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五國伐秦共有五次,五國伐齊只有一次,爲什麼秦國沒事,齊國卻差點滅國呢?

煙雨墨冷竹離殤


這個問題要聯繫歷史背景來看待問題。其實是想問秦國和齊國都曾遭到五個國家的聯合攻打,秦國被打了五次挺了過來,齊國被打了一次差點沒挺過來,這是為什麼?而之前的回答大多不盡人意。下面我自己來說一說。

一、五國攻齊

戰國初期,魏國率先稱霸,打得秦國遷都敗退。隨後,齊國在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三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四處征伐下,終成戰國第二代霸主。所以說,齊國的國力在五國伐秦前是當世第一,到達了頂峰。那時候,秦國還沒有完全勝過它的實力。秦國只是剛剛享受變法圖的成果,還沒有到達能單獨吊打六國的地步。所以說,五國伐齊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秦國在背後的外交策劃,挑撥東方六國的同盟關係,尤其是當世主要對手齊國,是當世唯一能影響它攻取天下的障礙。同時,秦國在東方不斷招攬人才,進一步推動政治軍事改革,並興修水利,發展經濟,才有了多取天下的資本。



五國攻齊,是有了強大的秦國在參與,並且是重度參與。這時候的五國聯軍,鐵板一塊,都是和齊國有著仇怨的國家。並且有了一位卓越的上將軍樂毅,有了分化瓦解齊國內部意志的孟嘗君,有了把五國逼到同一條船上的蘇秦,這三位人才的組合,將五國的配置優化到了極致。另一大國楚國本是齊國的小弟,內心是不符的。雖然沒有正式參與五國攻齊的軍事行動中,但是中期藉著救援的名義,楚將殺了齊閔王,齊人又殺了楚將,楚國趁機佔領了宋國的彭城一地和淮北三百里,瓜分了齊滅宋的成果。

所以說,齊國在當時一面受到五國聯合的軍事行動,一面受到楚國的打劫。沒有盟友,沒有外援,舉世孤立。再加上齊閔王剛愎自用,自視甚高,五國攻齊非但沒恐懼,反而躍躍欲試。齊國不缺名將忠臣,不缺兵馬糧草,還能調動二十萬大軍與五國在濟西拉開大戰。記住,五國攻秦大多隻是攻守戰,而在齊地是大規模兵團正面交鋒,兩者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濟西一戰,齊軍大敗,隨後臨淄被攻下,齊閔王出逃。但齊國的根本沒有被動搖,有七十多座城邑,有五大經濟中心,只憑兩座就能迅速復國,雖然離不開燕國朝政因素,但齊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非常強烈。田單在即墨一戰成功,各地齊人紛紛殺了燕國駐守當地的長官來響應,可見齊國不是差點滅國,而是不會被滅國。然而,也因為這場戰爭,齊國沒有了與秦國爭奪天下的資本,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不參與國際紛爭,閉關鎖國,坐視其他五國被秦國吊著打的現實。

二、五國攻秦

我們再來看看五國伐秦,這離不開兩大幫派的對壘。它們就是蘇秦代表的合縱,張儀代表的連橫。而五國伐秦的背景就是合縱派政治存在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聯盟並不是地位相等,只是強大國家減少多線作戰,弱小國家增加安全保障,弱小國家往往都是被強大國家牽著走,即使出相同的力也不會有相同的成果。一般來說,張儀的連橫是以秦國為主導的,撕壞條約都是秦國單方面的行為,但與其聯合的國家害怕它,不敢挑釁它,只是為了不被它攻擊。最典型的就是秦國的鄰居—三晉。



而蘇秦的合縱名義上有楚國或齊國的主導,其實私下裡說也不服誰。攻秦的時候,各懷鬼胎,都想要消耗他國力量,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這種心理遍佈在合縱聯盟內。萬眾不齊心,幹什麼也不頂用。韓趙魏楚是秦國的鄰居,總是被秦國攻打。齊燕不與秦國產生直接的利益衝突,不會賣力。這是六國們不能真正聯合的根本原因。

五國攻齊的目的大家都是找齊國報仇的。魏國是宋國分贓不均,趙國是多年交戰的宿敵,韓國是齊國干涉王位繼承內政,秦國是想要消耗齊國的國力,燕國是有亡國之恨。另一個未正式參與的楚國是想趁火打劫。可以說,大家都是一拍即合,心照不宣。



