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伐齊,韓國得到了什麼?

PicsArt手機修圖師


五國伐齊,韓國得到了什麼?

五國伐齊,燕、趙、魏收穫最多,就連最遠的秦國都得到了陶邑,而楚國也趁機收復了淮北地區,當然五國伐齊並不包含楚國,那麼戰後韓國得到了什麼好處?

韓國乃四戰之地,夾在秦、楚、趙、魏強國之間,為求得生存,採用申不害變法“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的“法”治、“術”治方略。這使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韓國,仍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然而韓昭侯去世後,法令被廢除,朝政混亂,四周強國環視。此時的韓國幾乎沒有話語權了,只同列強外交休兵,遊離於各大強國之間。

朝夕的同盟也只是想求得國家的生存空間和時間,配合同盟國作戰也僅是從戰略上消弱對手的實力來減緩自身的生存壓力。讓強國之間的相互攻伐,消耗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從而謀求韓國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從韓昭侯去世後,韓國國策基本是向西方秦國媾和、向南方楚國媾和、向東方魏國媾和等等。

只要每一次的媾和能滿足既定的國策,韓國對戰後分享土地或經濟賠償也是不敢提太多要求,甚至會放棄這些補償。

基於此,韓國左右縫源,在五國伐齊中私下與楚國媾和。

首先我們來查閱一下文獻,節選著名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五國約以伐齊;昭陽謂楚王曰:“五國以破齊,秦必南圖。”楚王曰:“然則奈何?”對曰:“韓氏輔國也,好利而惡難,好利,可營也;惡難,可懼也。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我。彼懼我兵而營我利,五國之事必可敗也。約絕之後,雖勿與地,可。”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韓見公仲,曰:“夫牛闌之事,馬陵之難,親王之所見也。王苟無以五國用兵,請效列城五,請悉楚國之眾也,以圖於齊。”

齊之反趙、魏之後,而楚果弗與地,則五國之事困也。

從文獻中不難看出,韓國是做了兩手準備的,既加入了五國聯軍,私下又與楚國達成協議,蛇鼠兩端的做法,聯軍都是看在眼裡的。大戰在即,聯軍總不能因為這件事而解約吧。果然,在五國聯軍的沉重打擊下,齊軍節節敗退,經“濟西之戰”後樂毅便遣還遠道參戰的秦國、韓國軍隊,令魏國軍隊分兵進攻宋國舊地(兩年前齊滅宋),令趙國軍隊去收復河澗,而樂毅則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滅齊。到此,秦、韓兩國失業了,雖然如此,但戰後秦國還是如願以償了。

首先我們來歸納一下戰後五國勝利果實的情況:

燕國:

作為盟主,總體燕國還是賺了的,起碼收復了失地,最後雖然功敗垂成,但還是佔領了一部分齊國土地,戰爭初期、中期把齊國珍寶財物以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奪取過來並把它們運回燕國。同時燕國為二流強國能當上一把盟主,也增加國民自豪感。

趙國:

佔領齊國河間之地。

魏國:

佔領宋國故地,分設三個郡即都城睢陽(商丘)和彭城所在叫大宋郡;最富裕的郡叫陶郡;以方與為中心包含騰國舊地叫方與郡。

秦國:

佔領宋國故地陶邑及周邊地區,秦佔陶邑過程雖說不易,但最終還是有所收穫的。

韓國:

作為戰勝國也是弱國,首先韓國私下與楚國結盟,退出聯軍,違背道義!其次韓國出力也是最小的,僅派暴鳶率兵配合秦、魏兩國行動,戰後領土,經濟方面分配方案上自然被四大國排擠。

但韓國是弱國,小國,參與五國伐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說白了就是被四強國綁上戰車的,當然,韓國還是要擺出願意同盟的架勢並派兵配合盟國作戰的,此番韓國參與五國伐齊損失並不大,也就充當群演而已。

