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武帝雖然對待官員十分嚴苛,朝堂也也沒有敢忤逆他的人,但是對霍去病卻是個例外。或許是因為兩人志趣相投性格又十分相識又或者是因為霍去病沒有什麼架子,又不貪戀權貴,與朝中許多大臣不同,讓武帝對他十分寵信。能夠得到皇帝的賞識,他的家人自然也跟著受了封賞,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迎來武帝的嘉獎就在一次戰爭中喪命了。武帝不僅失去了一位大將,更是失去了一位朋友,為了表示對霍家的獎賞,將他的弟弟招進了朝廷。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霍光由此邁向了政治的道路,因為霍去病的緣故,他在朝堂之上受到了大家的尊重,在政治上也逐漸受到了重用。當時因為衛氏一族勢力的攀升已經威脅到了皇權,武帝急需要轉移權利,霍光就成了最佳人選。他雖然與衛氏有親戚關係,但是並不受衛氏一族的重視,而且自己的哥哥在世時一直得不到衛氏一族的承認,雖然進了朝廷成為了大英雄也難免被人說三道四。武帝打算將衛氏一族的權利打散來平衡朝堂局勢,給了霍光不小的權利。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而霍光與自己的哥哥不同,或許是因為自小生長的環境讓他學會了察言觀色,也讓他明白了權利的重要性,不久之後他就在朝廷之中混的如魚得水。他看到衛氏一族的力量直逼皇權,知道兩方終究會發生爭鬥,無論自己站在哪一方都會有受傷的可能,他也明白武帝多疑的性格,就在武帝面前刻意與衛氏保持距離,而私下有常常借公事與衛氏走動關係。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在衛子夫下臺之後,霍光明白事情發生了專機,武帝開始對衛氏一族動手了。這個時候的霍光已經看清了朝堂政局,雖然衛氏一族盤根錯雜,但是皇權統治依舊佔上風。衛氏一族事實上並沒有那麼一心,關係也並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這麼簡單,想要打倒他們只要從根部拔起,大家就會分崩離析了。在衛太子一案中,他及時撇清關係,幫助武帝清理餘黨,一切以武帝的命令為準,得以逃過對衛氏一族的滅口。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這件事之後霍光也迎來了他的康莊大道,除去了衛氏之後朝中的勢力逐漸均衡,而他也成了武帝身邊能夠信賴的人。有了平臺之後霍光的才能初見得到展露,他不僅僅懂得治國之道,還懂得帶兵打仗。在得到武帝的命令後帶精兵平定地方戰亂屢戰屢勝,穩定了地方局勢。事實上沒有絕對平衡的權利,就在霍光得到武帝嘉獎的同時,許多大臣開始向他靠攏。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到了武帝晚年關於太子的召令被提上日程,衛太子謀反一事後,武帝對身邊的皇子都保持著警惕之心,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的事情再次發生,武帝將身邊還未成年的劉弗陵當做了繼承人來撫養,並在自己去世前為自己的兒子鋪好路,將劉弗陵託付給了朝中的幾位大臣,而這其中就有霍光。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武帝去世之後,大權逐漸轉移到了朝中幾位大臣的手中,劉弗陵因為年幼身邊有沒有什麼可以信任的人,而霍光又曾得到自己父親的重用,常常將朝中的事情與霍光商議。但是權利是沒有頂峰的,人一旦擁有權利就會逐漸的迷失自我,霍光也是如此。因為常年操勞國事又常受命出征,霍光對待家裡的子女沒有那麼上心,讓幾個兒子養成了不學無術的品性。雖然知道自己的孩子胸中沒有墨水,但是為了霍家的榮譽,還是將他們安排到了朝中為官。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昭帝對這些事原本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但是霍禹顯然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身份,他自以為父親身份尊貴,將宮中當做鬧市,如果在朝堂上有意見不和的官員,常常下朝之後毆打他們。這件事傳到了昭帝的耳邊,下令霍光管教好自己的子女,沒想到霍光只是口頭教育了幾句。沒等來昭帝的問責,皇帝突然因病去世,原本已經成為朝堂中的出頭鳥的霍光不僅不隱藏鋒芒,反而借皇帝登基一事擴張權利,最終迎來了自己的末期。劉病已在穩定皇位後第一個拿霍光開刀,將霍家勢力連根拔起,霍光經營幾十年的心血也被打散了。

雖對漢室江山功不可沒,霍光在權力的迷失中也難逃懲治

在小編看來,事實上前期的霍光對大漢的穩定是功不可沒的,但是權利讓他迷失了方向,看不清坐在皇位上的天子,他對權利越是渴望就越快的將自己陷入險地,也難逃被皇權懲治的命運。好了們今天的歷史講解就到這裡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就在下方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