我們再來看看五國攻秦的成果,2次成功,2次失敗,1次未果。

從公元前318年開始,到公元前241年結束,長達77年的東西對峙。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組織了五國聯軍(楚燕韓趙魏)首次攻秦,此時是秦國的國君是秦惠文王。東方戰場是五國聯軍,西方戰場是義渠,秦國面對兩線作戰,這也是考驗秦國存亡的重要時刻。結果是,東方戰場秦國斬首五國聯軍8萬人,西方戰場被義渠擊敗,總體上秦國大獲全勝。

失敗原因:燕國、楚國觀望,未投入戰爭,韓趙魏損失慘重。(注:最強的齊國未參與,因為五國不選齊宣王為合縱長)

公元前298年,齊相孟嘗君組織了三國聯軍(齊韓魏)第二次攻秦,此時是秦國的秦昭襄王。這次單線作戰,函谷關被攻破,秦國大敗,被迫求和,並歸還了韓魏部分城池。

成功原因:韓趙魏軍事結盟牢固,孟嘗君組織能力強。魏國、韓國靠近秦國,有著不滅的宿仇和利益糾紛。而齊國,只是被孟嘗君為報私恨拉入的戰車。



公元前287年,齊相蘇秦組織了五國聯軍(齊韓趙魏燕)第三次攻秦,此時是秦國的秦昭襄王。這次雙方並沒有進行戰爭,而是軍事對峙。最後,雙方達成和解,秦國去帝號,歸還魏趙城池。

成功原因:這是秦國、齊國稱帝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齊閔王及早取消帝號,而諸國對稱帝嫉恨。蘇秦本身就是合縱的開創者,組織能力有功。

公元前247年,魏公子信陵君組織了五國聯軍(趙魏韓燕楚)第四次攻秦,此時是秦莊襄王時期。這次雙方在河外大戰,秦軍敗退,堅守函谷關不出。

成功原因:(1)秦國在連年對外戰爭中國力消耗極大,在長平之戰、邯鄲保衛戰等戰役軍隊損失慘重,此時秦國軍力不在巔峰狀態。(2)公元前247年,秦國內部兩代國家領導人相繼離世,秦王政剛即位,內政不穩,無心對外。第(3)魏國信陵君軍事才能、組織能力、名聲等在同一時代無人相及,魏國、趙國、楚國、韓國在這幾十年間被秦國壓的喘不過氣,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公元前241年,趙國龐暖、楚國春申君組織了五國聯軍(楚燕韓趙魏)第五次攻秦,此時是秦王政。楚國偷襲秦咸陽,被秦軍擊敗,軍心動搖,聯軍大敗。

失敗原因:(1)楚國偷襲失敗,五國聯軍有心無力。(2)秦國已經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有足夠的實力吊打六國,實力已經不同往日。



三、兩者影響

五國攻秦和五國攻齊都是戰國後期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兩者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五國攻齊距離第三次攻秦時間只有兩年,都是在秦齊稱帝的歷史背景下的產物。齊閔王時代,當上了合縱長,齊國主導兩次攻秦,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五國攻齊後,齊國與六國結下了深仇大恨。秦國開啟了征伐六國的進程,齊國選擇了閉關鎖國。秦國在連年戰爭中越打越強,消耗掉六國的有生力量,齊國在半個多世紀的安逸中走向了毀滅,兩國的命運從此不同。齊國以前是山東六國中主事人,但在五國攻齊後與各國關係割裂,坐視五國的滅亡也不救援。甚至,五國被秦國蹂躪的時候,齊王建還跑到秦國咸陽去訪問。

戰國後期很多人物參與了這六場大事。戰國四大公子們經歷了這戰火紛飛的77年。孟嘗君在第二次三國攻秦和五國攻齊中均當核心人物之一,並且都取得了成功。信陵君在第四次攻秦中,獲得人生最後的成功,隨後不久就去世了。春申君在第五次攻秦時成為了核心人物,也是他主政楚國權勢達到了巔峰。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楚王疏遠了春申君,隨後不久在楚國政變中喪生。