話雖如此,韓國始終還是戰勝國,且作為同盟國,收穫還是有的,一;戰後其它強國在短期內不會擠壓韓國的生存空間,因為戰爭開始不久,濟西之戰後,韓國就撒兵回國了,在此後的三四年時間裡處於休養生息的時間,而各大強國秦、楚、燕、趙、魏還在一線作戰。二;楚國失信於韓國,此時韓國佔領道義的制高點。自知理虧的楚國暫時也放慢擠壓韓國空間的腳步。三;人民休養生息,國內政治穩定、經濟長足發展,為今後國家生存提供有力保障。


放羊娃子哇哇哇哭


對於當時的韓國而言,已經不具備稱霸的可能,自保已屬不易,術治已經在韓國形成,所以,當燕昭王聯結諸侯,有秦國參與,韓國也沒必要獨善其身。

韓國以割讓土地人口,延緩秦國的進攻,在韓國的設想裡,東西方大國的衝突,會削弱諸侯國的實力,能夠為韓國贏得更多的生存空間,而韓國只有加入秦國盟友,才能免受其害!

所以,不久後,韓國又主導了“鄭國渠”的鬧劇,不僅未能削弱秦國,反倒是加快了關中的繁華,為兩漢到盛唐,長安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多臻貴


戰國時期的五國伐齊意義重大,有點類似於吞噬形式的戰爭,齊國這塊大蛋糕,在五國的合力投資之下被不斷啃咬,從此國力衰弱,那麼五路諸侯誰在侵略這塊蛋糕當中佔大頭呢?我做了一個排行

第五位 楚國

從歷史分析楚國屬於投資慢,回報自然就不多。在燕、趙、魏、韓全都投資成型了之後,已經開始攻城並且小有收穫,楚國才想起來入股,在別人眼裡根本不需要他了,而且楚國當時的國界與齊國不相鄰,給他也無意義,所以楚國不賺不賠。

第四位 韓國

韓國國界與齊國不相鄰,他雖然剛開始非常支持燕昭王老闆的號召,投資也不小,出手的時機也非常正確,可是他的經濟實力與口味,不適合在齊國這塊大蛋糕當中分紅,所以作為伐齊的總經理樂毅,在準備大咬一口的時候把韓國支開了,這樣分紅的人員就變少,賺得也就多一點,不過韓國要比楚國賺得多,從他投資的時機與努力可以看出來。

第三位 魏國

魏國參與伐齊投資是被總經理樂毅重視的一個國家,準備出兵的時候,樂毅安排魏國,攻取被齊國滅掉的宋地,宋國作為一個倒閉公司,空殼子也是非常值錢的,魏國拿下宋地以後,股票直接上漲,由於兩國相鄰,馬上就可以使用,假如楚國與韓國的投資都是平本生意,那麼魏國就屬於翻倍式的賺,但是隻排在第三,看完趙國你就知道了。

第二位 趙國

總經理樂毅安排趙國,攻取河間之地(今河北獻縣東南),趙國這次是實實在在的搶錢,從投資、策劃、到銷售都是與經理相互幫助完成,說明趙國對這筆買賣很看好,實際也是趙國在這次攻伐投資當中賺了很多土地,他比魏國賺得多是因為,魏國搶到的就是一個空殼子,好東西之前都被齊國拉走了,趙國攻下河間之地後直接就可以盈利了,所以排在第二。

第一位 燕國

伐齊投資機遇是秦國創造的,那麼燕國就屬於直接投資方,佔有的股份最多。由於害怕自己資金膨脹,不得不分出小部分利益給四國,同時燕國從開始投資到結束,都是在大口大口的啃,與趙、魏聯合攻下濟西以後,大把的財寶運到了燕國,然後四國以為賺夠了,相繼退股,燕國感覺才剛開始,由總經理樂毅親自指揮,一連攻下七十多座城,然後財寶又送到燕國,之後雖然被吐出來,可是那都是空殼子了,所以在這場只賺不賠的投資當中,燕國絕對賺了幾十倍。

