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的語言、行爲發育有啥特徵?此時媽媽應該這樣引導和護理

2歲即是24個月,此時正是寶寶智力、想象力等各方面發育的轉折點。固然,父母的引導和護理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身高、體重、頭圍等生理性指標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那麼24個月的寶寶的生理指標正常均值是怎樣的呢?

寶爸寶媽們快來看看吧~

2歲寶寶的語言、行為發育有啥特徵?此時媽媽應該這樣引導和護理

24個月的寶寶生理指標正常均值:

體重:11.51—12.17千克;

身高:85.7—85.77釐米;

頭圍:47.07—48.2釐米;

胸圍:47.67—48.87釐米;

出牙:16—20顆,其中後臼0—4顆。

在動作發育、語言發育以及行為發育上,又有什麼樣的特徵?

1.動作發育

2歲的幼兒走路已經很穩了,能夠跑,還能自己單獨上下樓梯,如有東西掉在地上了,會馬上蹲下把它揀起來。

會自己洗手並擦乾,轉動門把手,打開盒蓋,會把積木排成火車,常用剪子剪東西等。

2歲寶寶的語言、行為發育有啥特徵?此時媽媽應該這樣引導和護理

2.語言、行為發育

將近2歲的孩子注意力的時間比以前長了,記憶力也加強了,能迅速說出自己熟悉的物品名稱,會說自己的名字,會說簡單的句子,說話時具有音調變化。

他們會重複說一件事,喜歡一頁一頁連續翻書。看圖片時,能正確地說出圖片中所畫物體的名稱,能接背幾句兒歌,唱一些簡單的歌。

多數寶寶會唱一首完整的歌,雖然歌詞中有個別的字還說不清楚,這也沒關係,避免因為糾正,而影響寶寶唱歌的意願。

媽媽應該這樣做:

  1. 選擇一些經典的、優秀的兒童歌曲,同寶寶一起唱。

  2. 提高睡前故事閱讀的趣味性,比如加強講述故事的語調等,讓寶寶沉浸在故事的氛圍中,加強孩子的想象力。

2歲寶寶的語言、行為發育有啥特徵?此時媽媽應該這樣引導和護理

3.護理相關

寶寶已能獨立吃飯,不用大人喂。堅持餵飯會剝奪寶寶獨立的願望,也會使寶寶討厭,久而久之還會養成寶寶依賴的習慣。

媽媽應該這樣做:應給寶寶機會,讓他自己吃飯,在寶寶需要時媽媽可以幫忙。

我是萌主在家,想要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點擊屏幕右上方的【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更多實用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