秦國在這六大國際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說是上天對秦國的考驗。秦國該出手就出手,該低頭就低頭,絕不硬撐,也絕對輕易妥協。正是這種剛柔並濟的政治智慧讓秦國在大局上大顯身手。五國有攻秦,它也瓦解五國,一拉一打,建立自己的軍事同盟。在人心叵測的戰國時代,大國政治逐角更加殘酷,秦國玩了一手好牌,將各國君主耍得團團轉。先瓦解了齊楚聯盟,又打破了三晉的聯合。五國攻齊,說到底還是秦國的陰謀,而且這個陰謀還成功了。六場盛事,秦國笑到了最後。六國兵荒馬亂。不過是秦國的陪襯。


慵懶國王


這個問題有意思。

自從齊威王奮起於東夏,秦孝公崛起於西陲,戰國時代的重心就從三晉轉移到齊、秦兩個超級大國。諸侯多次合縱攻秦,止步於函谷關,未能對秦國傷筋動骨;而諸侯合縱伐齊,齊國一下子就癱瘓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且來分析一下:

1、秦國之武力,較齊國更加強大

雖然齊、秦兩國並稱超級強國,但齊國更偏重於政治大國,而秦國更偏重於軍事大國。從齊威王到齊宣王,齊國在對外戰爭上也是捷報頻傳,展示了強國之風采,但是與秦軍耀眼奪目的戰績相比,還是不免相形見絀。齊國的大國形象,不僅靠軍事,也是靠政治影響力與文化。比如說,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齊魏兩國率先在中原諸侯中稱王,齊國是大王,魏是隻是小王,齊國成為中原諸侯之領袖。因此,齊國的大國地位,一半靠軍事,一半靠政治。而秦國則不然,完全靠軍事。

2、秦國佔有地形上的優勢,齊國則沒有。

大家知道,中國地形的特點是西高東低,河流的走向是由西往東流,越往西,高原山脈越多,這就是天然之屏障。秦國通往中原之通道,主要是崤函道,則崤山、函谷關通道。秦建函谷關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方諸侯多次合縱伐秦,殺到函谷關,就殺不進去了。這就像三國時期,魏國多次南征,一到長江就沒辦法了。

齊國位於今天山東,地形以丘陵為主,也沒有長江這樣的天塹,很容易被長驅直入。在春秋時期,晉國就好幾次長驅直入,蹂躪齊國。這是齊國天然的劣勢。多國伐秦的路線很單一,基本上都走函谷關,這使得秦國容易防禦;而多國伐齊,卻是從幾個不同方向出擊,這樣齊國就防不勝防了。

3、秦國的內政穩定,齊國的內政混亂

東方諸侯伐秦,主要有以下幾次: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五國伐秦;公元前298年,齊、魏、韓三國伐秦;公元前296年,齊、魏、韓、趙、宋五國伐秦;公元前286年,趙、齊、魏、燕、韓五國伐秦;公元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伐秦。對照秦國之內政,在諸侯伐秦時,秦國國內並沒有什麼大的政治動盪。

反觀齊國,到齊湣王上臺時,國內問題大了。首先是齊湣王與孟嘗君矛盾重重

據史所記,孟嘗君執政時,“上則得專主,下則得專國”。在齊湣王上臺後第七年,甚至發生一起駭人的事件,齊國貴族田甲竟然劫持齊湣王。齊湣王認為孟嘗君就是背後主謀,經過幾番內鬥後,孟嘗君被迫離開朝廷,回到自己的領地薛邑,此後薛邑幾乎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齊湣王根本無法染指此地。

更嚴重的是,齊湣王的統治開始滑向暴政的深淵。他先是一意孤行,處死犯顏直諫的賢士狐援,緊接著又殺掉直言的齊國宗室陳舉(田舉),一系列的殺戮後,“百姓不附,九族寒心。

4、剛愎自用,導致一系列軍事失利

以齊軍的戰鬥力,其實本不應該輸得那麼慘的。齊湣王對一系列慘敗負有直接的責任。

首先,他最信任的謀士蘇代,居然是燕國安插的間諜。從戰爭一開始,齊國的核心機密就不斷洩漏,一舉一動全被燕軍掌握。更奇葩的是,齊湣王竟然任命蘇代為前線總司令,大家想想吧,齊軍的總司令,是燕國的間諜,這個仗打個屁!在戰爭一開始,有蘇代為內應的情況下,燕軍兩戰兩勝,殲滅齊國最精銳的部隊五萬人。