以上的排名有一點我們沒想到,就是秦國沒有參與才是佔有最大頭,不過秦國眼光放得太遠了,在這裡我們不做比較。我只想說在秦國的投資面前,其餘五國的投資都只是眼前的利益而已,秦國才是能讓錢變成錢的老闆。






孤獨的修路郎


戰國時期局勢風雲變幻,戰國初期,魏國獨霸天下。魏國衰弱後,秦、齊、楚三國橫強,到了五國伐齊之前的秦昭襄王十九年,形成了秦齊“東西二帝”的格局。

五國伐齊前,齊國經過齊宣王的鄒忌變法強國後,在齊愍王時期達到達到巔峰,能夠獨立戰勝除秦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對秦國也可以進行戰略震懾。

齊國先是戰勝楚國得到淮泗之地。燕國內亂之際,請求齊國援助,齊國卻在50天內滅了燕國。滅宋前,齊國任用蘇秦為相,合縱六國攻秦,並攻入函谷關,迫使秦國在外交上做出努力,向韓魏割地才得以化解。

尤其在齊國滅掉當時第八大國宋國時,因宋國十分富饒,宋都陶邑是當時的商業中心,齊吞宋後,國力立馬超過秦國,打波原有格局,齊國一家獨大,導致其他六國心存恐懼。

燕國要復仇,秦國要弱齊,韓魏趙因為齊國未兌現攻秦後的承諾恨齊,楚國想要拿回淮泗之地,於是便在燕國的主要推動下形成了五國伐齊。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統帥五國軍馬,一戰將齊國打的只剩兩座城池。

五國伐齊後,秦國佔領定陶,趙國得到齊國河間之地,魏國得到宋國土地,楚國乘機佔領淮上之地,燕國佔領絕大部分齊國領土。

而韓國由於齊國不接壤,想要分到齊國土地很難,拿到也守不住。近一點的宋國,被魏國虎視眈眈盯著。況且,韓國國力較弱,參加五國聯盟多多少少也有點被迫的意思,想要從老虎嘴裡掏食,也不那麼容易。因此,伐齊後韓國就老老實實回家去了,不過還是為自己爭取了生存空間,削弱了一個超級大國。


子不語乎


1、韓、趙、魏、秦,以燕軍為主力,率領五國聯軍伐齊,並在濟西之戰打敗齊國主力。

秦國佔領定陶;趙軍攻佔齊國河間之地;魏國攻宋地;楚國乘火打劫攻佔淮上之地;燕國佔領絕大部分齊國領土。

1、對於秦國,雖然只佔領了定陶地區,但是戰略意義重大。當時在桑丘之戰、第二次函谷關之戰中,秦國兩次被齊國打敗,三晉因此轉向侍奉齊國,通過五國伐齊之戰,不僅大大削弱了齊國這一秦國最大的對手,還拆散了齊、三晉、燕之間的聯盟,秦國賺大發了。

2、魏國佔了大便宜。齊閔王的前期,是齊國最鼎盛時期。但是齊滅宋之戰,卻是轉折點。因為當時宋國的位置非常特殊,他是齊國與趙、魏、韓之間的緩衝地帶,同時三晉對宋國也早就垂涎已久,只是相互顧忌,都沒有悍然出兵。當時齊國發兵攻打宋國之時,遭到了三晉的嚴重抗議,使得原本的同盟國一下子轉成了敵對狀態。有了這個背景,就不難理解,魏國為什麼在濟西之戰後,立刻揮師攻取宋地了。

3、再來說趙國,趙國與齊國在河間地帶一直摩擦不斷,齊威王時期派靖郭君田嬰(孟嘗君田文他爹),主要就是對付趙國。所以順理成章,趙國轉身攻取河間之地,拿取自己應得的利益。

4、楚國就不多說了,本來就跟齊國交惡,淮上之地是雙方的重點摩擦區域,再說,之前垂沙之戰敗得那麼慘,等了那麼久,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能不搶回來嗎?

