚姻”也十分满意。弘历娶这位福晋的时候,只有十七岁,还不是皇帝,二人的小日子过得也是相当不错,秉烛夜谈,吟诗作对,想想也算是有钱有闲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后来乾隆皇帝荣登大宝,即使有了貌美如云的三千后宫佳丽,皇帝仍然十分钟爱自己的结发妻子。二人生了四个小孩,可惜不幸早夭两个。可能是伤心过度,也可能是身体贵恙,孝贤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乾隆将自己对亡妻的爱,投入到了选秀的工作中来,他的纳妃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晚年。在这中间,有一位富察氏被选入宫。富察这个姓氏是满族的大姓,据说现在满族中的付和傅这个姓几乎都来源于这一族,而且在数量上也仅次于关姓这个满族第一大姓。

其实再往前追溯,乾隆的结发妻子孝贤皇后也姓富察,这位新入宫的少女按辈分还要称孝贤皇后为姑奶奶。在孝贤皇后的时候,富察一族十分显赫,但是即使有这样深厚的家族背景,这个小姑娘也仅仅被立为贵人,而且在各种赏赐的记载中也都没有她的名字,所以大家推测她被封为贵人之后很可能又被贬为更低的嫔位。后来直到乾隆晚期,这位十全老人“盘点”媳妇的时候,才又将她正式册封为晋贵人。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种种迹象看来,晋贵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姑奶奶孝贤皇后而享受到到特别的待遇,皇帝也没有将自己对孝贤皇后的爱放在晋贵人的身上。好在晋贵人心态平和,不争不抢,能够安于平静的生活,所以身体很好,很能活,比乾隆爷还能活。一直活到了七十多岁,活过了嘉庆,直到道光年间才去世。

祖孙两代同侍乾隆,为何奶奶能当皇后,年轻的侄孙女却不得宠?

为了表示尊敬,老太太被道光帝封为“晋妃”,在获得“妃”位的第二年驾鹤西去。如今看来,能在宫廷斗争中善始善终,晋妃平和的一生实在不多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