即便如此,齊國家大業大,還是有可能阻止敵軍深入。

新任的齊軍總司令觸子(又稱向子)見五國聯軍來勢洶洶,且連戰連勝,兵威正盛,便採取保守的戰術。他沿著濟水河構築了一道防線,堅壁清野,憑恃天險固守。可以說,觸子是頗懂軍事的,只要齊軍能堅守,待以時日,五國聯軍內部必然要出矛盾,到時齊軍就可以利用反齊同盟內部的不和,各個擊破。

偏偏齊湣王對觸子的保守戰術十分不滿,派使者到前線,用極為嚴厲的話羞辱這位總司令,並恐嚇道:“你要是不積極進攻,就滅了你的家族,挖了你的祖墳。”

觸子內心大怒,遂率領齊軍迎戰五國聯軍。他雖然不是燕國間諜,出於報復心理,雙方剛剛交戰,觸子便下令鳴金收兵,齊國士兵傻了眼,只能扭頭就走。這時五國聯軍一擁而上,從背後緊追,齊師大敗。觸子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報復齊湣王對他的羞辱,在齊軍潰敗時,他自己駕了一輛戰車,跑得無影無蹤了。此後他就從人間蒸發了,誰也不知道其下落。

觸子跑了之後,達子接管部隊,退守秦周(齊地名)。當時士兵們領不到兵餉,士氣十分低落。達子便上報朝廷,請求齊湣王撥款以補充軍餉。沒想到齊湣王一聽說要錢,立即暴跳如雷,不僅不撥錢,還大亂一通。

沒有錢,怎麼打仗呢?達子硬著頭皮率領殘破之師迎戰五國虎狼之師,又一次大敗,達子戰死沙場。

到這個時候,齊國的精兵幾乎全被催毀了。

因此,齊國一戰而幾乎亡國,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一敵五本就吃虧,又沒有高山大川為天塹,內鬥削弱了國力,暴政喪失了人心,錯用蘇代洩漏了軍情,瞎指揮葬送了軍隊。


君山話史


嚴格的說,五國伐秦,秦並非完好無損,每次都會耍些小九九比如賠地認親,針對每一個國家做出一套相對應的應對方案。五國聯軍不能發揮威力滅火也是有很多原因,在當時並不是大國沒有滅小國的能力而是有一個人做了其他人就會有危機聯合攻打這也是齊犯的致命錯誤。並且聯軍的組成,強弱也不同,就像是大哥帶著小弟打架,大哥都被安撫了,小弟怕被報復也鬧不起來。更何況秦國也給小弟割地賠款,拿了好處又得了面子自然也會收斂。

齊抵抗聯軍的方式和秦不同,秦倚仗天然屏障防禦,一面抵抗談判一面進攻給一些小國製造壓力退出聯軍。齊沒有這樣好的地理優勢且選擇了應戰,你來我就打沒有發揮出政治優勢,只靠軍事維持明顯不夠。尤其是裡面產生的很多戲劇性的故事比如主帥是燕國間諜,更換的主帥被君主辱爹罵娘趕上戰場等...

多個方面因素,核心分析是政治和軍事不能同時協調抵抗。也有人會說這是君主的問題,個人感覺一個好領導也要有一些遇事會玩嘴皮子的幹部群體,不能有問題就拿頭往上碰。


瘋子8022697


齊國富足,而且距離其他五個國家比較近,軍隊,還有人民的抵抗意志相對比較薄弱。

有人說齊國最後憑藉兩個城市絕地翻盤,你說這個抵抗意志弱嗎?真的若當時孫臏和龐涓對決的時候,龐涓就曾經說過,齊國的士兵抵抗意志比較薄弱,因此孫臏利用減灶法引誘龐涓入套,秦國在最後統一六國的時候,面對齊國幾十萬大軍,甚至一擁而上。齊國的大軍就直接敗亡了,齊國為什麼你坐擁天下,魚鹽之利,卻有如此殘局?這和當時齊國百姓和軍人那種心理有關,自己有那麼一畝三分地了,為什麼還要出去掠奪呢?為什麼還要抵抗呢?是不是?