可以看到,在五國(算上楚國就是六國)伐齊之中,除了韓國之外,各國都獲得了符合自身利益的那一份兒。


huangyuanlang


韓國乾瞪眼。

五國伐齊,是因為齊滅了宋。燕怕齊太強大,遊說五國伐齊,滅齊國主力後,主帥樂毅就分任務了:秦韓回家,趙打河間,魏攻宋地,剩下的70城交給燕了。耿直哥韓國就回家了,魏冉要了陶邑也回去了。


木木大神0111


韓國雖然沒得到城池,但是消弱了一個強大的近鄰


來自南方的一隻羊1980


五國伐齊又稱樂毅伐齊。戰爭的起因最早源於燕噲讓國。燕王噲為了使燕國強大,將王位讓給相國,導致燕國儲君太子平的不滿,引起燕國內亂。齊國趁燕國內亂,充當起世界警察的角色,派兵入燕干涉燕國內政,並想乘機吞併燕國。齊軍到了燕國後燒殺擄掠,毀人宗廟,引起燕國民眾的不滿,大家視齊國為仇敵。燕昭王即位後,發誓要一雪前恥,於是臥薪嚐膽,苦心經營,派蘇秦到齊國挑唆齊愍王吞併了宋國,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當大家把矛頭都指向齊國時,燕昭王與公元前284年聯合魏、趙、秦、韓四國,拜樂毅為上將軍,舉兵伐齊。五國聯軍在濟西大敗齊軍主力,而後樂毅率燕軍乘勝一路攻克齊國七十二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但最終因為燕昭王猜忌樂毅,導致功敗垂成,齊國最終又成功復國。

其實在濟西大敗齊軍之後,樂毅為了避免利益衝突,導致聯盟瓦解,就與其他幾國約定了瓜分齊國的方案,為大家劃上了勢力範圍,然後各自攻打,互不干涉又相互策應。

燕國:燕國是五國伐齊的牽頭國,出兵最多,戰功最大,勢力範圍包括吞併宋國前的齊國大部分領土共計七十多座城池,分的領土是最多的,但這些都是齊國本土,攻伐自然也是最難的。

趙國:趙國是除燕國之外出力最多的國家,根據就近原則將河間地區劃歸趙國,河間地區土地肥沃,又是趙國的舊土,趙國自然是滿意,獲益也是第二多的。

魏國:魏國東接宋國,因為地緣關係,因此將原宋國的土地劃歸魏國,但此時的宋國已經被齊國擄掠一空,所剩無幾,一具空殼而已。

秦國:秦國與齊國不接壤,加上前期出力少,因此一開始只是許諾以錢財。只是後來,秦國採取非常手段,從魏國手裡拿到已經到手的宋國陶地。陶地雖然富庶繁華,但在魏國腹地,與秦國也不交界。

最後說一下問題中的韓國:韓國在五國伐齊中僅僅獲得一些錢財上的利益,獲利是最少的。原因有二點:一是地緣關係。像秦國一樣,韓齊也不搭界,中間橫著魏國,韓國弱小,即使獲得土地也無法有效管理,反而遲早會被別國佔據,還是拿著錢財實惠。二是韓國提前退盟。《戰國策·五國約以伐齊》中有描述:

昭陽謂楚王曰:"五國以破齊,秦必南圖。"楚王曰:"然則奈何?"對曰:"韓氏輔國也,好利而惡難,好利,可營也;惡難,可懼也。我厚賂之以利,其心必營。我悉兵以臨之,其心必懼我。彼懼我兵而營我利,五國之事必可敗也。約絕之後,雖勿與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韓見公仲,曰:"夫牛闌之事,馬陵之難,親王之所見也。王苟無以五國用兵,請效列城五,請悉楚國之眾也,以圖於齊。"齊之反趙、魏之後,而楚果弗與地,則五國之事困也。

由此可見,楚國通過誘惑威脅等手段迫使韓國最先退出了聯盟,如此一來,韓國在五國伐齊中自然收益甚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