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土地流拍井噴:底價猜不透 可賣地找錢的心卻猜得透|回看

文章一開始,先講一段石家莊房地產市場的奇聞軼事:

2011年的12月19日,註定會被記錄進石家莊土地市場歷史裡。這一天,位於中山西路中華商務中心大樓西側的一宗商服用地掛牌出讓。地塊的面積倒是不大,3169平方米,連5畝地都不到。不過,由於緊鄰中山西路,西側是今天的鑽石廣場,對面是石家莊市中醫院,往東就是新百廣場,如今更是擺下了新百廣場與華潤萬象城「門對門」互懟的擂臺,地下是當年剛剛拿到國家發改委批文,到今天早已通車的軌道交通一號線,地段著實不錯。地塊公告起始價0.47億元,算下來,起始單價988.62萬元/畝,起始樓面價更是隻有2966元/平方米。

放在今天,這樣的價格真讓人熱淚盈眶。

當年的市場,項目拿地補證「走過場」是常態,可供房企們自由競爭的純淨地比彗星還少見,當時進駐石家莊的全國性房企更是隻有恆大、萬達兩家。巧合的是,這宗地塊掛牌出讓當天,保利用20.22億元拿下如今保利花園地塊,也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可這宗地塊卻鬧出了大動靜:一家名為「河北聖龍」的房企象徵性地報出0.47億元,和起始價一模一樣,可另一家名為「河北奧森」的房企突然出現在現場,報出了0.471億元。

河北聖龍的競買人一臉懵逼,在領取競買號牌後才回過味兒來,顧不得體面便在現場大聲質問國土部門:

我們已經在地塊上展開前期施工,工程機械和建築工人都進場了,如今要和其他房企競價,我們不能接受。

當時的國土部門估計也很少遇到這樣的場面,也是一臉懵逼,不過態度卻異常堅決:有異議,請找相關部門申訴。

後面的劇情急轉直下:河北聖龍的競買人當場宣佈,棄牌,接著便扔下競買號牌揚長而去,只留下國土部門和一干媒體「尬」在現場。

石家莊土地流拍井噴:底價猜不透 可賣地找錢的心卻猜得透|回看

後來,小回才知道,河北聖龍已經在這宗地塊上扔了五千萬,而且拿到了批文。如果沒有拿下地塊,豈不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這次離奇的搶地事件,最終以更加離奇的結果收場:沒幾天,國土部門悄悄地刊登了一條公告,河北聖龍以0.652億元拿下這宗地塊,成交單價1371.48萬元/畝,成交樓面價4115元/平方米,溢價接近四成。雖然比起始價多出了兩千多萬,可總比被人截胡要強得多。

還有件更離奇的事情:前兩天,小回從這宗地塊路過,它還沒動工。

七年了。

其實,七年後再看這件事情,離奇的味道也就淡了。看看今天的石家莊土地市場,項目拿地補證依然當道,可起始價早就不好使了,房企需要對抗的也不再是「攪局者」,而是藏在一個用牛皮紙包裹、蠟封著的信封,以及裡面一個叫「底價」的東西。和擺在明面上的搶地競爭者相比,這傢伙才難對付。

1

最近,石家莊土地市場上流拍、撤拍的地塊有點「太多了」:星期一,位於中心城區內的6宗地塊掛牌出讓,面積22萬平方米,結果僅有2宗完成出讓,面積11萬平方米,但剩餘4宗地塊裡,一半撤拍,一半流拍,實在是有點「扎眼」。到了星期四,也就是昨天,同樣是位於中心城區內的另外3宗地塊掛牌出讓,面積將近10萬平方米,結果僅有1宗完成出讓,面積1.9萬平方米,這次有80%的地塊流拍。

10月到今天已經過去了12天,接近一半,掛牌出讓的地塊已有11宗,面積42萬平方米,可能夠「逃出生天」的地塊僅有3宗,面積13萬平方米,連1/3都不到。

殊不知,這11宗地塊可全部都是項目補證,走個過場而已。

事實上,這股流拍和撤拍的「歪風」,早在今年的6月底就刮起來了。彼時,欒城區的4宗住宅用地掛牌出讓,面積11萬平方米,也是欒城區四個項目補個手續。結果,其中3宗地塊流拍,面積將近9萬平方米,佔比超過八成。7、8月,零零散散,也有14宗地塊撤拍或流拍,面積72.39萬平方米。到了9月下旬,情況更甚,先是欒城區通航基地的4宗住宅用地流拍,面積18.69萬平方米。翻過國慶假期的日曆牌,便是前述這4天內有8宗地塊連續告吹。

算下來,從7月到今天,有過或依然處在撤拍和流拍狀態的地塊竟有32宗之多,面積141.69萬平方米。要知道,2017年的石家莊土地市場上只有31宗地塊撤拍或流拍,面積連90萬平方米都不到。

石家莊土地市場陰風勁吹,恰好迎合了當前一片哀嚎的市場氛圍,也「暗合」了席捲全國的地塊流拍熱潮。這兩天,小回常見的提問是:

小回,撤拍或流拍的地塊有這麼多,石家莊房地產市場是不是要涼了?

而對於承擔著項目補證任務的地塊而言,撤拍或流拍的心理衝擊更大:盼星星、盼月亮,盼著項目趕緊拿到土地手續,後面辦房本才有盼頭。如今,這一點念想也被流拍徹底搞砸,哀嚎怨憤之聲自然更加刺耳。

劫人錢財、殺人父母,能不著急嗎?