對於外來的民族或者是入侵的民族來講,這樣的地區就是一個一個帶宰的羔羊啊!這些人民不會做過多的抵抗,(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過去派兵過去侵佔了以後這地方的人照樣低頭納稅!你比如說古埃及在13王朝以前面臨其他外族入侵的時候,還有血性站起來去反抗,13王朝以後,古埃及就沒有任何抵抗的意志了。波斯人,希臘人或者是羅馬人,只要是能夠過來的人,基本上就能夠努力,古埃及人的那種血腥早就已經沒有了。

但是相比較於秦國來講,秦國是比較窮的,秦國所處的地區雖然說比較險要,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要跟窮山惡水進行作戰,而且養不活那麼多軍隊,秦始皇為什麼知道鄭國是一個奸細還要選擇讓他把鄭國渠給修完呢,就是因為秦國缺糧食,沒有辦法武裝起大量的部隊打一個長平之戰都差一點點餓死了。

對於很多國家來講,滅掉秦國只不過是一種口號,或者是一種自身安危的託詞!真正要她們去佔領秦國,我相信,如果說佔領秦國利益很大的話,早在魏惠王時期,就不會把攻略的重心從秦國轉移到中原之地。

說實話,秦國當時對很多國家來講都是一個毒瘤,為什麼這個國家戰鬥力很強,人民很強悍,但是出產的物資並不是太好,其他國家看不上眼,真正派軍隊去佔領這些地區的話,又要損失兵力,同時還要去管理這些刁民,你說怎麼可能?所以說攻打秦國雖然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事實上大家誰也不服氣誰,或者說誰也不想真的去做這個替罪羊,只要不是大難臨頭,所有人打秦國全都是遮遮掩掩或者是推三阻四。

並且秦國作用著硝涵之險,這是什麼?這是戰略縱深!如果說一個國家國力強悍,但是自己的國土上面經常面對敵方的掠奪或者是燒殺掠搶的話,這個國家在強大,也很有可能因為這一個問題而敗亡下去,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因為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最後被劉邦活活給耗死,秦國擁有的關中地區是戰國七雄,裡面最穩定的地區,只要守住函谷關,任何一支軍隊都別想打進關中地區,函谷關的地形又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說對於秦國的老百姓來講,只要支持自己的軍隊就能夠保證自己所住地區的穩定,但是對於齊國來講,他沒有,更多的只能夠依靠著自己城市的城池去抵抗敵人的進攻,至於說他的田地,他沒有辦法保護。

除此以外,秦國這個國家戰鬥力強悍,這一點是當時各個國家的共識,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保佑著這麼一個國家,其他的國家自然也就不敢對秦國有什麼非分之想?把人家堵在函谷關就已經算很盡力的事情啦。至於說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漩渦鳴人yy


五國滅齊的癥結還是國王的問題,五國伐秦,秦國馬上就採取外交軍事手段,對外割地,拉攏,恐嚇,對內獎勵將士,縮減開支,而反觀齊國,對外一味的兵對兵,將對將的硬剛,對內不捨得賞賜將士,再一個齊國的綜合實力是比秦國強,但是齊國的凝聚力沒有秦國強,歸根結底,還是君王的策略失誤


商君衛鞅


感謝回答。以下幾點

1.兩國的政策不同(秦國打不過時會賠償,讓五國不能統一攻打;齊國呢把幾國都得罪了)

2.兩國所處的位子不同(秦國好守就一個函谷就能讓其他幾國喝一壺的了;齊國呢除了一個泰山基本都是平川)

3.兵力(秦國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通過變法才富有的;齊國相對安逸)


閉眼聞世界


五國伐秦你感覺臨近秦國的國家能拼命嗎,肯定不會如果結束那些鄰國必然血崩,而且秦國軍隊的實力很強,到秦孝公商鞅變法的時候更的強大軍事指揮家更是層出不窮,而相比之下齊國的軍隊實力不是很強,只有政治人物比較出色的,孟嘗君的門客都是政治人物,而且距離齊國遠的國家就肯定賣力的打了


夜貓子基地


五次伐秦,各國心思各異,六國只是看不起秦國,只想教訓一下秦國。秦國有函谷關天險,能人名將輩出,確實是硬骨頭不好啃。而齊國滅亡宋國之後,主力被秦國牽制,燕國為天下先攻打齊國,各國壓力很小,而且有利可圖。並且齊國全境地勢不易守,所以齊國差點被滅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