2

這兩年,房地產行業總有人呼籲,改變土地供應由地方政府一家獨大的局面。今年有消息稱,決策層正在探索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土地供應不再由地方政府「專美」。

想想都不可能,這麼大一塊蛋糕,誰有願意輕易捨棄?

事實上,連項目補證的地塊都出現瞭如此頻繁的流拍或撤拍,答案只有一個:價沒談攏。

先來科普一下。石家莊的項目補辦手續,可以走政府設定的專項整治「綠色通道」。進了綠色通道,項目轄區政府督辦,各項手續審批的速度快很多。補辦土地手續可並非把地塊掛到土地市場上,然後到點交錢拿地這麼簡單。別的不說,土地性質是否符合項目規劃,土地指標是否到位,這兩道關口就能把項目卡死。一些違法違規項目,其土地性質可能五花八門,工業、科教、商業,等等等等,要是地塊上還有基本農田就更加要命。徵地組卷、土地收儲、走公示環節,一道手續都少不了。

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熬到了地塊公示,這個時候,該談價了,才算到了項目補辦手續最關鍵的時候。此前的回看文章,小回曾經說過,這三年,石家莊的地價水漲船高,別管補證不補證,各行政區少的漲了接近30%,多的幾乎翻了三倍。如果說這還是實際交易地價的變化,那麼最近幾個月,石家莊幾乎所有市轄區和正定縣、正定新區基準地價集體上調,中心城區基準地價更是比15年前翻了2.2倍。

儘管在此前,石家莊為鼓勵補辦手續,曾推出一項在行業內被戲稱為「地價時光機」的政策。簡而言之,項目可以還原實際用地時的地價水平,也就是說,項目什麼時候開始乾的,到如今補辦土地手續,地價可以按當時的水平來核定。政策一出,曾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引發了一大波項目補辦手續的高潮。

可到了今年,政策又有調整,這架「地價時光機」也不是想搭就能搭了。原因沒別的,財政的「錢袋子」出問題了。

根據小回獨家獲得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完成175億元,同比下降16.4%。受此影響,土地出讓金收入隸屬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僅完成201億元,同比下降15%。

到了市轄區一級,情況更糟糕:今年上半年,市轄區土地出讓金僅完成將近30億元,同比下降76%,市轄區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僅完成43億元,同比下降70%。

同期的稅費收入也不樂觀,全市僅實現了同比12.5%的增長,市轄區則勉勉強強持平。

一位看過石家莊全部財政「賬本」的朋友直言不諱:調控把石家莊房地產市場「咣噹」瘸了,「錢袋子」自然要拉響警報,財政部門已經做好了下半年扛著壓力「找錢」的思想準備。

3

「錢袋子」的警報,也波及到了石家莊土地市場。房企給項目補辦土地手續的時候發現,國土部門的要價比以前高了。

翻了翻2017年的數據,中心城區內地塊成交價的溢價率普遍在10%以下,溢價率偏高的行政區也是有純淨地入市引發激烈競價導致的。可到了2018年,中心城區內地塊成交價溢價率早已超過10%,更有甚者,9月萬科摘下原華曙製藥地塊,中冶摘下趙佗公園東側地塊,本地房企巨基摘下環城水系北側地塊,全部5宗住宅用地的溢價率全部超過10%,最高甚至達到了70%以上。一方面,全國性房企和本地房企合作開發,除了股權和項目收益分成,土地對價也是重要一項,地價裡面自然要包含這個部分。另一方面,則是從中也要分一杯羹的地方政府,要價明顯高出一截。

對於手握充足現金的房企而言,有些溢價也無所謂,只要地塊價值和開發收益算得過來,說服老闆就算OK。可對於補證項目而言,這多出來的溢價就是真金白銀,一些項目早已售完多年,房企迫於壓力補辦手續,又沒有什麼剩餘房源可賣,本身就是「剜肉補瘡」,如今,拿地又要接受溢價,多掏銀子,自然就要出問題。

根據小回目前掌握的情況,最近4天撤拍或流拍的8宗地塊中,絕大多數都是房企的報價低於地塊設定的底價。這個底價就密封在土地出讓現場啟封的信封裡,由土地招拍掛委員會下設的底價確定小組商議確定,並交由市領導簽署確認後密封。而對於補證房企和項目而言,這個信封和底價,便是眼前最大的對手。

七年前的河北聖龍們應該慶幸,當年哪有這樣一個「來無影」的對手。和它相比,擺在眼前的攪局者反而好對付,因為它們就在眼前。

報價需高於底價的競拍規則,已經讓石家莊的不少房企抓瞎。新華區某項目補辦土地手續,首次出讓的時候,咬咬牙,在起始價的基礎上多加了五千萬,可還是沒碰到底價的邊兒。這個星期一,重新出讓,這家房企多加了1.4億元,終於如願以償,溢價率11%。

請記住這個數字。據說,石家莊土地市場已有不成文規定,涉及項目補證的地塊底價至少要比起始價高出10%。最近4天「獨活」的3宗地塊,無一例外,均高出起始價10%。

除了大呼XXOO,對於剛剛折戟在補證路上的房企而言,也只能催促著趕緊重新掛牌,然後在報價上老老實實多加這10%,把地拿到手。

賣的總比買的精,胳膊擰不過大腿。認命吧,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